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 1.学会“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湘西的人性美及《边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1.小时空,集中体现大话题。时间跨度要小,空间转换要少,一旦选取了时空点,故事就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就有可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以典型事件集中反映大主题,从而成为佳作。  相似文献   

3.
由浙江省乐清市乐成七小承担的浙江省温州市“小学生健全人格的综合培养”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里选发的只是对个案跟踪调查及教育记录,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文《林黛玉进贾府》选自我国伟大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其行文的虚实相生、相辅相成的艺术匠心,大概可以窥《红楼梦》"全豹"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那在写作中,什么是能反映出太阳光辉的那一滴水?什么是能呈现肃杀清秋的一片枯叶呢?  相似文献   

6.
以线上研题为研究切入点探索线上教研模式,借线上研题来“窥一斑而见全豹”,初步熟悉线上教研的工作流程与内容,更好地服务线下课堂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教研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在我们的写作中,什么是呈现出太阳的那一滴水,什么是呈现出肃杀清秋的一片枯叶呢?这就是细节。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名的产生,并非无缘无故的,都有其一定的依据原则和文化内涵。以莱芜市牛泉镇自然村村名的由来为例,对村庄命名的依据原则和文化内涵进行统计研究,以期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浙江省乐清市乐成七小承担的浙江省温州市“小学生健全人格的综合培养”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里选发的只是对个案跟踪调查及教育记录,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有“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说法,作文中也有类似的道理。高三应试作文尤其贵在一个“巧”字,这样才可能在极短的阅卷过程中使阅卷者被作文的新巧吸引,从而得高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根据林语堂在1932年初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美的标准来解读其英译《老子的智慧》中的《上善若水》篇。窥一斑而知全豹,认为林译老子不失为英译《道德经》颇具代表性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何谓窥一斑可见全豹?何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伏尔泰曾经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这里小枫将要告诉大家,忽视琐碎小事,会浪费掉你求职付出的所有努力。  相似文献   

13.
名牌高校:不如去年火爆 北京一直被全国各地用人单位视为人才的"富矿",人才争夺尤为激烈,因而北京的状况如何,多少有点"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意味."开禁"日的北京大学冷冷清清,让记者扑了个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为文本,从孔乙己本身言行的可笑论述了其实可悲的命运,从这种性格产生的典型环境阐明了封建社会冷漠的人际关系,最后又从短篇小说的特征上分析了鲁迅先生"窥一斑知全豹"的高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优质与忧     
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结束了。语文教坛又升起了一批新星。可喜可贺。作为评委,我在不同级别的竞赛中前后听了近50位老师的竞赛课。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参赛教师是目前教学前线占相当比重的青年教师的代表,而且是优秀代表。他们所参赛的课,足以反映出目前语...  相似文献   

16.
扣题导读法     
题目被誉为文章的“眼睛”,是因为读者能通过它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领悟文章中心,体会文章感情,即能-窥一斑而知全豹”,教师如能紧扣课题组织教学,往往能“牵一发面动全身”,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中考是初中生进入高等中学求学的必经之路,它作为一道门槛,严格地将未达线的考生拒之门外。而英语是中考里能够明显拉开总分的关键性大科目,一直以来都饱受重视。而本文重点分析福建省初中英语的学习,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彭武夷 《教师》2014,(13):5-7
湖南省湘西雅思实验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们,用自己的创造性智慧和辛勤努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打造出名动三湘的办学品牌,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本刊特别选登了4篇相关的文章,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共享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时下,农村中小学掀起了学习新的、先进的教学模式的狂潮,一些学校主管教学的负责人和教师不顾学情、校情,盲目借鉴,照猫画虎,也晒出一些缥缈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成绩下滑,教师手忙脚乱。文章列举教学中的一个故事,足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之余,对习题的整理、加工与反思对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有举一反三的作用,让学生从一道习题的"一斑"窥数学解题中一类问题之"全豹".通过一道模考试题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研究可以让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