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位数的读法是教学中的重点。而中问有0的多位数,由于0的个数和位置的不同,引起读法的变化,再加上读数与写数的法则也不尽相同,这样中间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按知识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掌握新知识呢?我采取以旧引新,分层深入的方法设计课堂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一、以旧引新。教学时,先检查复习万以内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及其法则,由于位数的局限,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一个或二个0的都只读一个0。如206、2068等,复习时让学生说出2008中间连续有二个0读作几个。2060的哪个0读,哪个0不读。在此基础上出现多位数中间有0的数,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课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一、整数和小数(一 )复习十进制的计数法 ,多位数的读、写法 ,求近似数这部分内容时 ,要让学生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复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计数规律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的读、写法的复习重点要放在亿以上的数 ,着重练习一些中间或末尾有 0的数的读写。注意让学生区分将一个数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和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这两种数的改写。(二 )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大小的比较时 ,要注意和整数的意义进行联系和区别。复习小数的性质时 ,要注意强调“小数的末尾” ,不要与“小数点的末尾”混淆。复习小数大小比较时 ,要注意…  相似文献   

3.
多位数的读法,要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就可以了。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0不必读出来。多位数的写法,也要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要求理解整数,小数的意义和它们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特别是中间有0的多位数);会用“万”或“亿”作单位记数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读多位数时,当遇到数中间或级的末尾有0时,往往出现错误,把该读出来的漏掉,不该读出来的却读了出来。我根据“多位数的读法,要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就可以了”的原则,设计了0在每级(四位数)中不同数位上的七种情况,向学生讲清读法后,引导学生边读、边比、边记,使他们很快掌握了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  相似文献   

6.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中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应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设计教学程序。 (1)从旧知引入新知学生在学习多位数之前,已学过“万以内的数”(即个级数)。多位数的读写规律与个级数的读写规律是相同的。我们注意在个级数读写规律的基础上组织学习万级数和亿级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就不会觉得困难了。个级数的读写有四种情况:各位数都是有效数字的;未尾带“0”的数(包括只个位数是0,个位、十位数都是0,个位、十位、百位都是0);中间带“0”的数(只十位数是0,只百位数是0,十位、百位都是0);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数。万级数和亿级数的读写也各有这四种情况。学生熟练掌握了个级数这几种情况的读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应邀在嘉兴市首届名教师研究班上执教了观摩课,内容是《多位数的读法》,它是人教版四上P5(浙教版第七册P4-6)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了整数数位顺序表,知道了多位数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十,会按“四位一级”进行个级、万级、亿级的分级。我国的读数法是“四位一级”,从高位读起,亿级和万级的读法是先按个级的读法来读,最后加一个亿字或万字。学好多位数的读法关键是掌握各种0的读法规定。而万以内数的认识又是学习多位数认识的基础。在万级数的认识中,出现了级的开始有0(个级开头)的情况,这是认…  相似文献   

8.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小学整数读法和写法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并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因为读数时,有时写着的0不读出来,有时又要全读出来,而在写数时,所有的0又都要全写出来.学生往往容易少读、少写或多读、多写.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呢?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基础上,让学生采取“先分级,后读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多位数的读法”的教学,其重点是弄清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和数位表,难点是每一级的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针对学生在读数中遇到的困难,我根据“多位数的读法,要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万级、亿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上‘亿’字‘万’字就可以了”的原则,设计了0在四位数中不同数位上的七种情况,在向学生讲清读法后,引导他们反复读,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的读法。(1)9000,个位、十位、百位上均为零,每级末尾的零不必读出来,…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六期上刊载了“6407000应该怎样读?”一文,文章中涉及了多位数、小数、名数的读法等方面的问题,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什么是“6407000”的规范读法? 统编小学数学教材规定了读数的法则:“读数的时候,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就可以了,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根据这一规定,小学数学教学中“6407000”的规范读法应该是“六百四十万零七千”而不应该是“六百四十万七千”。 2、能够把“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吗”? 多位数的读法,各国有各自的习惯和规定,比如日本的读数法就不涉及0的读法问题,把“19100047”  相似文献   

11.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多位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按照我国四位一级计数的方法,在学过万以内数的读写后,学习把个级数的读写方法类推到万级数的读写,在这个基础上,再类推到亿以上的数的读写。这部分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多位数的读写规律,难点是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读比写更难。 多位数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和“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多位数的加、减法与万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数目大,数位多,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等情况较复杂,加减法的速算法也较难理解,计算时容易出错。 针对以上情况,教学时,要在制定好教学目标,做好知识迁移,指导学习,加强训练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省编六年制数学第六册中《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在学生已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千亿”,要求学生按照我国四位一级计数的特点,能够正确地读写多位数,并为学习多位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亿以内的数的读写方法,难点是一个多位数中间有0的读写,关键是熟练地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解决好怎样从高位到低位按级来读写一个数,并且强调个级、万级、亿级是分别表示多少个  相似文献   

13.
(一)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教学难点:读、写多位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十亿”、“百亿”、“千亿”;②在掌握千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排列顺序邗相应关系的基础上,掌握十进制记数法;③认识约等于符号“≈”,明确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  相似文献   

14.
多位数读、写法教学的难点是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法。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与万以内数相比,多位数中间、末尾0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二是读法与写法对0的处理不同,学生易混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采用“寻找规律,分散难点”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知道,多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可以分解为三种基本情形:①级中有0,如50034034;②级尾有0,如13006000;③级头有0,如100140003。其中①、②两种情形都是万以内数中间末尾0的情况的推广和发展,只有③这种情形是全新的知识。因此,我们认为,突破多位数读、写法教学难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将个级的读、写法推广到万级、亿级,理解和掌握分级读写的规律,把①、②两种情形分散到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从而集中力量突破③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多位数的读、写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有关多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和写又是这一章教学的难点,因此,建议教学时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分几个层次设计讲、练内容,把难点分散,逐步揭示出读、写规律,开始让学生掌握分级的方法和按数位表读、写不含0的数,然后再教带0的数的读写。带0的数的读、写又可分为下面几个层次: 一、读数1.以个级数的读法推广到万级数的读法: (1)每级末尾有0的读法,如: 2380 2380 读作二千三百八十万二千三百八十2300 2900 读作二千三百万二千九百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五册多位数读写,重点在亿以内数的读写上。为让学生读好含个级和万级的多位数,我们可按教材安排,分三段进行教学。第一段:“个级”引路,掌握万级数的读法。教学开始,复习数位顺序。随后出示47、308、  相似文献   

17.
比较是一种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比较,既有助于讲清数学知识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常用下面几种比较方法。一、新旧联系,同中求异。有些数学知识前后联系比较紧密,教学时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学新知识。如教“求比几倍多.(少)几”的应用题,可以先复习“求几倍数”的一步应用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新知识。又如,教多位数读法,将个级、万级、(亿级)读法进行比较,明确读法相同,只是读万级(或亿级)时,后面要加上“万”(或“亿”)。通过这样的比较,使新旧知识紧密地联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15页例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商中间补“0”的意义;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多位数中商中间有“0”的除法。 3.通过两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培养学生推理、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第五册教材的内容有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珠算的加法和减法;千米、吨的认识;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通过复习,要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复习时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要精心设计练习。笔者学习教材中的总复习题后,觉得拟补充以下习题: 一、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相似文献   

20.
通用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包括“多位??的读法和写法”、“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公里、吨的认识”、“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珠算乘法”等六个新授的内容.“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意在使学生对整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