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重型颅脑损伤重要继发病变之一,其发病率约占颅脑损伤住院病人的9—10%,若诊疗不及时则危及病人生命,因此也是颅脑损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本文报告从1985年作者经手术证实的颅内血肿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我院9例,河北医学院二院21例)本组死亡率1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6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闭合性颅脑损伤59例,重残3例,死亡8例。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是复杂的,但死亡率低,较成年人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衰竭是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我院1991年3月至1993年10月,共收治颅脑损伤430例,占同期外科住院病人数的16.7%,其中,合并多器官衰竭12例,死亡9例,病死率75%,现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27~62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8例,坠落伤2例,打击伤2例。 2 颅脑损伤类型 开放性颅脑损伤2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0例(其中颅内血肿5例,脑挫裂伤3例,脑干损伤2例),12例中合并颅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在平时、战时均常见。据国内外统计资料,平时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仅次于四肢损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9~21%。其中,颅脑损伤合并其它部位损伤(即复合伤)的死亡率相对较高,且在处理上又不同于单纯的颅脑损伤。本文报告从1982年6月到1988年7月收治颅脑复合伤2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八年来共收治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以下)65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80例,占总数12.2%,死亡33例,占老年患者的41.3%。而衡量治疗效果要综合分析,死亡率高低,仍不失为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就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20例重症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其特点是病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多,死亡率高,是现今颅脑损伤的重点和难点。我科自2003.10-2005.12月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病人20例,在对病人抢救、治疗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加强对此类病人的急救及护理,与病人的预后关系密切,对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是脑外科急诊的一种常见情况。如车祸、坠跌、打击等造成的颅脑损伤,具有病情急,伤势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我科自1996年1月到12月,收治颅脑损伤病人424例,其中重型133例,占收治总数的31%。我们根据重型颅脑损伤的病程进展,掌握监测技术,认真观察病情,准确实施治疗方案,积极护理,收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标准组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56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组选择前期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75例,采用常规颞顶部去骨瓣减压术。两组间疗效评分采用伤后半年时GOS评定。结果表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是外伤中较为常见、较严重的损伤 ,最常见的原因有车祸、坠落伤、头击伤、工伤事故、建筑物倒塌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因此 ,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病人 ,应准确观察和正确细心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后遗症 ,巩固治疗效果和促进病员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自 1999~ 2 0 0 3年共抢救 76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 ,其中男 5 7例 ,女 19例 ,现将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1 观察意识的变化 病人的意识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颅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征之一。重型颅脑损伤在伤后即出现意识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大骨瓣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额颞顶部去大骨瓣加压手术,术后均给与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神经,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高压氧等治疗措施.结果:去大骨瓣组存活38例(79.2%),其中恢复良好22例(45.8%),中度残疾9例(18.8),重度残疾5例(10.4%),植物生存2例(4.2%),死亡10例(20.8%)(其中3~5分11例中死亡6例,6~8分37例中死亡4例).结论: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去大骨瓣减压,能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预见性提出创伤性休克的急救策略及护理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是对某院2007—2010年21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致伤原因、创伤部位、休克程度、抢救措施、护理特点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是治愈242例,治愈率77.56%;死亡率22.44%。死亡原因中失血性休克占34.3%,多脏器功能衰竭20.0%,严重颅脑损伤25.7%,严重感染20.0%。结论是失血性休克和严重颅脑损伤时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救治成功与送院时间、抢救措施及护理配合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申捷,齐鲁制药),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申捷全量治疗组和减量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20d后,观察分析对比格拉斯昏迷评分及不良反应,以了解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结论:申捷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有良好的效果,安全性可靠,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预见性提出创伤性休克的急救策略及护理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是对某院20¨07—2010年21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致伤原因、创伤部位、休克程度、抢救措施、护理特点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是治愈24243~,],治愈率77.56%;死亡率22.44%。死亡原因中失血性休克占34.3%,多脏器功能衰竭20.0%,严重颅脑损伤25.7%,严重感染20.0%。结论是失血性休克和严重颅脑损伤时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救治成功与送院时间、抢救措施及护理配合关系密切。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在临床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7月~2012年10月以来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单侧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的预后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恢复良好者19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植物人生存4例,死亡13例,总预后不良率42.31%.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具有骨窗范围大。脑挫裂伤灶显露好,更有利于清除颅内血肿及损伤的大脑半球、侧裂血管的减压,能有效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从而达到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目的.在临床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已脑疝形成15例,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死亡5例,其余患颅脑损伤者治愈。颅面部骨折中上颌骨和下颌骨骨折共27例,20例行小型或微型接骨板内固定,2例行牙弓夹板颌间牵引,5例行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固定,效果良好,其他骨折自行愈合。结论: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需多学科综合治疗,早期全面系统的检查,减少漏诊率,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临床常见有: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内血肿、及脑室出血,同时伴有脑挫裂伤等,其死亡率较高。在对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护理工作极为重要,不论病人伤情严重与否,是否进行手术治疗,都需要繁重复杂的护理工作。认真细致的护理观察,是提高颅脑损伤治愈率,降  相似文献   

17.
醉酒后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酒精中毒常常掩盖颅脑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易导致误诊及漏诊。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共救治醉酒后颅脑损伤63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醉酒后颅脑损伤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18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标准(GCS)评估:良好36例(45%),中残10例(12.5%),重残6例(7.5%),植物生存2例(2.5%),死亡26例(31.25%)。结论:标准大骨瓣术式清除血肿彻底,减压充分,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血肿、发生机制和临床治疗手段.方法: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GOS评分结果显示35例患者的预后情况为:12例良好、15例轻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其中,观察组的20例患者中,有80%预后良好,而对照组的15例患者中,有60%为预后良好.对比可得,观察组患者的接受ICP监测后,预后情况显著比不接受ICP监测的对照组患者好,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血肿预后工作应该重在早期预防、及早发现并针对性给予早期治疗,辅以颅内压监测.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多有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除应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不但是枪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促进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本文谈谈自己粗浅体会: 一、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2年以来收治颅脑损伤病人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