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知识与能力的融合习题中的“知识”,一方面是指存储在学生心里固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层次的理解。“能力”则指的是学生盘活固有知识,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及手段。“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不仅使教师设计的习题充满了趣味性,更使得学生彻底摆脱“做死题、死做题”的窘状。  相似文献   

2.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是指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精心创设语言交际情境,合理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自己的见解与感悟,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体验学习的同时发展思维水平,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体验性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3.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司马迁《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并非指死的意义,而是指对死的态度."重于泰山"的精确原义应是把死看得很难,不轻易赴死;"轻于鸿毛"的精确原义则是把死看得很容易,欣然赴死."重于泰山"并非说的是死,而是说的"不去赴死";"轻于鸿毛"所指才是"赴死",并且是"视死如归".作为对古...  相似文献   

4.
“三维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蕴涵着的深邃理念之一。“三维目标”既是教师设计教学流程的出发点,又是课堂上学生达成目标的归宿。同样,好的习题也应该蕴涵着“三维目标”,也应该以“三维目标”为支柱,使学生做习题成为他们收获知识、彰显个性、提升能力、展示思维方法,并最终形成语文素养的过程。基于此,笔者在习题设计方面作了些许探索,现从“三个维度”撷取数例,以飱读者。 ●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习题中的“知识”,一方面是指贮存在学生心中的固有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层次诠释和接纳。“能力”则指的是学生盘…  相似文献   

5.
在习题教学中,习题既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顾及新知的巩固,学生的个性发展,习题的难度、梯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层递进"式习题的设计是以课本例题为生长点,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为本,围绕数学核心知识,既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又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及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例习题教学中,教师利用"分层递进"式例习题开展教学,既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以"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从一题多问、一图多用两个方面探索分层递进式例习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两新一旧"指的是新课标、新高考和旧教材."两新一旧"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最突出的困境就是"两新"与"一旧"之间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差异性,高中英语教师总是在教与不教之间犹豫.研读新课标、巧用旧教材、借鉴新教材是解决这个困境的关键路径.高中英语教师应明晰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要求,结合新高考题型特点,在用旧教材教学的过程灵活应变,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提升的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思想,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所谓解题,往往是指:从未知领域出发,通过数学元素之间的固有联系而向已知领域转化.为了实现转化,就要借助于"代换",故称之为转换."转换思想"是中学数学基本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应反思传统的习题教学,关注开启潜力、培养思维.自主解题是指学生在教师、有向性指令的适时点拨和指导下,主动审题、独立思考、自我组织,通过创造性解题实现自主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自主解题"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共分五个环节:师生共设习题,学生个体探索,师生评析交流,学生合作体验,师生反思提炼.  相似文献   

9.
王真 《江西教育》2022,(11):34-35
"融和课堂"是平等的课堂,是互助的课堂,是成长的课堂."平等"是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悦纳;"互助"指向于"教学相长",是一种师生共赢的状态;"成长"是指学习主体的多元思维得到激发,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品性得到良好培育,实现持续性发展."融和课堂"的追求是:和谐融入、快乐学习、生成智慧...  相似文献   

10.
"学程导航"是根据学习的课程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规律,指导并引导学生高效地获得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范式."学程导航"范式在物理教学中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认识问题的角度、习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能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世界,产生良好的科学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从利用好教材上的"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利用习题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开展以单元整体化教学为主的项目式学习等三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学"即"效",也就是模仿,通过模仿求得知识技能."学得"即以获得某种经验为目的的活动."习"指鸟频频起飞,即反复学飞,也就是温习、练习,通过与某事物的经常接触而熟悉该事物.由此可见,"习得"时,个体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美国哲学家威廉·福克纲说:"没有技术和知识,我们将无依无靠."因此,学习劳动与技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大举措.劳技课以实践为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提高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5):66-68
初三学生的习题是做不完的,在习题教学时不能只是关注做题的"量",而忽略了题目的"质",我们老师不能满足于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养成"记忆"正确答案的习惯,而应将目标转移到训练思维为主的教学上来。本文就在化学习题的教学上如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知识的整合和构建能力、有序思维能力、构建习题与知识点之间的桥梁上谈了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5.
"肯定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肯定教育"是对成长者的加油、喝彩,可以推动成长者克服困难不断进步."肯定教育"可以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顺利地获得体育与健康对的知识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解构语文"接受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性学习是"以学生对现成知识技能的理解记忆、巩固熟练和迁移运用为主线的学习方式".《现代汉语辞海》对"接受"的定义是"容纳事物而不拒绝",可见"接受"是一种学习行为,一种学习态度."接受"的主体是学生,这种学习并不排斥学生"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学生学习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接受知识信息呢?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仍然有不少教师就习题练习题、讲习题,视教材为"圣经",一味死搬教材,从而削弱了教材习题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为此,对教材习题进行二度开发,应成为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一些粗浅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的练习题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出色的练习题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的目标,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与能力。下面就练习题设计的目的、要求、方法等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导入性练习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练习应紧扣新旧知识更新的"联结点",使习题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切忌那些与新课无关的习题。如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生学习语文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一、何为"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波兰尼指出显性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直接表示的知识."隐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等,指的是:"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