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景仁是清代乾嘉时期富有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盛世衰音的典型。怀才不遇的感慨与寒士的无奈悲凉在其诗歌中交融在一起,济苍生的伟大理想与卑微人生的矛盾,使其诗中充满了文人末路的深沉感慨。这种感慨通过其对意象的选择充分表达出来。月的意象更多的蕴涵着作者的身世之感,而剑的意象一方面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又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月和剑两个意象统一于作者反复咏叹的秋的意象上。秋既是骚人哀怨的体现,又是盛世衰落的象征。黄景仁诗歌通过这几个意象所表现出的心态和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中期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黄景仁是清代乾嘉时期富有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盛世衰音的典型。怀才不遇的感慨与寒士的无奈悲凉在其诗歌中交融在一起,济苍生的伟大理想与卑微人生的矛盾,使其诗中充满了文人末路的深沉感慨。这种感慨通过其对意象的选择充分表达出来。月的意象更多地蕴涵着作者的身世之感,而剑的意象一方面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又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月和剑两个意象统一于作者反复咏叹的秋的意象上。秋既是骚人哀怨的体现,又是盛世衰落的象征。黄景仁诗歌通过这几个意象所表现出的心态和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中期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和文人的生命需求在众多隐逸文学中常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性格类型。而自儒、道、释思想先后成为中国文人人生哲学的三大基础后,这三大思想对于艺术意识的渗透使众多隐逸诗人在创作中相应表现出儒者之隐、道者之隐与释者之隐的性格类型。  相似文献   

4.
盛唐时,日本使者及留学生来中国访问、做官和学习蔚然成风,并且在和唐代文人的交往中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从送别日本友人的诗歌中,可以看出盛唐中国文人对日本、日本使者的特殊感情及其这份感情背后蕴涵的深层文化心理。其表现在:一方面,盛唐诗人“居海内之尊,处域中之大”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其对日本友人的尊重和美好的愿望,折射出开放帝国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概。  相似文献   

5.
唐末黑暗的现实使一大批诗人怀着理想破灭的隐痛从社会生活中退缩出来,遁隐山林,在优游山水中不断进行心理调节,并在诗歌中广泛地表现出淡泊情思。唐末隐逸诗人在对自身出处趋向淡泊的同时,对国计民生也显得淡漠,有时甚至近乎麻木。诗人如此大规模地远离政治斗争流向以及参政热情的低落,是唐朝此前任何时期都不曾出现的,体现出晚唐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失去维系人心的力量,文人士大夫阶层淡化甚至放弃社会责任,对唐王朝向心力明显减弱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唐代酒肆发展非常迅速,发达的酒肆文化深刻影响着诗人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和诗歌风貌。作为社交娱乐场所,酒肆为各层次文人提供理想的交流空间;酒妓在酒肆中进行歌舞表演并以此为媒介与诗人产生种种联系;酒肆题壁风尚推动了诗歌的传播、交流与欣赏;文人开酒肆作为当时之习尚也使诗歌与酒肆紧密联系起来。唐代"酒家胡"逐渐勃兴,胡文化以胡姬酒肆为中介渗入唐人生活,带给诗人新鲜的审美感受,影响了诗人创作心态和诗歌风貌。酒肆文化催动了唐诗刚健气质的生成,促进了诗人诗歌技艺的精进,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唐诗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华 《运城学院学报》2006,24(3):111-112
卫天霖绘画艺术语言独辟蹊径,除了学习与研究西洋绘画的技法与表现方法外,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与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迷恋。卫天霖的艺术在技法上体现了他对西方绘画光与色的表现,在精神上体现的则是传统文人超越社会功利的纯粹的审美态度,追求一种隐逸与反朴归真的心境。他从心境到表现显示出了平淡与天真,他与古代文人一样,旨在通过山水、花卉包括世俗的物品来构筑自己的一片灵境,或闲淡,或寂静。画面似乎是优美的,灿烂的,但在这优美与灿烂下面体现的是卫天霖心中的孤苦与悲凉。  相似文献   

8.
明代永乐时期,东宫太子朱高炽周围的文人群体表现出与其时主流文风台阁体不同的兴趣与审美追求。述怀与隐逸是东宫文人群体最主要的两类诗歌题材,与此相应的,他们的诗中经常出现"剑"、"玉"及与其相关的两组意象。东宫文人群体的身份、角色意识导致了他们与台阁文人不同的文风追求,而东宫太子对文学性较强的诗文爱好也支持了东宫文人群体对诗歌文学性与审美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咏雨诗篇,在这些诗中,诗人把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倾注于“雨”这一自然事物之中,或表现出安闲自适的情怀,或表现出不尽的相思哀愁,或表现出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宽广胸襟。  相似文献   

