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咱们比赛看谁把课文读得美!”“行!”“你们课前读过几遍了?”“三遍!”“咱们现在还不能比,因为我课前已经读过八遍了。即使我赢了,那也是不公平的。这样吧,你们再读两遍,然后,咱们再比。”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把课文读了两遍。“谁敢跟我比?”“我!”“我!”同学们跃跃欲试。“谁愿意替我比?”“叫我!”“叫我!”同学们争先恐后。“为了挑战成功,也为了‘守擂’成功。你们再读两遍,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决赛。”同学们又兴趣盎然地把课文读了两遍。之后,双方各自推荐一位代表比赛读了一遍。这是特级教…  相似文献   

2.
黄琼 《初中生》2005,(6M):21-23
本至少读两遍。第一遍:把“选”、“精读提示”及“精练设计”从头至尾读一遍。第二遍:只读“选”,再做“精读设计”。  相似文献   

3.
张汉清 《小学生》2009,(4):15-15
苏东坡小时候,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应该说,苏东坡的雄心壮志无可非议,但是“天下字”多如牛毛,你能“识遍”吗?“人间书”汗牛充栋,你能“读尽”吗?未免有点儿“狂”啊!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校教育掀起的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热潮,强力冲击着长期靠占用学生大量休息时间,靠大量做机械性练习题来提高学生成绩的老师们,他们惶惶不安,束手无策,有的甚至低声哀叹:“哎!这年头!”难道只有“生词抄五遍”,“课抄六遍”“注音抄七遍”……才能把教学质量拿上去?有的老师迫于潮流,盲目“减负”,把必要的训练也给删除了,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5.
听到一位学生说:“昨天迟到了,被罚抄两遍课文。”又一位学生说:“上午因在课堂上讲小话,被老师罚抄课文三遍。”学生说的是实话。时至今日,有的教师仍把罚抄当作教育学生的“法宝”:作业未做完,罚你把某课生字词抄五遍,作业出现某些问题,罚你重做两遍。据笔者调查的30个学生说,他们都有被罚抄经历。  相似文献   

6.
李诗家 《课外阅读》2010,(12):74-7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无疑强调了“多读”对文章内容理解的作用。然而,在教育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很多老师认为,“读读诵诵”的教育时代早已过去了,当今时代应当推行的方法理应是“精讲多练”。笔者认为,“精讲多练”的确重要,但提倡“多读”、“读读诵诵”的朗读教学法仍然不能忽视。很多东西,看一两遍,乃至三五遍,难于理解,但反复诵读,甚至达到熟记成诵,那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了。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其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每次语测试,学生都会在阅读短上失不少分,因此,每次测试,当学生做到短分析时,我总是再三叮嘱:“请你们把短多读几遍,一遍读不懂,读两遍,两遍读不懂,读三遍,直到读懂为止,题目的答案就在短里,只要你认真读,就一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不,这次测试,当学生做到短分析时,我又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强调:“请你们把短多读几遍,一遍读不懂,读两遍……”正在我提高嗓门滔滔不绝时,我发现学生殷鹏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我示意他站起来说话,他犹豫了片刻,但还是鼓足了勇气,说:“老师,请您别说了,我们正在认真读短,你的话打断了我们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咱们比赛看谁把课文读得美。”“行。”“你们课前读过几遍了?”“三遍。”“咱们现在还不能比,因为我课前已经读过八遍了。即使我赢了,那也是不公平的。这样吧,你们再读两遍,然后,咱们再比。”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把课文读了两遍。“谁敢跟我比?”“我。”“我。”同学们跃跃欲试。“谁愿意替我比?”“叫我。”“叫我。”同学们争先恐后。“为了挑战成功,也为了‘守擂’成功。你们再读两遍,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决赛。”同学们又兴趣盎然地把课文读了两遍。之后,双方各自推荐一位代表比赛读了一遍。这是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  相似文献   

