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解·作文·辨义·正误学生汉语四用词典》是一部有特色的学生用词典,得到一些专家和中小学词文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一、可信。这部词典是由老出版家、作家叶至善先生审定的。词典的整体规划和编写体例,主要是根据他的建议制定的。他还帮写作者明确了各类词条的编写要求,并亲自逐字逐条地修改订正了相当一部分稿件。据悉,当年叶对老在老开明的时候就着手编写一本学  相似文献   

2.
年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孙武先生给我寄来了他的新著。这本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北旧影往事·感悟苍凉》,书名就吸引了我。这些年,老照片风光一时,成为公众阅读的时尚。有关老照片的书也不少,其中不乏精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那套《老照片》丛书,它的编辑思路独到,选择几幅旧照,由亲闻、亲见、亲历者旧事重温,或与照片有关的人作文解读,给读者很大的信息量。但是,由老照片收藏部门出版的书还不多,尤其是有关西北旧影往事的。孙武先生在保存民国档案的二史馆从事历史档案管理工作,接触了大量的老照片,他对老照片有一种…  相似文献   

3.
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宇华先生的纪念文集《七十年耕耘结书缘》近日出版发行。此文集收录了先生自己的一系列研究文章、媒体对先生的访谈、先生关于做人做事一系列小文章。先生关于出版实践的一系列论述,今日读来,意义仍十分重大,值得年轻一代编辑关注。陈宇华先生是山西人民出版社的老领导,是山西经济出版社的创始人,积数十年努力,开创了一社三个国家大奖的先例。1993年,由他主持并担任责任编辑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文丛》中的《孙冶方选集》、《薛暮桥选集》分别获得了首届国家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5年,由他策划并担任责任编…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的编辑主体意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圣叹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家,他同样是一个主体意识极强的编辑大家。他刊刻的《水浒传》、《西厢记》和他的文学批评文字一起,在清代广泛流行,史料记载,“一时学者爱读圣叹书,几于家置一编”,“今人只知有金圣叹《水浒》评本,前乎此有叶文通则无闻矣。”他的影响源于他对小说戏曲著作独具慧眼的重视和标新立异的分析,“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作者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画龙点睛,金针尽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说:“金人瑞批《水浒》、《西厢》,灵心妙舌…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今年九十二岁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作家、教育家、语文学家,没有人说他是个编辑家。其实他在编辑工作上花的时间比干什么都长,花的心力比干什么都多。一九二三年,他进商务印书馆,编小学课本,编《学生国学丛书》,后来代郑振铎先生编过《小说月报》,还编过《妇女杂志》。一九三一年,他进开明书店,编辑《中学生》、《新少年》、《月报》等刊物,编辑《开明青年丛书》和《开明少年丛书》等,并和夏丐尊先生等一同编了若干种中学语文课本,独自编写了一部  相似文献   

6.
崔丽花 《大观周刊》2012,(36):211-211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最集中的体现,抓好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训练也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由刘宗武、自牧等编选的《回忆孙犁先生》一书,收入纪念诗文近一百五十篇,其中有魏巍先生所写的短文《孙犁帮我编过诗集》。记述了他与孙犁先生在战火中结下的友谊,尤其是在追忆孙犁帮他编辑诗集的往事时,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叫人不胜唏嘘。但他在文中却未提这部诗集的书名:《两年》。  相似文献   

8.
最近收到刘崇善先生寄来他主编的“100名作家教你写作文”丛书,四大本:(100名作家教你写作文秘诀》、《100名作家童年怎样写作文》、《100名作家为范文点评》、《100名作家教你这样写作文》。粗粗一翻,我便为其精美的装帧、活泼的版式和鲜艳的色彩所吸引;细细品读,我更为其新颖的设计和十分帖近作文教学实际的内容而叹服。青年评论家谭旭东博士认为这套书是2005年少儿读物出版的九大亮点之一.我深以为然.我还要说,这是一套令我感动的书。  相似文献   

9.
这个阿城,陈平原先生在某一场合对他的介绍是:阿城先生一部《棋壬》“遍地风流”。但诸位可能不太了解的是,阿城先生写小说之前是个画家(他是大画家范曾的学生),写小说之后是电影制作人,他还组装过汽车等等。我读阿城的小说,看他把弄文字如同行云流水,似乎不着一力,却处处藏有机巧,机锋毕现,常常是读得无话可说。而这本薄薄的《威尼斯日记》,更是随翻随喜,每每都要恨他写得太短。  相似文献   

10.
新儒林寓言的戏谑演述──评戴维·洛奇的《小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维·洛奇是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当代著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小世界》(《SmallWorld》自1984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多国文字,获得了极高的世界声誉,被中国学者盛赞为西方的《围城》。1998年2月,作家出版社郑重推出《戴维·洛奇文集》,其中即包括了由赵光育先生翻译、罗贻荣先生审校的《小世界》一册。洛奇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他一面进行小说创作,一面从事文学批评,在两方面均建树颇丰。这种双重身份使他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理论自觉。洛奇在他的代表论著《小说的艺术》中曾系统地提出了小说创作的理论主张,书中对“作者闯入”…  相似文献   

