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积极面对学生的独立精神要求,又要遵循思维发展规律,使学生自发产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认可、扶持,顺利发展.这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才能产生"共鸣",施教者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被教育者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其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多种多样,说服教育当属重要形式之一。它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为人们普遍采用。古人在说服教育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现略举几例,试作浅析。   力求心理共鸣。心理共鸣是指教育对象被教育者的言辞所打动,被教育者的情绪所感染,因而产生与教育者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并对教育者所谈的道理深深认同。要实现心理共鸣,首先要注意以情感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平时对工作对象要多关心、多理解、多尊重,以产生“亲密无间”的“情感效应”,在教育者和工作对象之间架起一座信任与沟涌的桥梁。春秋时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事,教育能否成功,取决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不是任何一方一厢情愿的事。因此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聪明的教育者一定不会仅凭一己之愿。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事,教育能否成功,取决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不是任何一方一厢情愿的事。因此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聪明的教育者一定不会仅凭一己之愿。  相似文献   

5.
<正>"三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意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强化生存意识,提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目的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师生间的情感交融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关爱、尊重、信任、宽容与期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反之,单向的强迫型的教育活动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在学习者与教育内容之间  相似文献   

6.
李斌 《中国德育》2004,(9):25-27
主体性德育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以主体的自主性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以提高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一种道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它是指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教育者深入研究教育对象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注重他们对道德内涵的“顺应”和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要面对来自不同环境中的不同个体,日常事物多且复杂,做好这样的工作信任是关键,缺乏了信任,教育就没有了生命力。因为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来看。只有班主任对学生充满信任,才能始终以爱的眼光看待他们,以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和一腔爱意,才能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  相似文献   

8.
在班级教育实践中,许多班主任费尽苦心,累得精疲力竭,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认为,要提高对学生教育的效果与效率,班主任必须协调好三方面关系,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师生关系、家长与学生关系)、教育者之间关系(教师之间关系、师长关系)、被教育者之间关系(同学之间关系)。教育实践证明,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融洽时,当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师、孩子喜爱自己的家长时,他就会听从教育者(教师、家长)的教育,努力改正自身的缺点。反之,被教育者就会有抵触情绪,拒绝接受教育或对教育者的教育不当回事。因此,教师(包括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和家长,应当满腔热情地做学生的朋友,及时了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要能够心灵相通、情意相融,教育才能产生良好的效应。教师的语言就是师生之间的感情纽带,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温暖如春风,湿润如细雨的语言。每天重复着粉笔与书本的故事,奏响着上课与下课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模式是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所组成的教育措施体系。马列课由目的、教育者、被教育者、内容和方法等五个基本要素组成。教育者应按照被教育者接受理论教育的行为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和施教。马列课教学的合理模式,应是教育者施教行为各环节与被教育者学习行为各环节之间的耦合及其运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话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和理解。对话意味着教育双方不仅有语言上的你问我答,而且有知  相似文献   

12.
信任是实施教育的基点与前提,只有充分信任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上进的精神,任何不相信学生的作法,只会抑制学生的进取活力。理解则是沟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的渠道,有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才能换来学生对教师进行教育的理解,从而情通理达,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去。我曾接手一个文科班。在我们这所普通中学里,有一种世俗偏见:只有差生才进文科班。新建起的文科班,仿佛印证了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打  相似文献   

13.
谈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冷处理”艺术武凤霞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其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而复杂。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必须协调好这样几种关系,即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这...  相似文献   

14.
教育,承担着人类文化代际传承的任务。在文化贫乏的时代,或者说,在社会经济落后、文化观念单一的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只是“传”与“受”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被教育者鲜有独立的文化可言,他们多是毕恭毕敬地全盘接受固有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学生在这种新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成长,形成了新一代特有的精神面貌.与此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德育工作滞后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至于教育手段基本上停留在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的文化环境中,而我们面对的学生却是九十年代的青少年.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产生了某种情感隔膜甚至于思想冲突.因此只有了解当今中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了解对他们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活动,实现双方文化的沟通,才能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宽容、激励、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逐步给予肯定,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形势下的青年学生,是思想活跃的一代。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促使他们中间一些人产生了一种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往往我们提倡的,他们反对;我们摒弃的,他们坚持;我们回避的,他们偏要见识见识。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表现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矛盾。这是一种与教育者的意志相对抗的病态心理。它对教育具有一种强烈的抗拒力,直接影响着教育者的情绪。尤其,在学校教育中,起着明显的消极作用。目前,如何解除学生中的  相似文献   

18.
李斌 《中国德育》2005,(6):25-26
主体性德育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以主体的自主性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以提高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一种道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它是指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教育者深入研究教育对象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注重他们对道德内涵的“顺应”和“同化”,引导和激励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实践,实现自我超越,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作为不同的公民个体,自然也存在着公民间的法律关系。由于教育者所处的特殊地位,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侵犯被教育者的某些权利。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被教育者常常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或者不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或是不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以致掩盖了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方法的优化是指教育者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在当地选择或创造某种解决问题,实现教育目标的办法。优化教育方法的原则及途径,一是教育者应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媒介,将教育目的变成教育者的自我奋斗目标,使被教育者养成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能力。二是教育者应力求使被教育者感到是一个美的陶冶和享受,从而产生愉悦、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