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寻根》2017,(6)
<正>"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首。"南宋人叶在《坦斋笔衡》中记载了汝窑兴起的缘由。"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柚,为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这样记载了汝窑(汝瓷)的珍贵。"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说法更是说明了汝窑清新脱俗的釉色。清宫《造  相似文献   

2.
瑞典斯德哥尔摩民族博物馆藏有一组元代刊刻的西夏文大藏经,经前版画中有一组牌记。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探讨,推论牌记中的"当今皇帝"为元武宗海山或者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皇太后"为元武宗及仁宗之母弘吉刺·答吉,"正宫皇后"即元武宗海山皇后弘吉刺·真哥。其印制时间应在"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皇太后"这一尊号使用期内,即至大三年(1310)十月至延祐二年(1315)三月。在考证出《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记载的武宗朝印制河西藏即国图藏大德十一年河西藏基础上,进一步推论瑞典藏《河西藏》应该是皇庆元年(1312)印毕的《河西藏》,当然也不排除皇庆二年(1313)至延祐二年三月之间还有重印的可能。论文对瑞典藏河西藏出土于黑水城的观点也提出了初步的怀疑。  相似文献   

3.
正《道命录》乃宋李心传所编纂,《宋史·艺文志》载曰5卷,经朱申、程荣秀删改增补而成10卷本,为其晚年(时嘉熙三年,73岁)所著。该书从历史的角度,用编纂公文与论述相结合的方法,以道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为明线,即元祐道学、绍兴道学、庆元道学,以司马光、赵鼎、赵汝愚三人执政去留所引起的道学兴衰历程为暗线,记载了程颐、朱熹进退始末,并备录其褒赠、贬谪、举荐、弹劾之文,大概可见宋代140年间道学三起三落的兴废历程以及李心传对此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4.
正宋宝祐本《五灯会元》沈净明跋云:"安吉州武康县崇仁乡禺山里正信弟子沈净明,幸生中国,忝预人伦。涉世多艰,幼失恃怙。本将知命,遂阅华严大经、传灯诸录,深信此道不从外得。切见禅宗语要,具在五灯。卷帙浩繁,颇难兼阅,谨就景德灵隐禅寺,命诸禅人,集成一书,名曰《五灯会元》,以便观览。"…黄俊铨先生在其博士论文《禅宗典籍〈五灯会元〉研究》(见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库)中由以上材料得出结论:"编撰刊刻《五灯会元》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人世间》是1939年在上海出版的一种杂志,在中国现代文学期刊中并不显赫。但是,读者常常容易将它和《人间世》混淆。那是林语堂旗下的品牌刊物,以提倡"闲适"而广为人知。1934年4月在上海面世,半月刊,1935年12月停刊,共出四十二期。检索《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天津人民出版社)、《老杂志创刊号赏真》(河北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6.
正宋国在春秋五霸时代最有特色的是,宋国并非一流强国,而能号称大国,称霸于春秋时代。从公元前1022年微子启建国到公元前286年齐、楚灭宋,历32代,享国736年,几乎与周朝相始终,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周初分封的诸侯当中,宋国在国力上仅能算是个二流国家,但其政治影响力却非同一般,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宋国都有参与并发挥作用,在政治上俨然具有大国风范。古人是如此评价宋国的:"中国唯宋爵尊国大"(《东周列国志》),"宋虽灭,本大国"(《汉书·地理志》)。  相似文献   

7.
关《大典》正本的下落,以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郭沫若认为是毁于李自成军焚烧文渊阁,但此前后并没有《大典》存于文渊阁的说法。相反,清初人姜绍书则说到阁中藏书寥寥,主要是宋版宋人集。史学家王仲革怀疑藏在皇史庞夹墙里,也仅属推测。康熙初年徐乾学等人发现《大典幅U本,就是在皇史能。嘉靖要求另录副本分两处收藏,正本不会仍在皇史谈。清末缪基苏作《永乐大典考》,认为“仍归原本于南京”,但证据似乎仅因万历二I、二年(l卯)南祭酒陆可教曾提出让分巡御史携书到各地刊刻《大典》,并没有提到南京藏有此书。认为正本毁于嘉庆H…  相似文献   

8.
北宋宋庠、宋祁兄弟时以"双状元"闻于世,有关二人的轶事传说多见于历代文籍。自《青箱杂记》从诗谶角度记载时知安州的夏竦命少年二宋作《落花》诗之事,后世相关记述基本沿其诗谶观念,但在《落花》诗成之时的问题上有出入,当代各家宋诗选本对此也有误注。本文在考证《落花》成诗问题同时考证出夏竦知安州的时间,可补李之亮著《宋两湖大郡守臣易替考》相关阙如。  相似文献   

