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感情,或谈论艺术见地,或咏叹画面意境。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诗歌借助书法,与绘画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映生辉,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成为中国画的艺术特色。题画诗源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学术界持北宋者居多,也有学者认为北宋以前的许多赞美绘画或对绘画有感而发的诗歌,虽不题在画上,但从广义上讲,也算是题画诗。杜甫就曾有许多咏画诗,被后人认为是题  相似文献   

2.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工诗善画,所著《鸡肋集》共收录了二十余首题画诗,其题画诗不仅对画面作了生动传神的描绘,也借诗抒怀言志,而自画自题的题画诗卓有特色。晁补之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匠心巧运,事诗如画,使得其题画诗与绘画作品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3.
苏轼题画诗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题画诗共计102题157首。所题画科,分为人物、山水、畜兽、竹石花鸟虫鱼及其它四类。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堪称中国题画诗史上的高峰,它不仅表达出众多绘画理论上的高超见解,显示出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的高超才能,展现出诗人各种各样丰富真挚的思想感情,而且全面地发掘了题画诗的功能,把题画诗真正提高到“以诗赏画,以诗阐画,以诗补画,以诗导画”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4.
上古文人咏画诗传世稀少,至盛唐杜甫始大为之。杜甫咏画诗十六首,其中歌咏十二首题咏四首,所咏绘画作品涉及山水、人物、鹰马、松鹤或壁画、绢画、障画。他以深厚的诗歌创作功力咏画,使诗情与画意水乳交融,堪称古代咏画、题画诗的一代先师。 杜甫咏画诗内容一般有三个要素;画面景物、画家画作评价和观画感受,三方面俱有独到艺术造诣。 描摹画面景物是咏画诗的基本要素,杜甫写来阔大处形神兼备,工细处惟妙惟肖。如《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图》: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诗”的国度,又是“画”盛之邦。在山水、人物、花鸟等画上题诗(简称“题画诗”)既是我国绘画艺术独具的特色,又是中华民族的美学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题画诗”发端于唐末,兴盛于宋代文人画崛起时期。大唐以前虽时有诗人题画之作,往往另写别纸,而非直接题在画上。现在所见的唐代或唐代以前的画面题诗,多为后代收藏家或诗人所作。  相似文献   

6.
观赏中国画,我们常可看到画家以潇洒、纵横、跌宕的笔势,在画面空白之处题上一首或多首诗,这些诗通过书法成为整个画面构成的一部分.诗画交映生辉,诗开拓了画的意境,画为待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这种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给读者以深邃的艺术境界,达到了“万趣融其神思” 的极致.它融诗、书、画为一炉,集诗意美、书法美、绘画美于一身,形成了中国绘画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华几千年文明沉淀的一大硕果.本文仅着重从“比兴”角度谈谈中国画诗画结合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题画诗,顾名思义就是题在画面中的诗,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为中国画与古诗词的完美结合.这种诗与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对中国画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似乎还没有被人们所深刻理解,对这一问题的认真把握不仅可以进一步探悉中国画传统的真谛所在,同时也是我们洞察中国I画形式方面完美性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惠崇〈春江晚景〉》备课札记四川黄维仲题画诗的代表作国画素以画、题、书、刻俱绝为完美。题款、题跋早已有之,至宋题画诗大起,成为一种新兴的诗体。绘画是线条、色彩的造形艺术,直观性强;诗歌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多讲含蓄。题画诗要求作者既要用精练的语言(画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题画诗,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巧妙结合,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使人在读诗看画、看画赏诗之中享受艺术美.而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揭傒斯则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位题画诗作家,他的题画诗意义深远,所表现的“幽人高卧”的山水意境、咏物咏怀的人生理想和诗画融合的审美追求堪称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10.
文字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和异同,无论理论家们如何解释,这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今中外都是很普遍的.正所谓“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钱钟书《旧文四篇·中国诗与中国画》,吴龙翰语)但是如果作家仅像画家那样满足于直观物质的画,那他便永远也不能超过画家,不可能完整地表现出这幅画面所蕴涵的全部意义.莱辛说得好:“…… 在绘画中虽然不是实在的东西却仍然是潜在的,如果用文字来描绘一幅物质的绘画,只有一个正确的办法,那就是把潜在的东西和实际可以眼见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否则…  相似文献   

