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很多研究生、博士生都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这早已从“不能说的秘密”变成“公开的秘密”,甚至许多导师都已默认或默许。虽然,一个称谓的变化本不能说明什么,但在当前严峻的学术形势和含混的学术氛围下,这一变化令人寻味:从“老师”到“老板”的变化,恐怕不仅仅是名称、称谓的简单变动,而是深刻反映了当前人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变迁。如果我们还能记得“老师”这一称谓曾是何其庄严,而“老板”这一指称又曾是何其声名狼藉,那么再联想起现在它们位置彻底置换,我们就会体会到:这种对于导师揶揄的称谓,  相似文献   

2.
一、师徒结对要强化培训,夯实导师带教能力“好教师是好导师之基础,但好教师不等于好导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一些做了师傅的教师的确是有实践  相似文献   

3.
王璠 《亚太教育》2019,(9):34-35
目前,师范教育实行“双导师”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对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双导师”培养模式的跟踪调查研究中发现,“双导师”制度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双导师制”实效性的一些对策,希望可以切实促进“双导师制”的完善和发展完善,以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教师人才。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读者朋友,大家好!我们工作室学员将进行“名师研修团队的述说”,感谢你们的倾听。 今天,我们要赞美我们的导师——重庆市渝中名师翟渝成先生。让我们怎样感谢您?当我们走向您的时候,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下面请听我们讲述“我的导师和团队”。  相似文献   

5.
一位大学生向导师辞行,他将走出校园到社会上求职发展,世事艰难,前程未卜,心里不免有些打鼓。他想从导师那儿知道,当在前进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等不幸情况时,该如何面对?“把它扛在肩上。”导师平静地说。见他不解,导师换个话题,“不知你是否愿意陪我到操场上走走?”他点点头。操场上空荡荡的,他们在跑道上边走边谈,无拘无束,不觉走完了一圈。导师抬腕看看表,“你看,这400米我们走了近10分钟。”然后导师停下来,让他单独走一圈。他虽不解其意,可还是按导师的话做了。导师看看表,用了7分钟。“你为什么不再走得快些呢?”导师问。“我走得慢…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制度设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构建和谐“导学”关系,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和谐“导学”关系的基本特征,并从制度层面上提出改革导师资格认证制度、拓宽导师聘请途径、实行导师问责制度、推行申诉制度等设想。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管理”模式中,研究生入学阶段的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中,导师的指导本来就有着“领徒入行”的独特作用,而教育硕士“在职攻读学位”等特点,无疑给这一阶段导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根据这些特点在“新生入学教育”、“师生互选”、“师生第一次见面恳谈”、“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等环节中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使教育硕士生在整个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今年十月十三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三十三周年。我省将实现七至十四周岁的少年儿童全部加入少先队。在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以后,少先队的组织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根据共青团中央少年部的要求,共青团江苏省委和省教育厅决定,自今年九月十三日至十月十三日,在全省少先队组织中开展一次以组织教育为中心的“红领巾月”教育活动,主题定为“我们是光荣的预备队。”“红领巾月”活动是少先队的一项传统教育活动,它可以比较系统地集中地进行队的组织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们评价自己的优劣常常是以别人为参照的,如何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保持自信,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不如人之处,要比欣赏自己的如人之处难得多,为此,悦纳的故事常常比欣赏的故事更动人。一名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听导师讲课。导师讲了一遍后,别人都明白了,只有他表示不明白。导师耐着性子又讲了一遍,他表示还是不明白。导师火了:“你怎么这么笨?”这位学生平静而执著地说:“老师,我知道自己很笨,可我不在乎。”面对如此真诚而勇于正视自己、藐视自我缺陷的学生,导师被感动了,破例为他又讲了一次。凭着“我不在乎”的精神,这位…  相似文献   

10.
忆老叶     
我和老叶(叶蜚声兄,我一直称他老叶,他称我世开)是1957年2月一同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的“副博士研究生”(学习四年)的。我俩戏称是“三同”,即同乡、同年和同班。 老叶以前是上海交通大学学财务管理的,我是武汉大学学外文的。北大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根据我们的学历:要求我们补中文系本科生的五门课:汉语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和语言学史。考试及格才有资格写研究生论文。他的导师是岑麟祥先生,我的导师是高名凯先生。我们分别在导师指导下读一些语言学的经典著作,每周至少按时去见一次导师,质疑或讨论…  相似文献   

