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缝被     
二年级击剑班陈家珍、方国英拆洗了被子.拆并不困难,洗也很快,但是缝起来就不容易了.他们左比右量,针拿起来又放下,不知从何处下手才好.正在这困难时候,共青团员马正山来了,他放弃了午休时间,在旁边当了"指导",并拿起针  相似文献   

2.
教学革新运动在体操系达到了炽热的程度,人人想法,个个动手,大搞教学革新的局面已经形成.教学革新应本着什么样的方向,从何着手,使教学革新运动正常,健康发展,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学革新应该是根据需要,面向现场,采取边想、边试、边用、边改进"四边"的办法.体操系的教学革新就是从实际中,遇到了困难提出来的.四年级一班王骥同学单杠老脱手,教师保护效果也不高,于是单杠高级动作的保护问题深深铭刻在他的脑子里.在这次教学革新运动中,经过他苦钻苦想,创造了新的保护方法,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学革新应该抓住要害,采取对症下药的办法.比如我们系三年级一班技术水平较高,他  相似文献   

3.
教无定法,但要有法.体操队列练习教学中只要有了好的方法,才能取得又好又快的教学效果.在体操行进间队列练习实际教学中采用"节拍法"、"齐喊法"、"实习法"等多种教学实践方法,使体操行进间队列练习变得既简单易学,又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4.
体操技术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演进到了如今的形态,其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以体操技术(男子部分)发展的历史回溯为主线,把体操技术的演进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体操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场地器械革新带来的技术大发展阶段、规则导向基础上的技术加速发展阶段、体操技术高起点基础上的稳步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体操技术演进过程的四个阶段性特征:"原始与单一"是体操技术发展起步阶段的典型特征、基本技术的"更新与开拓"是体操技术大发展阶段的标志、"立体化、动力化、多样化"是体操技术加速发展阶段规则导向的产物、追求"难、新"与"稳、美"的统一是体操技术高起点基础上稳步发展阶段的永恒主题.在梳理出技术历史发展的主框架和线索之后,进而推演出了体操技术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即:由稳定到失稳是体操技术发展的诱因;渐变和突变是体操技术发展的方式;需求拉力与科技推力是发展的动力;体操技术演进的统一性表现为相似和重演.  相似文献   

5.
从侧手翻到"旋",体操技术动作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现代竞体操动作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是整体,就要研究整体中的结构,研究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分析李月久的一套自由体操动作的构成时,很容易发现他的单  相似文献   

6.
对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热与冷"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对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同时期出现的"冷热"现象,从社会学角度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校体育教学中体操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想.指出:体操要走出低谷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以竞技体操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实施健身体操的教学新模式,挖掘、开发体操健身的功能与手段,是体操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体操技术在八十年代能否保持七十年代的发展速度和将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发展,这是体操教练员、运动员所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操科研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综合"与"移植"的角度对体操技术发展的规律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竞技体操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在历届亚运会世界体操锦标赛世界杯赛和第23届奥运会比赛中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体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的状况引起了我国体操界和社会的普遍忧虑.那么,我国体操究竟"危"在何处?"忧"在哪里呢?如果我们从当代体育强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变革自身机制的大背景中去探索,就不难发现我国体操除人才梯队断茬,后继无人之外,恐怕训练体制不健全是最为可虞者!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学、教育学以及系统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经济转型期中体操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构建新型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设想.指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将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转型期从社会学及系统论视角,对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扩大各省市体校的输送功能;珍惜退役运动员的技术资源;加强各省市体操中心与体育院校的联合办学,是转型期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应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源"的拓宽与开发;将学习层路径"与"训练层路径"有机的"融合";注重"宽进、多层、多向"的办学理念.使运动员的"入、训、出"形成了一个良性运转的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体操课程的特点与目标,结合国内外相关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历史发展与变化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提出了以"学科知识、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作为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研究认为,体操课程功能的开发应以学科知识的精选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落脚点;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是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必然方向;学生的需要是体操课程内容设置中积极而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体操等级中,三级是最具有普及意义的一个等级,它共有双杠、单杠、自由操和跳箱四个项目约29个动作.因此,自国家体委颁布了"男子体操等级运动员图解"及有关规定后,全国许多大中学校和各体育院系都相继开展了三级体操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工作,一些大中城市还举办了专门的体训班及比赛.为了进一步推动群众性体操运动的开展,本文仅就男子三级体操运动员的教学和训练工作,从体操教学的反馈控制;男子三级大纲动作的序列;男子三级体操运动员的练习等三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操二线教练员队伍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五城会"20个城市的教练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摸清了我国体操教练员队伍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1)我国体操教练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不甚合理,总体趋于年轻化.2)我国体操教练员队伍的学历层次整体偏低.3)我国体操教练员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偏少,尤其是基层教练员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练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体操项目内涵及外延的拓展,主管部门及部分学者致力于"大体操"在中学体育课堂的推广.体育项目在学校开展情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项目的情感认知.根据体育项目发展的时代性特征,从"大体操"视域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57所初中学校体操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力求全面了解学生对体操项目的了解、喜欢程度、参与锻炼意愿,藉此从根源把握中学体操项目开展"好"或"坏"的缘由.  相似文献   

14.
体操运动员和技巧运动员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灵巧.而每个运动员的灵巧程度大小,则决定于他的柔韧性.苏联尼·米·贝柯夫说:"提高我们身体各个关节活动性的练习,是成套的体操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大小,直接关系到柔韧性的大小.也就是说,身体各个关  相似文献   

15.
体操系大搞技术革新的创举,象一颗爆炸的"原子核"一样,引取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3月15日,教务处召开了体操系技术革新现场会,全院的教师都参加了,大家为体操系师生这种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所鼓舞,为我院教学、技术革新中新出世的?子而欢呼!各系的老师、同学纷纷表示要向体操系学习.运动部体操班的同学说:体操系的技术革新给我们做出了榜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阶级先进阶级性的最高而集中的体现.一般说来,共产党人最根本的党性原则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等等.党性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机制中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而且体现在每个党员的思想、言论、行动中.可以说,作为党组织细胞的党员个人是党性的直接体现者.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共产党员的根本党性原则不能变.但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根本的党性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往往表现为双重身份:既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又是商品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根本的党性原则既坚持又发展,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坚强的党性.  相似文献   

17.
在对体操课程内容与形式的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体操学科中出现的愈演愈烈的"动作的内涵越来越抽象,动作形式的外延越来越大"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剖析了体操外延形成的原因,以期引起人们对体操学科科学化问题的重新关注.  相似文献   

18.
十五日晚间,教务处在中体操馆召开了技术革新现场会.会上,体操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耿国辉同志介绍了该系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情况和经验.在这次技术革新运动中,体操系站到了最前列,一马当先高唱出了技术革新第一曲.目前,体操系师生已经提出了技术革新2000多项.他们在会上当场表演了"单杠流动式滑车保护带"、"单杠轴承保护带"、"单杠双挂膝下保护法"、"吊环滑牵保护带","双杠部分动作保护法"等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党性锻炼,江泽民更是多次强调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锻炼.他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对共产党员增强党性锻炼进行了科学的概括,阐述了增强党性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共产党员增强党性锻炼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大众体操的资料,从世界体操节的申办情况、参加国家地区分布和人数变化、表演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对世界体操节创立58年以来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体操运动的普及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进而探讨了如何借鏊世界体操节的成功经验普及我国的体操运动,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体操,重新审视体操运动,从而使我国体操运动走出"参与人数极少"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