11.
开心乐园     
南北朝时期的粱代,学家、医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456-536年)作过一首。退休诗”: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这首诗题在一幅画上。画面上有两条牛,一条牛悠闲自在地吃草;一条却被套上笼头,牵着鼻子,受人抽打驱使。两牛形成鲜明对照。陶弘景作这幅画并题上这首诗,送给请他再度出山任职的粱武帝,表明自己归隐山林的心意。“山中宰相”的雅号便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2.
李耕是我国近现代中国古典人物画大师,其山水花鸟画亦精。其画作多继承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传统,画作数量巨大,且多有题诗,诗歌类别丰富。从绘画题材看,其人物画题诗包含题高士画诗、题仕女画诗、题佛道人物画诗、题平民画诗;山水画题诗主要表现的是其家乡仙游的名山、溪流;花鸟画多具有吉祥寓意;从诗歌语言形式看,李耕的题画诗包含四言古诗、五言古诗、格律诗等;从诗歌来源看,李耕的题画诗多为自创,有时直接引用前人诗句题于画中而自出新意。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把所画的画和此画上的题诗及其题诗的书法艺术合称为“诗书画三绝”。题画诗是指写在画上的诗。据有关资料介绍,最早的题画诗大约始于唐代。早期的题画诗部写在画卷的末尾或者前面,同画而不相干;从宋代的徽宗赵估开始,才把诗直接写在画面上,融诗书画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一首凝练的诗。其实就是一幅精致的画。现在,老师特别想读一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画面上有什么。  相似文献   

1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北宋杰出的词人、诗人、散文家苏轼的一首题画诗,即题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苏轼题画诗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01,(3):49-49
这是一首赞美画的诗。每一句诗的第三个字分别介绍了画面的内容:高山、流水、鲜花、飞鸟。山,远看有颜色;水,近听无声音;花,不随春去而凋落,依然怒放;鸟,不因人来而受惊吓,依然嬉闹枝头。  相似文献   

17.
题画诗是画家或诗人在观赏画面时,心灵受到震颤,从而爆发出诗的灵感,在不违背画形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并题诗加以概括,升华画的意境的结果,它既涉及了诗,又涉及了画,当它在那些书,画皆通的人手中融合之时,就产生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本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它的艺术特色:1.它能写出画面未展示出的意蕴。2.它能使画意更显更活,内涵更丰富。3.它有题画的神,即阐发题画的志向,寄寓题画的情怀。  相似文献   

18.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7页有一幅郑板桥的《兰竹图》。当老师想用它来说明明清绘画诗、书、画结合的特色时。自然会指导学生阅读画中的诗。但仔细观察。教材中这幅画上的字是反的,想必是印反了。如果翻到背面,也就是第118页。对着光亮处。勉强能辨认出这首诗: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苏轼第一次实现了诗与画在画面上的真正结合。聚焦苏轼题画诗,我们可以看到他以诗为传播媒介,阐释了画的意义。他既融会了诗画的相通之处,又保持了各自的特色。种类丰富的苏轼题画诗向受众言传了画中之意,也表达了画外之意.同时还深刻阐发了诗艺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中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画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中国绘画中诗书画印的结合,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画画面上题款的出现,从古籍稽查,大概起源于前汉时代。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在麒麟阁画《十一功臣像》便有“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随着诗词学的发展,唐代以后则把诗词用到画题上去,如画山水或曰“烟笼雾锁”、“洞庭春色”,画竹题“潇湘烟雨”,画梅题“疏影横斜”等等。画面上题诗加跋,此种风气大约兴起于宋代。明沈灏《画函》说:“题与画,互为注脚”。就是中国画与诗、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