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水学中的现代生态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古代建筑风水进行了分析,并对风水文化观念中所蕴涵的生态美加以阐述."东方审美思维同原始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原始思维的自然延伸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古代建筑风水进行了分析。并对风水文化观念中所蕴涵的生态美加以阐述。“东方审美思维同原始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原始思维的自然延伸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风水理论在我国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其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文章简述了风水理论的起源和作用,阐明了风水理论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科学内涵以及对人文生活的影响;通过对实例的客观分析,辩证地看待风水理论,准确地理解建筑风水与居住理念的一致与矛盾,吸取他的精华,摒弃其糟粕,着眼于风水理论于现代建筑的完美融合;最后列举后现代中的景观设计和风水理论的可结合性,并以长沙橘子洲头为例,探索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风水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北大教授讲风水2005年10月,由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与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开办的国内首个“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招生100人,但前来咨询的有4000多人,几乎国内各省都有,还有从美国、新加坡来的,学员包括搞房地产的老板、建筑技术人员和在校学生。其实,学习风水知识这次并不是第一个先例。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就在北大开了“风水学”的选修课;同期,北京建工学院韩增禄教授、东南大学李仕澄教授等人也分别在校内开设了与建筑风水有关的选修课程。于希贤教授等人认为,风水属于国粹,它讲究城市整体布局,整体协调,强调建筑之间的…  相似文献   

5.
林贤明 《金秋科苑》2009,(20):175-17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有的大厝形式已慢慢消失了,而取代之的是“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形式,古建筑文化的遗失对建筑界是一大损失,所以对古建筑的考究与记载变得很迫切。如今,对福建安溪大厝的记载与介绍很多都还停留在仅存的少数建筑文化上,而真正的对大厝的布局格式、尺寸、风水等方面的考究相当缺乏。本文撇开对闽南大厝总体形式与装饰等的介绍,主要结合当地文化在空间布局、尺寸规格和风水讲究三方面对安溪传统闽南大厝做细致分析,寻回古民居文化中遗失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6.
林贤明 《今日科苑》2009,(20):175-17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有的大厝形式已慢慢消失了,而取代之的是“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形式,古建筑文化的遗失对建筑界是一大损失,所以对古建筑的考究与记载变得很迫切。如今,对福建安溪大厝的记载与介绍很多都还停留在仅存的少数建筑文化上,而真正的对大厝的布局格式、尺寸、风水等方面的考究相当缺乏。本文撇开对闽南大厝总体形式与装饰等的介绍,主要结合当地文化在空间布局、尺寸规格和风水讲究三方面对安溪传统闽南大厝做细致分析,寻回古民居文化中遗失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7.
李小波 《百科知识》2012,(20):56-58
正风水是中国人内心的秘密,千百年来,我们的古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理想的风水模式,体现出古人对良好人居环境的追求,同时,在风水的形成演变过程中,人们不断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祈福祥愿的风水思想几乎贯穿了中国建筑的始终,使中国古代城市、村落和民居呈现出独  相似文献   

8.
宏村是徽州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笔者从风水、宗族观念、礼制文化等多个角度对宏村古村落空间进行详细解读,探索了宏村的建筑内在空间元素。  相似文献   

9.
将人文理念运用于规划建筑设计中,使项目更具有生命力,是建筑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郴州市鲲鹏商贸城项目设计作为案例,探讨性的将地缘文化,地名文化,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等融入到项目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这篇论文介绍了风水的由来,介绍了建筑风水学的发展以及演变.同时,探讨了风水与人们居住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断弋 《百科知识》2013,(13):39-41
建筑篇凝固的禅道有人说,建筑是一种无言的思想,这句话颇有几分道理,譬如韩国的传统建筑便极力传达一种关于简洁、自然和对大自然的极大尊重的哲学理念。从文化渊源上看,除佛教外,中国的阴阳八卦、天地五行、风水、道教和儒教等哲学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居住文化的核心之一.该文化必然成为房地产广告的文化观照之一."天人合一"的居住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水、以及山居传统上.房地产广告可以以这些传统元素作为诉求点,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天人合一"的实质,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董强  周恺 《百科知识》2013,(8):60-62,66,68
"欲识金银器,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自古人文渊薮、富庶繁华的徽州,不仅人才竞踊、文化昌盛,其独特的建筑艺术亦享誉华夏,尤以民居建筑堪称精粹。徽州村落的选址多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观,在群山环绕、山明水秀的皖南,绘制出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承袭千年的徽州民居徽州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与祠堂、牌  相似文献   

14.
王天 《科协论坛》2004,19(2):47-48
风水是什么,风水是附体建筑身上的神煞妖魔,风水先生是建筑界的巫师。风水二字从字面上讲,源自东晋郭瑛的“葬经”。“葬经”这样说:“气成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就其实际意义来讲,风水是相墓地、建房舍的神秘法术。  相似文献   

15.
何宁 《科教文汇》2007,(2X):192-192,19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居住文化的核·心之一。该文化必然成为房地产广告的文化观照之一。“天人合一”的居住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水、以及山居传统上。房地产广告可以以这些传统元素作为诉求点,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天人合一”的实质,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一、风水及其内涵当今风水以其特有的面貌与意义而为世人所注目,褒贬不一。在对待它的态度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未加具体分析而过份抬高;一是对之不屑一预,似乎“迷信”二字是以概括。其实,风水作为一种观念及具体的堪舆术,无疑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有着深刻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风水可能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文化部表示,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据悉,专家尚在研究风水项目是否可以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风水绝对是个‘宝贝’,不能丢";也有人说:"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资格,应该是精华多于糟粕。而风水中,优劣的分量比重,短期内不会有结论,因此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机还不成熟;还有人说:"风水就是迷信,是明令禁止的,怎么能申遗呢?如果风水都申遗成功,那岂不是迷信之风将盛行?并会不会由此带来众多政府机关办公大楼承接"风水遗产"的改造工程?孰是孰非尚无定论,但并不影响我们抱着发展的眼光和宽容的心态前去侧耳倾听,细品其中科学与文化相交融的新滋味……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5,(20)
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数基本上是绿色的,或准绿色的。在古代建筑的发展史上,古人一直使用"象天法地"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建筑节俭"、"因地制宜"、"崇尚自然美"和"风水环境意识"的思想。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对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易学——是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是天下无双国宝;是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人们一直将它尊为六经之首。依宠朴先生论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以中庸思想为内容,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文化,大至政治、宗教、天文、地理,小至堪舆(现在称建筑、规划师)、占卜、医药、战阵、琴棋书画无不包括在上述的框架里,在这些具体的门类里都可以见到易学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讨论建筑受环境、方位、风水之说的影响时,其实是已进入了易学的某一个分支。据报载,长期被人们视为封建迷信、市井俚俗而不上…  相似文献   

20.
江西的冥俗     
江西自古就有"崇觋"的风尚,风水与阴阳之说更是植根民间。在赣鄱流域文化带,我们依稀可从当地的冥事中窥见古礼遗俗,这些堪称是古代殡葬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