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涵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应有效把握《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并开展游戏化、思辨式、情境式的学习活动,从而让文明礼仪教育丰富多彩、高效生动。  相似文献   

2.
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教师搭建"支架",把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文明礼仪学习转化为儿童可以实现的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意义,逐步达成教学目标.从学情出发,设计活动过程,搭建支架;从过程出发,安排学习活动,调整支架;教师适时地搭建恰当而多元的支架,让儿童在实践中进行辨析、反思、体悟、检验、实践,最终养成文明礼仪素养.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情境和议题,议题式教学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和思辨能力,对于实现深度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议题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活动探究的重要抓手,如何设置有可议价值的议题,是指向深度学习的议题式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张葵 《亚太教育》2024,(4):105-107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积极引入项目式学习,并基于学生身心特点,明确项目式学习主题设计;围绕学生心理倾向,创设项目式学习真实情境;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实施项目式学习探究展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素养提升,进行项目式学习多元评价。以此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入议题式教学,是目前被高度肯定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通过精心设置议题,组织学生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开展广泛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和高阶思维,从而较好地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议题式教学有一定的步骤遵循,具体说来要确定议题、推进议题、升华议题。  相似文献   

6.
实践性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开展体验式活动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需要.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开展体验式表演活动、组织体验式竞猜活动、进行体验式辩论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做到知行合一,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7.
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涵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的文明礼仪内容涵盖自我修养礼仪、家庭生活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这些礼仪能为儿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文明礼仪的教学中,教师可搭建多元化的支架,促进儿童自我构建,进而提升儿童的文明礼仪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思辨能力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必备素养,培育学生思辨能力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全面依法治国",突破重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时,我采用思辨教学,让学生在质疑反思中获得价值引领、提升思维品质、增强法治观念、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思辨能力是学习的高阶能力,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关键能力之一。道德与法治思辨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是激发课堂活力、提升课堂品质、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提高道德与法治思辨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问题的思辨性、情境的主题性、活动的生活性、教师的亲近性诸要素。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网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都能提高学生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进而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理念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遵循生活化教学理念,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开展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入手,开展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主题活动式教学是指围绕特定教学主题,以学生活动为主,设计和开展教学。道德与法治课主题活动式教学对高质量完成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课题组在实际开展主题活动式教学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给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活动式教学以启迪。一、主题活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一)片面追求活动形式,忽略活动实效性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教师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道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入学的儿童,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对新事物非常感兴趣。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教师就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入情入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思想上受到良好的感染与熏陶,达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音乐、图片、游戏、榜样、实践等教学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其做一个热爱生活的儿童。  相似文献   

14.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面临的教学瓶颈。通过引入并合理运用影视资源,拉近法与儿童生活的距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道德思辨情境,激发儿童对法治生活的思考;通过模拟体验,让儿童切身体验、感悟、理解法治生活,从而以法引领儿童生活行为,让法治意识浸润心灵。  相似文献   

15.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法治观念,在生活中感悟道德价值,在实践中培养核心素养,在体验中提升思辨能力。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进行准确的法治指导,引导学生向远处行;创设真实的道德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向深处行;拓展多元的文化视野,引导学生向宽处行;采取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向亮处行。  相似文献   

16.
刘薇 《知识文库》2023,(5):79-81
<正>引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能够正确处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可见,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既要判断,又要选择,而这离不开思辨能力的支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指引学生正确的社会实践方向。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学习共同体理念,介绍了思辨能力的内涵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提出学习共同体理念下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健凯 《学苑教育》2023,(23):29-31
在新课标背景下,议题式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开展议题式探究活动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己设计、自主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投入到对议题的探讨和深入学习过程中,从而深化议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本文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议题式教学”模式展开探讨,以期能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8.
儿童哲学是目前较为新颖的一种教学理念,倡导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尊重儿童的天性,组织开展能够满足儿童实际需求、强化儿童体验感受的教学活动,使儿童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基于儿童哲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观念,有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关于"让学引思"的教学新观念,让学引思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让学习活动真正的发生、让思维活动真正的发生、让课堂活动真正的发生、让自我评价真正的发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本文主要研究"让学引思"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定位是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那么,我们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呢?生活化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儿童的生活是整体性的,这就决定了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植根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教材的切入点,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将"道徳"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实施贴近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