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严红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68-469
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给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带来很大影响,职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也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学与训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从事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人.通过对职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的分析,为研究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渠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老兵不死     
《当代体育》2009,(17):75-75
麦克阿瑟曾说过:“老兵不会死去,他们只会慢慢凋零。”没错!这句话也同样可以放在绿茵场上,由于年龄或者伤病的原因球员都不得不选择退役。但也许是因为舍不得对足球的那份热爱,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继续从事与足球相关的职业。比如:球队领队、助教、教练、青年队教练或者是足球评论员等职业来延续自己的足球情结。  相似文献   

3.
劳尔的选择     
劳尔今年只有26岁,离退役还早得很,他说他退役后准备从事教练职业,那么如果让他组建一支球队,他会挑选谁呢?  相似文献   

4.
淘桃 《新体育》2007,(10):34-35
在今年这个没有沙尘暴的春天到来之前,雅典奥运会的女双冠军杨维和张结雯一定不会想到,他们竟然会遭遇拆对,换搭档的“厄运”。 经过了这个酷热难耐的夏日,杨维和她的新搭档赵婷婷在急速品尝了冠军的滋味后并没有令人眼前一这,张洁雯在百般纽结后也未能如原退役。 夏末初秋依然炽烤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杨维和张洁雯因为种种原因再席牵手,这一次的牵手使她们更加珍惜,她们放下奥运冠军的包袱,一步步,终于又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  相似文献   

5.
体操王子李宁做了健力宝公司的老板。怪球手张蓉芳当上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国家足球队守门员路建人成为个体户。第39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冠军何智丽东嫁日本。……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运动员退役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每年,全国各地的退役运动员数以万计,他们退下来以后要到社会上寻求一席之地,这一席之地如何呢?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体委以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对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做了大量的工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体育是一项价值惊人的产业。但构成这项产业的重要因素——运动员,何时退役或退役后干什么,完全由运动员自己决定。而退役后的收入多少,则根据各人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随行就市”。美国没有运动员保障制度一般而言,职业选手退役后的前景比较光明,因为在其职业运动生涯中已经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后半辈子基本不用为生计发愁,所以在选择退役后的道路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定。而业余选手平时参加比赛的机会不多,再加上业余比赛的出场费也相当可怜,因此他们在其运动生涯中  相似文献   

7.
百科全书     
肖冰东 《健与美》2020,(2):16-17
别拼过头儿北美职业球员伤亡事件橄榄球运动员和棒球运动员体壮如牛,在赛场上奔跑时生龙活虎,他们有着超人的运动天赋和职业球员的敬业品格。但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得病,他们强健的体魄是否也会遇到疾病困扰,退役后伤病复发,甚至是赛场突发的球员死亡事件,这一切是否与职业运动员训练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8.
除了跳水比赛中的英姿,奥运冠军李娜还会是什么样?透露一下,5月19日,李娜在李宁iRun俱乐部的长跑活动当了一回嘉宾,还客串担任了发令员。来瞅瞅吧!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水上项目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水上项目退役运动员安置渠道较为畅通,但是安置面较为狭窄,渠道较为单一;退役运动员虽然继续教育程度较高,但是仍然无法从事要求高学历高文凭的职业;退役运动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较大,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其今后就业的主要手段。在役运动员还未完全转变就业观念,过分依赖政策性安置手段;在役期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相对较少,大多数在役运动员对退役后的就业表现出失落、茫然,对退役后的职业转换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退役运动员应充分利用在役期间和职业转换过渡期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等培训,领会掌握一技之长对于在今后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通过"体教结合"解决水上项目退役运动员在役期间的文化素质教育,鼓励自主创业,加大创业扶持基金,完善相关政策,提高运动员创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香港精英运动员退役的调整质量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75位中国香港的精英运动员退役调整的质量、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系统和退役应对策略等方面研究后发现,香港精英运动员退役后调整质量受到他们的运动成就和退役过程中所获得的来自家人、朋友等的“个人支持”的多寡之影响;在应对策略方面,专注于退役后的新工作和专注于学习是对于运动员退役调整质量有显著帮助。所以运动员乃至社会都要改变对精英运动员运动成就的看法,不应只是以奖牌为衡量标杆,而社会和政府也应当为精英运动员提供职业培训或者学习机会,从而提高退役运动员的调整质量。  相似文献   

