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一句话,主体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新教育理念提出,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论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主体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自己的心理性需要,促进心理发展,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其价值在于,可以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心理性需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有:自助式心理探究、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激励、成立自助式心理社团等。学校要在校风、环境、场地、时间、经费、资料、设备等方面,为学生开展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只有参与到教育的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包括主体意识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等。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内容拓展法、先想后做法、问题激活法、循踪点拔法等。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主体,其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基本主体,学生主体又处于中心的地位,教因学而存在,学为教的最高标准。在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学生的学习始终是所有教育教学因素和环节所共同指向的目标。职业学校学生主体学习模式是一个由核心系统、环境系统和动力系统等构成的,旨在调动各种教育主体的作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她要求职业学校以学生主体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安排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真正走上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标志的内涵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1.教育观念需要澄清和创新。只重视教育的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其教师主体,只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如同重视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强调发挥教师主体而忽视发展学生主体一样,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主体教学实践也是不利的。主体教育应当是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主体教育思想的内涵、特点及其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教育思想是一种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特别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教育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主体教育思想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角色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体验生活和存在的意义,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满生活和可能生活的主体,即把学生培养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新课改的这一总体目标,与小学角色教育模式建构研究的基本思想原则完全吻合。角色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把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些社会角色引入校园,让学生进入不同角色,身临其境,去热爱、体验、鉴别和评议各种社会角色的善恶美丑,以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为其形成未来公民的现代道德素质与良好的行为规范打基础。因此运用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方法,改进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足角色教育在新课改的鲜明立足点。  相似文献   

8.
主体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在教师的主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获得最佳教育效果的教育。它强凋要真正赋予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以释放他们潜在的能量,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发展其个性与想象力,拓宽其创造性思维,从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实践证明,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应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真正实现学习个体化自主学习;在教学方法上要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比较完善的物质基础和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活动性教育是以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主体实践活动。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和富有个性的人,而人的心理、能力、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的。为了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实现其素质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1.以“五自”活动为基点,优化学生品格“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是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组织的,旨在着力培…  相似文献   

12.
陈红 《教育现代化》2006,(6):114-114
作为学习的主体者学生,如果自身不能觉悟、感悟、醒悟,一天到晚糊里糊涂,如浮萍那样随波逐流,是难有长进的。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为了学生的茁壮成长,就得千方百计地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自觉地感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悟”是一种积极性思维,“悟”是一种智慧升华,“悟”还是一种主动性行为的表现。我们常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这个主体,常常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靠教师的启迪感召,尤其是靠班主任老师善于创设各种情景,使学生能不断地觉悟、感悟、醒悟。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只有参与到教育的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包括主体意识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等。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主要有内容拓展法、先想后做法、问题激活法、循踪点拨法等。  相似文献   

14.
创新新教育注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而创设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用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下面就政治课教学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能力,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完善的智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堂的结构以及课堂的所有组织因素和教育因素,都应与教材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相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笔者认为,只要有利于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各种教学方法,都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主体,教育活动应当是主体性活动,教学过程也就当是主体教学过程。教育现代化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开拓创新,全面发展的人,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课内切实保障学生主体地位,课外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政策是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追求教育利益的一种活动。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主要由教育政策活动的价值要素及其关系构成,包括教育政策的价值主体、教育政策的价值客体、教育政策问题和教育政策的价值关系等主要方面。教育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并追求教育利益时,产生和形成各种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其价值要素之间构成了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会林 《文教资料》2009,(5):106-108
主体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分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有明显的区别,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即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其外部特征为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分数及升学率"是其评价指标:而主体教育思想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人格和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它的评价指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了多少人才.我国的主体教育思想历史久远,但发展曲折缓慢,尚在发展初期.纵观世界各国的主体教育思想发展,不难看出有以下特点:凡民主意识强、国家安定、思想解放的国家主体教育思想发展快,反之则慢.  相似文献   

19.
1.严肃认真地尊重学生。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维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教育过程的默契配合和最优化,才能消除学生紧张、畏惧的心理,激发其创造的潜力,提高其知识的领悟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自由是指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参与者,拥有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教育权益,以一种独立的生存姿态、睿智的理性思维和自觉的反思能力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来促使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它融主体自由、学习自由、人格自由和生命自由为一体,通过以和谐制度的构建、教师自我的解放和学生个体的顿悟所共同建构的教育情境来实现其理想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