11.
我没有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读过 书,也没有聆听过王中先生的授课,但他确确实实是我的老师,他是长我20岁的忘年交。 这段经历,这段历史要追溯到“沉重的1957年”。 主持王中的一次报告 50年代初,刚满20岁的我在南京《新华日报》工作,先是编辑、记者,后来当报社总编办公室秘书,主编《新闻业务》刊物,研究和探讨新闻学理论。1956年春天,王中先生带领一批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讲师和学生在山东《大众日报》考察后,来江苏《新华日报》考察。领导上要我接待,并主持了一次由王中教授主讲的“新闻改革”的报告。当时他从共产…  相似文献   

12.
我的母亲     
去年初叶至善先生重病住院期间,他写的《父亲长长的一生》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至善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他晚年倾注全部心血用散文笔调写出的、充满爱心和理性的传记著作,受到读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其实,至善先生在写作父亲传记以前,曾经作了充分的酝酿,甚至想到如何把握一部长篇传记的创作。因此他先写了《我的母亲》一稿,作为写长篇传记的“试笔”。后来这部分的内容大部揉进了父亲的传记中。遗憾的是,因健康原因,《我的母亲》一稿没有时间继续写下去。本刊得到至善先生家属提供的这一遗稿,由本刊首次全文发表,以纪念至善先生逝世一周年,并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3.
孙大为  孙楠 《兰台世界》2013,(19):109-110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先生具有崇高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他的短篇小说创造的。老舍是中国20世纪优秀的人民艺术家,同时还是一位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现代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部作品,其中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作品广为人们所熟知。同时,老舍作品的文学翻译成就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老舍先生是中国历  相似文献   

14.
近来,孙燕华老师寄来一套她父亲孙之俊先生的《孙之俊漫画集》(以下简称《漫画集》)。这部《漫画集》共有五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0年11月出版,这是他父亲孙之俊先生两千多幅漫画的大集合,也是孙之俊先生一生主要漫画作品的结晶,其中也饱含了他女儿孙燕华多年收集、修订父亲作品工作的辛苦。看着厚重的《漫画集》,闻着书中传来的阵阵墨香,心中不免产生一阵阵涟漪。一、两份辛苦我们是因着参加武训研究而了解孙之俊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神田喜一郎全集》第五卷由日本同朋社出版了。此书系神田先生的哲嗣神田信夫先生整理。至此,《神田喜一郎全集》已出齐了九卷。 第五卷的主要内容是“在中国的诗与美术之间”,还附录了阐述中国书法和古代印鉴的两篇论文。 神田喜一郎先生,在中国的学术界是很知名的。他出身在摄津国(今大阪府,茨木市一带)的一个文人世家,是日本明治末年到昭和初年(即本世纪初)最著名的汉学家、京都学派的开创者之一——内藤湖南的高足,《内藤湖南全集》就是由他参与,经过长时间的编纂出版的。他本人的名著《敦煌学五十年》,在中国广为所知。他在金石学、版本目录学等方面,多有造诣,对明清以来的诗画书法等,也深有研究。第五卷的出版,可以使我们看到神田先生在这方面的功力。 第五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玉壶山人的生涯——清朝第一的仕女画家》一文。据神田信夫先生在后记中介绍,此文是神田喜一郎先生历时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这里是初次发表。  相似文献   

16.
正《文汇报》副总编辑唐海先生去世已11年了。我深深怀念这位资深的报业前辈——引领我走进新闻工作的引路人。我最早接触唐海先生是在1959年,他当时在《解放》杂志任职,1957年一场"反右"斗争,他幸免于难,被"保护"起来。在《解放》杂志举办的一次作者座谈会上,他对我这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热情鼓励有加,希望我为《解放》杂志写稿。我写了一文,很快就被刊用了。1960年,我被分配到文汇报工作。1962年,唐海回到文汇报担任领  相似文献   

17.
文化老照片     
叶至善 《出版史料》2004,(4):F002-F002
父亲列名发起文学研究会,作文支持《小说月报》之革新,都由郑振铎先生通讯接头。1921年3月,父亲始访沈雁冰于其上海鸿兴坊寓所,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思路之精密与知识之广博,又得见其弟沈泽民先生,亦一强毅英挺之青年。闻说郑振铎先生亦已莅沪,乃相约于次日游半淞园,商量创刊《文学旬刊》,印行《文学研究会丛书》,并摄影留念。父亲站于右边,沈雁冰席地而坐于其前,郑振铎坐于中间, 旁一少年即沈泽民。  相似文献   

18.
周来祥先生的“美是和谐说”,1961年他参与编写《美学原理》一书时就提出来了。后在1984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他的《论美是和谐》一书中,又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探讨和论述。如今《文艺美学》对此又给予了进一步的系统的阐释和解说。他认为和谐是一个深刻的美学和哲  相似文献   

19.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20世纪的20年代,由我的外公夏丐尊先生把它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外公夏丐尊先生,生于1886年,1946年病逝于上海。这本《爱的教育》是他在1923年翻译的,那一年他三十八岁,到如今已经整整八十五年了。  相似文献   

20.
读作文教材一类的书,心里总摆脱不了鲁迅先生那句话的阴影,他说他从不读“小说作法”之类的东西,言下之意,作文是读和练的功夫而不是掌握几条法则就能写好的。我也有过感受,此类书往往死板教条,面目可憎,没有卒读过一本。读《美国英语作文》(罗伯特·G·班德尔著,秦穗等译,湖南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最初是有点担心的,只是学英语不易,做作文更难,总想找点捷径或求得指点,作文教材的诱惑还是不小,加上朋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