10.
翻开中国古典诗歌的漫漫长卷,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们不仅痴迷于春花秋月红香软玉等柔弱绮丽意象的经心营建,借以抒发内心忧怨愁苦的情思,而且对剑这种充满杀伐之气的豪健意象也情有独钟。咏剑或借剑揉情绝不是诗人一时兴起偶然为之,诗人笔下的剑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普通的兵器而存在,它被蒙上了越来越浓重的文化色彩,并逐渐演变成具有独特意味的审美意象,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与信念。在剑的森光之映照下,诗人向我们吐露着一腔热血,展示着真挚而热烈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公平取才的"抡才大典",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但对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鲜有人做形象、简练而全面的概括。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以木制帆船、剑所比喻的科举制形象、生动、客观、全面、简洁地刻画出了科举制度发展的全貌。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和研究,笔者眼中的科举制度是一幅中国古代历史水墨画长卷,满卷散发着浓浓的中国古代文化气质,渗透着中国古代历史之美,堪称经典。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座展现中国古代各类兵器的“军事博物馆”。从刀枪剑戟到长鞭棍棒,武侠电影中无不俱有。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它们不仅是杀人的利器,而且还是武侠电影中印证人物性格的重要标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何置人于死地的利器,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被人所用的工具,武侠电影中最顶尖的制胜之宝是人的精神力量,最锋利的杀人武器是看不见的心计——它比所有看得见的兵器都更锋利、更危险、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鲁迅自己认为《铸剑》是写得较为认真的小说,因而长期以来学界分析解读这个小说用力很多,大多数研究通过传统"故事"的"新编"来分析小说铸造的复仇英雄。这种古今的审视往往忽视了中西的视域,而且看不到古今中西的文化元素在《铸剑》中的并置和融合,因而在古今中西汇通的视域中来重新解析小说的复仇英雄能够看到眉间尺和宴之敖形象的文化复杂性,从而为解读鲁迅晚年的小说提供开阔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文明中,剑既是一种非常锐利的冷兵器,又是一种富含文化韵味的意象体。李白的诗歌中多次提到剑这个意象,他的剑是侠客的标志,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展示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5.
刘邦斩蛇传说作为受命之符对汉代政治而言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道德力量"与"理性思维"的介入,后人对它的解读几经调试,最终批判、否定的态度占据了上风。至于斩蛇剑,受当时思维习惯影响,其获得与遗失都被描述得极具神异色彩,甚至还被后人赋予了灵应的道德判断力。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与传国玺并驾齐驱的皇权象征符号,除了在斩蛇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是因为先秦秦汉之际器物成为论证政权合法性的重要工具。不过,由于佩剑之礼的式微,尚武之风的衰退,斩蛇剑一类兵器在这种政治文化消亡之先,便退出了论证、展示政治权力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游侠作为春秋战国时期从新兴的士阶层中分化出来的特殊群体,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青睐,研究范围很广。但对游侠的概念及其构成等基本问题却是众说纷纭。文章以全新的视角,抓住游侠身份属性、存在方式和精神世界三个最基本的方面来定义游侠并分析其构成和存在方式,剖析了游侠的三大基本特征"私、游、义"。同时对影响学界认识游侠真面目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以期客观全面地认识游侠。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当前国学热的现象,回顾了国学提出的背景;指出应该正确认识国学:国学不是汉学,国学不一定是书,国学并不全是精华,国学是动态的,国学同世界文化并不矛盾而是互补的;并建议学一点国学。  相似文献   

18.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提出正显示了对话者本身的弱势地位。强势文化是不会与弱势文化进行对话的,它只会进行文化输出与殖民。而中国学者的这一主张正是在面对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情况下的本能举动。其实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离不开与异质文化的相互交锋,当强势文化入侵或者被引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比较文学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进化的某种规律。  相似文献   

19.
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辨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认为, 古今字的意义范围不相等, 即古字的意义范围大于今字。本文通过严格界定古字(以及今字) 的内涵, 提出并论证了古今字的意义范围相等的观点, 批判了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