11.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过程,国家在对奥运会的重点项目的竞技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往往很难兼顾到一些非奥运会的冷门项目运动员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多元化.以2006年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获奖的运动员丁俊晖为案例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竞技水平很低的个人项目(如台球),可以交给家庭或社会举办,同时政府给予扶持."丁俊晖模式"成为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通过丁俊晖获得的成功作为典型案例,从社会学角度对丁俊晖的成材之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中国冠军的成长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奥运冠军的性别、民族、家庭背景、教育背景、训练背景、运动项群、从事运动训练各阶段的年龄年限、成长过程、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男、女运动员在夺冠人数与夺金数以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在人均夺金数上无显著性差异;夺金项目分布在7个项群,且各项群冠军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的年龄与年限有各自的特征;来自于一般与贫困家庭以及直系亲属无竞技体育运动史的冠军占98.4%;88.9%的冠军有体校训练经历,61.9%的奥运冠军有高等教育经历,其成功是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历届奥运会除了精彩的比赛和奖牌的争夺,奥运会冠军的奖金分配,已经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热点话题.本文调查分析了奥运会奖金的获得与分配情况,研究认为:奥运会奖金是人们对奥运冠军欣赏和尊敬能找到的最直接有效的表达方法;奖金主要来自于政府和非政府两部分,两部分奖励的动机、分配原则存在区别;接着分析了奖金背后的阴暗面,认为奖金应该回归理性,做到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避免竞技体育的拜金主义,摒弃“争光体育”、“金牌体育”的发展模式,倡导“生活方式”的体育.最后给出关于奖励措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体育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当下我国体育电视媒体的发展主题。作为我国体育电视频道的龙头,CCTV-5在电视频道专业化的道路上,历经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央视体育的主要电视频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CCTV-5的电视频道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前CCTV-5专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北京奥运会背景下CCTV-5的专业化发展战略,这对我国各级体育电视频道的进一步发展,创建世界一流专业体育电视频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举世瞩目的东京奥运会降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38金32银18铜载誉归来。中国奥运健儿在世界舞台为国家争光,在赛场拼搏为奥运增辉,生动展示奥运冠军形象,充分彰显了奥运冠军精神。深度探究奥运冠军精神的内涵与时代启示对于弘扬奥运冠军精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奥运冠军精神凝聚一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品格,彰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信仰与理想追求。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对251名奥运冠军成长、成才的精神特征与成长规律进行分析。奥运冠军精神是培育体育精英人才的精神保障,是奥运赛场的灵魂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为人们敬仰和共同追求的精神力量。奥运冠军精神的内涵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凝练为“挑战极限、使命在肩,爱国奉献、团结拼搏,创新争先、奋斗有我”的精神。奥运冠军精神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新时代奥运冠军精神在发展理念、冠军特征、精神广度、价值内涵四方面均表现出“新”特色。新时代大力弘扬与发展奥运冠军精神,反哺助力奥运备战,为体育强国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当前我国运动员管理体制中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保障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类比等方法,结果表明:影响福建省运动员退役后的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有安置政策单薄、资金不足、市场重视奥运冠军和热门项目、运动员自身"求生"能力弱等。建议:拓宽安置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提高运动员"求生"本领,及时丰富和落实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郁建华 《体育与科学》2011,32(6):58-60,68
文章认为,与北京奥运会不同,南京青奥会是在国人体育价值观悄然发生改变的条件下创办的。由此,它所张扬的主题当是"夺标"和"育人"的融合,即南京青奥会将不仅是全球青年的顶级体育赛事,而且还是全球青年文化与教育活动的盛宴。在坚持启发、引导以及培养青少年健康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南京青奥会将特别在促进城市各类人群和谐共处和城市社区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由重返奥林匹克大舞台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的历史变迁,世界竞技格局由于受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各国的竞技实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竞技格局总体态势演变为由个别国家垄断到遍地开花的分散。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让体育回归游戏的本质,保持奥林匹克的游戏本色,体育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是我国竞技运动在"举国体制"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这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当举国上下都陶醉在奥运冠军的喜庆时,我们要更多思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了解我国运动员生涯规划的现状,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困难的原因,认为有...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不是国家软实力,而体育在国际赛事尤其奥运竞技中,争优胜,夺冠军,升国旗,奏国歌,特别是体育明星的名人效应,却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以有效助力。我国体育,应当以助提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