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籍数字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古代文献转化为电子媒体的形式,通过光盘、网络等介质保存和传播.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古籍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研究和应用古代文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版权管理效能,文章依据区块链技术在对等网络、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方面的技术特色,构建具有全链条管理优势的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版权保护框架:在古籍数字化信息采集阶段,借助区块链对等网络严格划定数字版权权限范围,提高版权登记效率;在古籍数字化编辑加工阶段,利用区块链共识算法动态规制数字版权使用行为,加大版权检验力度;在古籍数字化传播推广阶段,依托区块链智能合约创建古籍数字化版权流转的安全防火墙,筑牢推广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3.
刘艺 《出版科学》2001,(2):58-5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明古国,拥有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一笔作为一名从事古籍出版的编辑,想就当前古籍出版存在的误区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古籍数字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尤其是在一些古代文献中生僻字、古字的保存、编辑和全文检索方面.而基于四字节汉字处理的一系列技术的出现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本文介绍了四字节汉字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古籍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古籍具有珍贵的物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保存与利用存在矛盾。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缩微技术、数字化技术复制保存古籍,为解决这一矛盾和实现古籍网上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古籍的复制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作为图书馆特殊的文献,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一些图书馆为了保存好古籍原件,对读者利用作了很多很多限制,造成了古籍保存和利用的矛盾。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包括缩微技术、数字化技术复制保存古籍,为解决这一矛盾和实现古籍网上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鞠斐  王强 《图书馆论坛》2023,(10):126-138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驱动下,文章面向版刻古籍纺织图像开展知识图谱架构及检索功能设计研究,提出“图像-文献”二元本体框架结构,以及知识图谱关联和推理的检索优化、主题性检索功能设计和知识问答等模块设计,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图像知识,创新性推动古代纺织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为古代纺织领域研究群体提供智慧化知识服务平台,对数字图书馆版刻古籍图像展示的智能化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古籍数字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古籍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并对古籍数字化的各种格式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对使用网络阅读古籍的问题、古籍的版本问题、数字化文献的版权问题以及古籍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等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地方志在古籍文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数量大,而且编制体例特殊,因此在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时,要对地方志进行全面正确的著录。文章主要探讨并举例分析了对我国古代地方志与一般古籍文献著录有所不同的几个字段。  相似文献   

10.
古籍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籍数字化概念与内涵的界定是古籍数字化研究和开发的核心问题。针对目前古籍数字化概念模糊的现实,作者对古籍数字化的概念重新界定如下: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同时对古籍数字化的性质、要素、目的和原则等内涵做了阐释。并在古籍数字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古籍的概念,论述了数字化古籍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古籍数字化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籍的数字化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对古籍数字化进行规范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网络环境下的古籍数字化建设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古代经典原著阅读是中国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针对古代经典原著阅读难以开展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超文本技术和传统目录学辑录体提要方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古代文化经典的数字化导读与学习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最早开始古籍全文数字化的图书馆,本文对上海图书馆1996年9月以来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历程与内容作了介绍,简述了古籍书目数据库、全文影像光盘数据库和全文影像网络数据库的建库现状与服务现状.同时介绍了古籍数字化的技术方案与应用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古籍的复制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保存与利用存在矛盾.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缩微技术、数字化技术复制保存古籍,为解决这一矛盾和实现古籍网上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学图书馆和元智大学的古籍数字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于2007年启动。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文献的一种再生保护,有利于古代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传承。对南京大学图书馆和台湾地区元智大学的古籍数字化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两者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黄晓斌 《情报学报》2006,25(3):354-362
文献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给引文分析带来许多新的影响。本文论述了计算机引文分析的意义,分析了数字化环境下引证行为的变化,概述了计算机引文分析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电子期刊的引文链接,基于网络的引文数据库新功能,网络引文数据的自动标引,数据仓库与引文数据库,基于XML的引文索引,引文数据的挖掘分析,可视化技术在引文分析中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编辑特征浅论李俊勇,吴群【襄樊】书籍的社会功能是传播文化同时又铸造文化,所以它基本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品貌特征和发展水平。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老死不能遍读;初学对之,望洋而叹,有废然而返耳”(余嘉锡《...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馆藏古籍数字化的建设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条件下,江苏省各大图书馆对馆藏古籍资源率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对江苏省馆藏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分布进行调查,一方面可以给全国其他省份的古籍数字化工作以借鉴,同时也可以对充分利用江苏省馆藏古籍数字化资源起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人文领域,通过语义网技术深度构建古籍知识库时,时间本体是关键应用之一。针对古代中国纪时方法繁复多变的事实,本文以“细化”为主导思想,在时间轴向上由粗至细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时间谱系,并结合历史语境和认识语境两个视角,构建了涵盖时间系统、时间表示、时间参照系、注释和转换五大主要模块的中国古代时间本体。通过案例展示、技术实现和应用探索,探索了该本体在以古籍数据库为典型代表的数字人文领域中的应用框架与场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体育文献除了一部分专门性的著作外,大多分散在各种古籍中。我国古籍种类繁多,内容浩瀚,这给查检和利用古代体育文献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从经、史、子、集四部以及类书对我国古代体育文献做了指引性介绍,并分析探讨了古代体育文献的社会功能,指出了在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