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课从表面上看来是单纯的唱歌,简单的舞蹈,殊不知,音乐课有自己独特而宽泛的教育功能。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美的音乐不但能愉悦人的身心,而且还能净化人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美好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人才是关键,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一、发现特长——让自卑的孩子找到自信。一次期末竖笛考试,下课后学生陆续走出教室,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音乐教学目标只要求学生会唱本首歌曲,简单了解歌曲中的一些乐理知识,别的一笔带过,正因如此,使得音乐课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音乐的欲望都被扼杀了。更可悲的是,大多数人认为音乐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课,其实,音乐课不仅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从音乐教师备课、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六个环节阐述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使学生愉快地接受音乐知识和技能,从而上出一节高质量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3.
张宝琴 《小学生》2013,(10):74-74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们喜欢音乐""上了还想上"。音乐老师的教学艺术、教学魅力如何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展示,如何达到提高国民音乐素质主阵地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科学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音乐课,娴熟驾驭学生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无限欢乐中探索音乐天地的奥秘,在音乐美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生,在师生互动的交融中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以迫切的心情期待着下一次音乐课的到来。《热爱地球妈妈》被安排在第八单元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从表面上看来是单纯的唱歌,简单的舞蹈,殊不知,音乐课有自己独特而宽泛的教育功能.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美的音乐不但能愉悦人的身心,而且还能净化人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美好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人才是关键,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让学生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由老师弹、唱,学生听,然后学生咿咿呀呀学唱的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技能。我们必须让学生热爱音乐课。基于音乐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音乐课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的发展服务。而现在很多的中职学校只是单单强调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作为人文教育核心内容之一的艺术教育。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因此,音乐课不但与文学诗歌有着密切的联系,还与绘画、舞蹈等有关。而实际上,音乐教育不仅是艺术情操的陶冶,同时也对文化课的学习有着辅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萤 《成才之路》2014,(23):77-77
正人类社会伴随着时间老人的脚步在不断地发展。那么,高素质的人才也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问题是如何面对21世纪机遇和挑战的大问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在开发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谈几点体会,请小学音乐教学同行批评指正。一、抓住音乐教育的核心——审美教育美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阶段开设音乐课,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通过  相似文献   

8.
纵观当前幼儿园幼儿音乐教学,我们不难看到: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其特征为: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课堂评价以教师“讲”的水平为依据.而幼儿的个性、特长根本得不到发挥.甚至丧失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失去了音乐学科的教育作用。由此.作为幼儿园音乐教师.笔者认为:改革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走出当今音乐教学的误区,有声有色地上好幼儿音乐课,提高音乐课教学实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音乐担负着探索人生意义的使命,也承担着指引人生道路的责任。音乐对人的发展如此重要,那么,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如何才能让学生热爱音乐课呢?我认为了解音乐价值是让学生爱上音乐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音乐教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是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主阵地。那么,音乐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音乐课呢?我们应娴熟地驾驭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无限欢乐中探索音乐天地的奥秘,在音乐美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生,在师生唱和的交融中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以迫切的心情期待着下一次音乐课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唱歌,而不重视乐理知识。因为,无论中考还是高考,一般的都不涉及音乐的内容(艺术类高考除外)。所以,在学生的心目中,它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随着学业的不断加重,学生就会无暇顾及这门学科,更不用说学习和运用那些乐理知识了。于是,一到音乐课堂,学生就感到十分厌倦且毫无兴趣,有的还出现逃课现象。但是,音乐在人的素质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增强学生的这一素质,就必须上好音乐课,让音乐课堂充分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愉悦学生的身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为了上好音乐课,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根据音乐课的特殊性质,我认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倪琪芳 《文教资料》2012,(12):135-136
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音乐老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是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主阵地,音乐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喜欢上音乐课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作者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一课的教学,谈谈自身感悟。  相似文献   

14.
音乐已经沁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人类借助音乐抒发情感.音乐除了是人们沟通的另一种表达更是一种娱乐方式,它能够愉悦人心,让人心情舒畅,排忧解烦.人本能的就拥有音乐的天赋,通过挖掘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所以音乐课也被纳入了平时的教育教学课程当中,作为现代化素质人才的培养,音乐的教育必不可少,它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成功的音乐课不仅能提高少年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熏陶让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好的音乐课就像是一场音乐会,让人感觉不出教学过程设计的痕迹。从教学实践视角看,笔者以为,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用"情境  相似文献   

17.
曾雯 《广东教育》2009,(6):125-126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在大中专师范生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结合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王德军 《红领巾》2004,(4):32-34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根源于人的本性,是构成人的各方面的质素、成分.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物,人同时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人的素质的提高包括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各个方面,但决定人的素质的根本是人的思维认识能力和精神创造力.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音乐专业素质是音乐教学之本。我们还可以而且应该在音乐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创新品质、心理素养和智力素质等全面素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道德、智能、情感、审美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全面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音乐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课教学的优势,彰里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以此推动学生个性发展,开拓思维模式,增强创造意识,丰富艺术想象,理解多元民族文化,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健全人格品质的良好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