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足协对俱乐部成长的影响(1)政府在俱乐部成长初期的积极作用:俱乐部初期,政府用颁布法规,强制执行的手段使俱乐部这种制度形态迅速推行,省去了不同制度之间的许多摩擦,是节省成本而又有效的制度推行方式。(2)俱乐部与足协利益函数的差异影响了俱乐部成长:众所周知,足协或者称  相似文献   

2.
推荐理由青涩的年轻社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未来的精英在这里聚集社团简介精英俱乐部是2010年5月14日正式由北京理工大学09级学生组织发起的一个社团,6月14日正值俱乐部满月,"空手谋生"大赛也是对这个新生社团的极大挑战。活动的成功落幕,是参赛队员的成长,也是精英俱乐部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校园足球》2011,(3):64-64
【正】推荐理由青涩的年轻社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未来的精英在这里聚集社团简介精英俱乐部是2010年5月14日正式由北京理工大学09级学生组织发起的一个社团,6月14日正值俱乐部满月,"空手谋生"大赛也是对这个新生社团的极大挑战。活动的成功落幕,是参赛队员的成长,也是精英俱乐部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1.足协对俱乐部成长的影响(1)政府在俱乐部成长初期的积极作用:俱乐部初期,政府用颁布法规,强制执行的手段使俱乐部这种制度形态迅速推行,省去了不同制度之间的许多摩擦,是节省成本而又有效的制度推行方式。(2)俱乐部与足协利益函数的差异影响了俱乐部成长:众所周知,足协或者称管理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带有明显的官办性质,无论作为代表大众利益的协会还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中心,其重要人员主要由足协任命,而非按照自上而下的民主选举程序产生。足协为了实现“准政绩目标”,常常不合时宜地采取牺牲俱乐部利益的做法是舍本而逐末的。足协短期内得到了利益,不仅不再需要国家的拨款,而且还有所创收。但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俱乐部没有获得成长,职业化改革不但没有培育和扩大足球市场,反而使之缩小,这不能意味着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冯聪  林磊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5):118-120,125
足球的发展离不开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而一家想要获得成功的足球俱乐部在其成长道路中,注重其自身俱乐部品牌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发展的研究与分析,运用体育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品牌学、消费者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视角,结合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舜天足球俱乐部如何提升俱乐部品牌价值,品牌形象如何维护等若干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为江苏足球俱乐部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构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是我国创建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许多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仍然未摆脱过去旧的社区体育组织形式下所具有的"单一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对上海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社区体育俱乐部所存在的"单一性"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困境,并据此提出促进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综合化"建设,以及构建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少年体育训练》2014,(1):33-35
<正>重庆市沙坪坝区雄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之所以冠以"雄鹰"之名,旨在通过俱乐部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培养体育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使更多的小雏鹰锻炼成长为具有强健体魄和坚强意志的雄鹰,在祖国的蓝天下展翅翱翔。一、俱乐部简介沙坪坝区雄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于2003年,在民政局注册为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团组织,主管部门为重庆市沙坪坝区体育局。俱乐部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理事会由上级主管部门推荐,民主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俱乐部经理由理事会聘用,负责俱乐部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俱乐部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培训部、市场部、后勤部等4个职能部门,并在区属中小学建立了7个分部,现有专兼职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8.
在广大读者的陪伴下,《上海集邮》杂志已经在集邮文化推广的道路上坚定前行41年,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严谨的办刊风格。我们深知,杂志的成长离不开广大读者的认同、关心与支持。为回馈读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也为了便于"读、作、编"三者之间的互动沟通,2022年度《上海集邮》读者俱乐部招募即日启动。俱乐部成员可享受七大权益。  相似文献   

9.
制约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源发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黑箱"方法的分析思路,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效果及制约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发展的源发性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发现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开展状况并不理想。制约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原因有三:一是制度本身的阻碍;二是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理论依据不周密;三是高校体育俱乐部客观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成长伴随着投资效率的损失,突出表现在俱乐部每次产权的更迭,俱乐部几乎都要从零开始。由于俱乐部建设周期较短,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俱乐部的资源价值难以递增。本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短期行为进行解析,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职业足球运动员薪酬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刚 《体育学刊》2006,13(1):33-35
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时下热点的球员薪酬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由足协直接调节球员薪酬的做法的不合理性;造成目前我国球员超高薪酬的主要原因是后备力量的严重不足和俱乐部国有企业背景的存在。建议迅速组成中超职业联盟来管理球员薪酬。在球员薪酬管理上,可借鉴NBA工资帽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论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文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职业足球俱乐部化管理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优秀职业足球俱乐部化管理的模式,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化管理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过程中,职业足球俱乐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价值最大化是关键问题。从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壳资源的产生原因和利用效果两个方面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和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达到真正了解中国职业足球,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律资格、特征及其设立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1)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应以企业法人为宜;2)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如下特征:俱乐部的营利性,俱乐部的营业特定性,俱乐部发展目标的二重性,俱乐部体制和机制的过渡性,俱乐部受政治与经济双重制约性;3)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形式目前主要应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在比较成熟的项目的俱乐部(如足球)中尽快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公司化无形资产界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戴晨 《体育科学》2001,21(4):35-3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公司化中的无形资产界定进行了系统研究。结论:应以现代公司制度的产权制度来塑造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其中无形资产的界定是关键,要使职业足球俱乐部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能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监管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监管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是促进职业足球俱乐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足球职业俱乐部财务监管制度的缺位主要体现在足球俱乐部资产缺少有效评估以及资金运作存在随意性,研究认为通过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监管实施产权多元化,完善资产评估体系,加强俱乐部财务的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可实现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监管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价值链理论在足球俱乐部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足球俱乐部竞技水平的高低是吸引球迷开拓市场的关键,足球俱乐部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是提升足球俱乐部社会形象的重要环节,建立适合足球市场的营销模式是足球俱乐部发展的原动力.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转换足球产业的经营机制,探寻适合足球产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足球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上海市足球事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发展对策:加强足协自身建设,推动实体化进程;强化俱乐部建设,打造一流城市一流球队的整体形象:规范竞赛体系,促进足球运动发展;完善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实现训练系统化、布局网络化;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发展女足运动;提高足球训练的科技含量,加强足球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完善法规建设,发展足球产业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综述法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在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现状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优秀俱乐部的启示,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对策:职业足球俱乐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无形资产产权归属,调动俱乐部的积极性;俱乐部财务透明化、公开化;完善转会制度,给予球员更多的决定权和自由权;加大对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落实运动员退役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俄职业体育均脱胎于"国家职业化"倾向的竞技体育和受政府及市场双重力量影响;职业体育俱乐部法律组织形式基本经历从专业队到赞助型、联合型俱乐部,再到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变化过程;两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关系均反映公司企业增多但仍保留政府作用特征,俄罗斯在体委对职业俱乐部拥有上是彻底终止,而中国仍有较大份额,民企加入拥有者队伍在中国得到一定发展。社会政治、经济采取不同改革模式的中俄两国职业体育发展经历了大致相同脉络,说明曾有过相同背景的中俄两国,由于强大的原有体制惯性以及体育发展的自身逻辑,职业体育不能一步"激进"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