9.
孙建锋 《湖南教育》2003,(10):32-33
“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咱们比赛看谁把课文读得美!” “行!” “你们课前读过几遍了?” “三遍!” “咱们现在还不能比,因为我课前已经读过八遍了。即使我赢了,那也是不公平的。这样吧,你们再读两遍,然后,咱们再比。” 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把课文读了两遍。 “谁敢跟我比?” “我!…”“我!”同学们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0.
鄙人一向都是孤陋寡闻。第一次与“新概念”亲密接触,是从某杂志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的。当我第一次读“新概念”作文时,的确感到眼前为之一亮,原来作文也可以这样写!(以前只道日记是这般模样!)而且一些同龄人的作品也让我由衷钦佩。如同一缕清新的风,写得多好啊,多么富有灵气,和以前读到的作文完全是两个样,这才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心”,是真挚诚实的作品。这当然是“初恋”的感觉。可当我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第N遍接触到此类文章后,当“新概念”举行到第二届、第三届后,当出现了所谓的“韩寒第二”、“韩寒…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笔者到某小学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人教版第九册的《青山处处埋骨》。听后觉得不太理想,朗读没有感情,讲解支离破碎。课后交流时,我问那教师:“上课前,课文你读了几遍?”那青年教师说:“记不得了,七八遍肯定有的。”“你是怎么读的?”我追问。那青年教师有点惘然,似乎想说:读书还有怎么读的?她想了想解释说:“就这么一遍遍读过去,想过去,有时还做些记号。”  相似文献   

12.
言志联品赏     
俗话说言为心声,对联也不例外。少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广读诗书,博通经史,又擅长于作,因而一度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并得意地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并将其贴在门上。从联中“遍”、“尽”两字,就可以看出当时的苏轼还是比较狂妄的。对联贴出没几天,一位老专程登门“求教”,  相似文献   

13.
难舍“孩子们”河北省香河一中王荣杰“妈妈,该回老家了!”“回家吧,妈妈!”女儿在信中、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的劝着、催着。相依为命的女儿大学毕业了,分回了老家哈尔滨,以后又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小窝。可是她记挂着妈妈,五十多岁的妈妈仍然只身一人,远在他乡,...  相似文献   

14.
张松做家教     
孙权贵为一国之主,却为傻儿子孙亮烦透了心。“亮儿,吃晚饭了!”每次开饭都要这样到处寻找,大声呼唤。孙权好不容易在河边找到孙亮。那孙亮一边用砚台舀河里的水,一边回头问爸爸:“晚饭已经吃过了,怎么还要吃晚饭?”“笨蛋,”孙权训斥孙亮,“晚饭前面是午饭,教了你一万遍都记不住!”“爸爸,一万遍是多少遍?”对于从没数到十的孙亮来说,这数字太巨大了。孙权费劲地回答:“就是……就是比九遍还要多好多遍。”孙亮在砚台里磨起墨来。孙权问儿子:“你要写字么?”砚台里的水一点一点变黑了,真好玩。最后孙亮把变黑的水喝进了…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校园,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软伤害”现象依然存在。归纳起来,这种“软伤害”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把学生比作动物,取笑学生生理缺陷。如:“你真是头笨驴啊!给你讲过多少遍了?就是跟驴讲了这么多遍它也会了呀!”“怎么,不服气啊?  相似文献   

16.
大凡做过教师的人,都曾体验过平行班教学,不同的教育者对平行班教学有着不同的感受,有些教师认为平行班教学是“福”,只需备一份教案,就能打遍年级无敌手,以至到最后竟成为一篇熟练的演讲稿;而另一些教师则认为平行班教学是“祸”,第一遍陌生、第二遍熟悉、第三遍无味,第四遍后应付了事。新课程的推进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新理念与实践空间,反思我们的平行班教学,竞发现太多的环节值得总结与改进。  相似文献   

17.
阅读能力是中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因此,笔者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阅读自学法” ,通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阅读自学法”,简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把本节课要讲的课文阅读三遍,阅读的方式主要是默读。这是因为,一是默读的应用范围广,二是默读的速度快,三是默读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每遍阅读,都要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他们按照要求完成了三遍阅读,就完成了自学任务,即可举手示意给老师,报告自学完毕。   第一遍阅读叫做“粗读”,要求学生粗略阅读本节课…  相似文献   

18.
复习过三遍,考场巧应对──给理科考生们河北省唐山开滦教育培训中心韦宁我是去年考入成高校的我的经验是“复习过三遍”。“过三遍”的做法。第一遍:通读教材和讲义。通读中要切实弄懂定义、定理的每层含义,定理及例题的证明思路。理解主要是基本类型题的解题方法,归...  相似文献   

19.
功在读贵在悟包头市东河区环城路小学刘秀芳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然而,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笔者认为:功在读而贵在悟。常言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千遍”,“破万卷”之功,自能明“义”、传“神...  相似文献   

20.
石东方 《上海教育》2005,(4A):49-49
教师在写教学后记过程中,要有感而发,择善而记之。“一遍功夫一遍巧,十遍功夫呱呱叫。”只要持之以恒写好教学后记,定能在教学中进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