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右脑的尝试湖南师大附中邓日国内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左右半脑是明显分工的”,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左半脑思维材料侧重语言、数学、符号、逻辑推理等,右半脑思维材料侧重形象、想象、音乐、绘画、空间位置等。...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左右半脑是明显分工的”,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左半脑思维材料侧重语言、数学、符号、逻辑推理等;右半脑思维材料侧重形象、想象、音乐、绘画、空间位置等。心理学家奥恩斯坦发现、如果对两“半脑”中“未开垦处”给予刺激,激发它积极配合另一“半脑”的作用,结果大脑的总能力和效率会成倍提高。右脑,人类智慧的宝库,右脑记忆的容量是左脑的100万倍。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敏捷不敏捷,关键在于右脑。可是,据有关材料证明,在教学上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几十倍。当前的语文教学,一般也是热衷于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将美育融于各科教学中,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美育,其中数学美育首当其冲. 徐利治教授曾指出:"数学教育与教学的目的之一,应当让学生们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发明创造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探求数学美、展示数学美、宣扬数学美、体验数学美、发展数学美.  相似文献   

4.
美术——开启右脑之门的金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临床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有不同的功能: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左半脑侧重数字、符号等,右半脑侧重事物形象、音乐、空间位置等。  相似文献   

5.
宋圣君 《考试周刊》2011,(36):86-86
如何将美育渗透于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当前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将美育渗透于初中数学教学之中,要经过两个阶段:一、感美、知美、辨别美阶段,感受简洁美、和谐统一美和解题方法美:1.感受简洁美;2.感受和谐美;3.感受奇异美;4.感受知识体系的完整美和解题方法美。二、表现美、发掘美、创造美、传播美阶段:1.把美育用于德育教学之中;2.把数学的美用于数学知识教学之中;3.利用电化教学加强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教学美是一种科学美,一般可分为:严谨美、简洁美、统一美、对称美、整齐美、奇异美等;在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第二课堂三个途径渗透;在数学美育渗透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和明确对数学教师的需求,数学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知识修养水平,注意仪表美,具备才识美,善于创设美的情境,才能给数学教学过程中美育渗透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等,都可以以教材本身为出发点和思考点.目前,不论现行大纲教材还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数学中都蕴含着艺术美的知识点.若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感受数学美,在美的情境中体验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数学知识和开发智力,陶冶美育情操,从中领悟到学数学的乐趣.下面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欣赏数学美谈几点体会. 1 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 数学教育与美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美育离不开知识的传授,而且美育有助…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具象性学科(如美术、音乐等)是美的学科,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抽象性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也存在美,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了解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改变高职数学教学现状,把美育作为切入点.高职数学的美育按照不同的面向可分为四个层次分层递进:数学通识要泛美;高等数学要渗美;专升本数学要拣美;数学建模要求美.挖掘高职数学美的元素,充实数学教育内涵,拓展通识教育新视野,数学美育实为一种一举多得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美术教育以引导学生走向创造为主要目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才能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想象力丰富,不易受旧事物和旧观念的束缚,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去发掘美、创造美,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生理学家认为:人的思维活动受大脑控制,大脑在左、右两个半球分工不同,左半脑主管抽象思维(包括概念、判断、逻辑、推理等),右半脑主管形象思维(形体、色…  相似文献   

11.
玛丽·温女士用了8年时间,研究持续看电视数个小时对儿童大脑的影响。她在谈到大脑的发展原则时说:人的左半脑是语言和动作中枢,右半脑是视觉中枢。她说,看电视时间长了,将使右半脑疲惫,而左半脑则由于没有机会将思维和感觉汇集成为言语而迟钝。所以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一般可分为:严谨美、简洁美、统一美、对称美、整齐美、奇异美等;在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第二课堂三个途径渗透;在数学美育渗透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和明确对数学教师的需求,数学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知识修养水平,注意仪表美,具备才识美,善于创设美的情境,才能给数学教学过程中美育渗透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渗透审美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数学文化教学的需要,还是提升数学教学活力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实情境创设、学习体验与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欣赏美,学会评述美,更学会创造美,从而让数学学习与美育教育得以完美融合,也让学生的美育素养获得应有的培育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学校教育一项基本任务,重视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美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之美,寓教于乐,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为此,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 数学之美 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有符号、公式的概括简洁美;有命题、定理的准确清晰美;有定  相似文献   

15.
从数学中存在美,美育理论对数学的关注,数学教育对美育的关注,数学研究与多媒体结合的趋势四方面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可能性。由于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顺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有利于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促进数学教育改革,数学发展史也提醒我们要实施数学美育,因此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脑力大解密     
透透 《小火炬》2008,(11):48-48
大脑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每个人的左右半脑所发挥的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左半脑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有的人则相反。对你来说,哪个半脑更活跃呢?做完下面这个脑力测验,你就知道啦! 1.书本内有几页纸脏了,你会在意吗?  相似文献   

17.
秦素萍 《天中学刊》1998,13(5):60-61
美,无处不有,数学中也有美.一个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具备对现实中的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能力,懂得美和审美的常识,善于发现数学中的美的事物,挖掘数学中美的因素,在教学中实施美育.这对于丰富教师的讲课艺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大有神益.数学中的美主要体现在数学理论本身的美和数学实践中的美,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能提高教学效果.1数学理论中的美教学理论中的美主要体现在数学公式中的形式美、数学中的语言美和数学构思中的美.1.1数学公式中的形式美著名的欧拉(Euler)恒等…  相似文献   

18.
侯义增 《新疆教育》2012,(18):44-44
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9.
杜友莉 《成才之路》2010,(10):70-71
一、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关系“一个人的左右半脑是明显分工的”,这就是198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R.W.斯佩里教授的研究成果。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左半脑思维材料侧重语言、逻辑推理、数宇、符号等;右半脑思维材料侧重事物形象、音乐形象、空间位置等。两个半脑有独立支配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4,(A3):54-55
数学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作者在积累了丰富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美育在数学中的渗透,从多角度向学生展示数学之美,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美,从而达到寓美育于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