11.
每一位导师都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和促进创新创造的使命,他们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责任人。“构建学术共同体、做学生引路人”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的必由之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制度支撑。文章首先界定“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核心概念,然后指出“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构建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个人发展、学术资源、专业网络和学术声誉等方面具有重要帮助,最后探讨构建“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即“求同存异”“兼容并包”“模范引领”。  相似文献   

12.
硕士生协助导师一般是指工作不久、具有博士学位且无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他们协助正式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作为协助导师的青年教师虽然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但其自身发展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协助导师”身份使青年教师在硕士生导师的领导和支配下难以独立发展、“小导师”身份使青年教师难以得到研究生的足够认同和尊重、“非正式导师”身份使青年教师难以得到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现实问题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策略来促进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有一组《归园田居》,其第一首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句。因诗人从29岁初涉仕途、任江州祭酒,到41岁辞去彭泽令而归田,时间恰好是十三年,所以有人认为此句“三十年”应为“十三年”之误。但正如布罗茨基所说:“诗歌是语言存在的最高形式”,若细细揣度,“十三年”之说泥痕凿凿,何及“三十年”更见陶令志节?这一首《归园田居》,起首六句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若将“尘网”仅理解为官场、仕宦生活,仅理解为“官场、仕宦生活对作者心灵的羁绊与束缚”,那么我们说这里就是…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2004,(12):47-47
2004年11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班主任》杂志社、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体育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班华教授、杨启亮教授,全国少先队工作学  相似文献   

15.
一、博士生导师与博士点 任何一位博士生导师,不论开点的也好,增补的也好,都必然属于一个博士点。大家知道,政府中有一种“官”叫不管部部长,是内阁阁员,却不属于任何一个部。但大学里的博士生导师,却没有一个是不在“博士点”的。博士生导师上岗后的第一件任务就是要为所在的“点”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对增补的博士生导师来说就是“参与制订”规划)。规划不是别  相似文献   

16.
一、目标确定课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四首诗。 (投影) 导师考核制下高中生语文“导--学”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教学《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为例 师:今天我们的课题是“导师考核制下高中生语文“导--学”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请大家找出这个题目的中心词。  相似文献   

17.
和导师闲聊时,导师曾“无意”中提到“学术成熟”一词。在当时的语境下,这一用词可能更多地是指个体成熟对理解学术问题的作用而言。但这却引发了我的思考:人的个体成熟固然会带来学术理解上的成熟,但我们却不能忽视或者无视学术自身成熟的发展逻辑。要探讨“学术成熟”这样一个“拟人化”的概念,当下存在的一些现象值得反思。当我们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所谓“创新”的时候,有多少“创新”没有在教育史上得到印证和考验呢?当我们在为新课程改革设计多种让人为之心动、向往的价值理论基础的时候,有多少课堂能够脱离我们一直在试图摆脱的赫尔巴…  相似文献   

18.
张云 《考试周刊》2012,(78):179-179
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从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出发,不断加强与改进德育工作,开创德育工作新思路,积极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探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德育导师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其实,“导师制”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私学和书院就有“师儒训导制”。国外“导师制”最早出现于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院当局给一组新生指定一位导师,由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十三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团结一心课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十条基本经验。《报告》总结的这是十三年不寻常的历程,令人鼓舞,令人振奋。这十三年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迅猛的十三年,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十三年,是最能体现中国盛世的十三年。为此,本文从“一个主题”、“一种新神”、“一条道路”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常青树/蒲江     
为了促进成都市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名优退休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助力蒲江县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3月成都市“常青树一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驻蒲江县导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共有4个导师工作室,分别由“常青树”导师黄科瑛、邹兴梅、丁晓燕、张学良4位领衔,共有工作室成员40人,波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多学科。各个工作室成立后建章立制,帮助每个学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我们的口号是“专业引领,让每个学员不断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