9.
正1.顧應陽(生年)明正德丙子(1516)元日,顧清作《丙子元日示雲孫,時其弟應芝將晬,陽、寅、辰錄四兄弟在松》詩,第三首云:"陽孫今日已成童,諸弟荆花共一叢。"(《東江家藏集》卷十三)"陽孫"即顧應陽,"成童"即年屆十五歲。又顧清《先妣封孺人陸氏墓志》:"先妣……卒以弘治壬戌十二月十日,……曾孫,男一,應陽,女一,俱幼。"(《東江家藏集》卷三十)可知顧應陽生在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且在十二月十日之前。萬民英《三命通會》卷八"六  相似文献   

10.
汤用彤学术交往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一介 《中国文化》2004,(21):145-153
汤用彤与胡适。在《胡适日记》中多处记有胡适先生与用彤先生之来往,我在《汤用彤与胡适(一)(二)》(刊于《中国哲学史》杂志,2002年第四期)中用了一部分,这里对未录部分再补录于下,并作些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1.
五粮液文化是五粮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思想观念、制度规范、建筑雕塑、产品广告等的综合体。其核心是中国儒家的中庸文化,但也恰当地吸收了道家、墨家、法家等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它是五粮液不断走向成功的反映。中庸文化应当与时俱进,在全球化时代进行现代转型,使文化成为五粮液强大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王春瑜 《中国文化》2006,(2):164-165
2004年,我在京中一次文友的聚會上,與武漢作家、以出版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享譽文壇、近日更榮獲茅盾長篇小說獎榜首的熊召政先生聊明史。甚投機,便脫口而出:“我要寫一部明朝的書,書名就叫《看了明朝就明白》。”素以捷才见稱的熊先生立即說:“好啊!我也要寫一部書,書名叫《看了明朝不明白》。”我倆不禁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3.
阎合作 《寻根》2003,(6):25-28
谈孔子的义利观,得先说说孔子的行学。行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学说。荀子说:“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行学,就是礼仪学。先说什么是礼。千百年来,人们对礼的认识,只是很浅层次的。因而,中国虽号称礼仪之邦,道德水准却不敢使人恭维。很大原因是人们对礼认识有误。礼的出现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逐渐规范形成的。礼不是能随意制定出的,而是在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文明的传统里面。不管是朝代的更替,还是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转变,都不可能异想天开地另创一套礼。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时如此,封建制向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体制转换时…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s Mehrabian's claim concerning the cross-cultural generality of implicit metaphors that underlie a set of coding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nonverbal behaviors. Responses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 school teachers were used to discover whether observers from two different cultures interpret nonverbal behaviors dur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metaphorical scheme proposed by Mehrabian and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intercultural consensus about dimens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Factor analysis, factor structure comparisons, and multiple discriminant analysis yielded evidence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both in the dimensions used and in the interpretations of nonverbal cues along those dimensions.  相似文献   

15.
Renowned American geneticist and physician Walter Sutton compares truth [science], kindness [religion] and , beauty [art] to the three sides of a pyramid, He notes that when a person stands on the bottom of different sides of a pyramid, he will find the distance between either sides is quite long, Many people have made lifelong pursuit but they have only ended up learning about a Small part of Sclence.  相似文献   

16.
人力车发明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茵  姚平 《寻根》2001,(4):93-99
人力车在许多西方人的眼里,和斗笠、舢板、梯田等一样属于东方的特有物品,但事实上早在17、18世纪,巴黎街头就出现过一种被称为“vinaigrette”——“香料盒”的人拉的二轮“马车”。法国画家兼雕刻家Claude Gillot(1673年-1722年)的画里,曾经描绘过两辆“香料盒”的相遇:在他的画中,一辆“香料盒”在街道的拐角,遇上迎面而来的另一辆,两个车夫面对面,拉着豪华车的做着手势,让另一辆车让路。  相似文献   

17.
襄王云雨辨     
吴宗海 《寻根》2006,(4):108-108
自从宋玉《高唐赋》面世后,“巫山神女”、“云雨”、“阳台”等词,常见于古诗词曲,小说中更多。例如李白《清平调三章》之二:“云雨巫山枉断肠”、李商隐《无题》:“神女生涯元是梦”等。但关于这场男女欢会的男主角,有人却说是楚襄王,如李白《襄阳歌》:“襄王云雨今安在?”还有多人,暂不举。  相似文献   

18.
发展和繁荣地方史学研究 ,不仅是社会发展与进步对中国历史学提出的要求 ,而且也是中国历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与繁荣地方史学研究 ,应当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锐意创新 ;紧贴现实 ;突出特色 ;百花齐放 ;放眼世界 ;联合攻关 ;造就名家 ;走向网络  相似文献   

19.
(火)公盨·遂国·燧人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唐金培 《寻根》2008,(5):48-52
作为中国民俗文化重要发祥地的中原农村社会,其传统婚姻礼俗世代相袭,传承久远。但辛亥革命后,随着社会急剧变革和中西文化猛烈碰撞,中原农村的传统婚姻在观念、制度、仪式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其变化虽不及城市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那样迅速而显著,但也初步呈现出中西杂糅、新旧并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