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爸爸妈妈时间》是山西广播电台长城经济广播2004年开办的一档家庭教育热线咨询类节目。每天上午8:00~9:00播出。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环节,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终身的,要想使下一代更好的、更健康的成长,必须先从科学的家庭教育开始。尤其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教育孩子没有经验可循,一但失败没有弥补的机会,家长急需家庭教育方面的权威指导,因此《爸爸妈妈时间》栏目服务的对象就定位于千千万万家长。  相似文献   

2.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孩子成才的学问》,是一本漫谈家庭教育的通俗读物。我浏览过原稿,深感编著、出版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是一项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工作。家庭教育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更与我们的千秋大业紧密相联。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才的成长,除了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日本海龟社出版发行的《教养的智慧》和《训斥的智慧》两本书,在日本的主要书店和郊外的大型书店行情日涨,出版后发行合计超过10万册。《教养的智慧》2001年1月出版,初版首印8000册,目前已13次印刷发行58000册。《训斥的智慧》2001年12月出版,初版同样首印8000册,3个月后发行超过4万册。两本书热销的背景是,出版新的社会问题,比如学校教育发生变化,3个人的家庭越来越多,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家庭教育的界限在哪里?书店的店主们意识到了这些,再加上广播电台两次介绍这两本书。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子女,是父母的希望,独生子女,则是希望之中的主要希望了。然而不少家长虽有爱心,却并不懂得怎样去爱孩子,怎样才算爱孩子,这本《教育子女的艺术》就是教父母如何去达到真正地爱孩子的艺术境界。这本书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的角度,结合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人的诸如道德品质、智力、身体状况、礼仪社交、劳动观念等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都知道“天才的婴儿落地,第一声啼哭不是诗句”,同样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每个人的成长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便是父母。从孩子哇哇落地起,父母就要在各方面充当孩子的启蒙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教育他们,才能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由俞润生和陈建斌编著的《家庭教育成败百例析》,将为广大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春,中国年轻父母们被“虎妈”的家教“战歌”点中了穴位。这些七零八零“辣妈”们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新生力量,他们既希望子女不再重蹈自己的束缚童年,同时又想方设法添加确保孩子“成功”的保险。在竞争与压力中生长的他们,用比他们父辈更多的科学理念,赤脚在炭火上进行着育儿“试验”,也面临着更多的现实困惑。 但无须犹疑的是,在学校偏重知识教育的同时,家庭承担的素质教育愈显重要,而父母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学会在成长过程中认知和成就自己。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只有优良的妇孺,才会造就优良的城邦。这些年轻父母的焦虑与选择,决定着我们中国未来的模样。  相似文献   

7.
关颖 《新闻记者》2005,(8):72-74
家庭教育作为具有分散性、灵活性、群众性特征的非正规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多地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类的报刊、书籍、电视栏目等不断增加,受众之多有目共睹.其积极效果不可否认。笔者曾参与的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3000余名独生子女父母的调查表明,对于最喜欢通过哪个渠道获得有关家庭教育的指导,65.2%的家长回答喜欢“报刊书籍”,79.6%的家长喜欢“电视”、“广播”:而喜欢“家长学校老师指导”、“与同事、朋友讨论”、“专家咨询”的分别为33.8%、50.3%、10.1%.从整体上看明显低于对媒体的青睐。许多家长通过报刊、书籍、电视、互联网等接受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方法,  相似文献   

8.
梁莹 《视听》2021,(1):53-54
近年来,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重回大众视野,聚焦现代家庭亲子关系,展现在家庭教育环境下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一系列故事.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多以"抚慰焦虑,温情搞笑"为路线,关注社会热点,迎合观众审美需求,深受大众欢迎.目前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也存在内容局限、情节同质化、对家庭教育现实引导推动不足等问题.本文以电视剧《小欢喜》为...  相似文献   

9.
近日,北京万卷图书文化中心联合有关教育专家和成功育儿父母代表遴选出了“2008~2009年十大家庭教育图书”,《父母和孩子必须掌握的沟通方法》、《危险青春:中国家庭性教育启示录》等十部图书被列为推荐书目。  相似文献   

10.
《出版商务周报》报道:家教图书的特点,其实反映的是当今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和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反映的是家长对于孩子、对于家庭教育成功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本书是白岩松、曹文轩、池莉等30位名人倾心写下的亲子家书集,每一封信,都饱含睿智与爱。面对大众,作者们是镁光灯的焦点;面对孩子,他们是最平凡的父母。他们用世间最珍贵最绵软的爱写就的一封封家书,为孩子细数成长的美好与迷茫,生活的磨难与馈赠。这些书信,不仅是对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爱心忠告,也是给家长们教育子女的智慧箴言。一封封家常文字背后,是人世间平凡父母对于自家子女的拳拳情意,也可见出名爸名妈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30封信,万千种爱,一个心愿——孩子,遵从内心,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2.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1,(22):7
家教类图书的新热点《出版商务周报》报道:家教图书的特点,其实反映的是当今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和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反映的是家长对于孩子、对于家庭教育成功的定义。南方出版社北京社科图书中心刘长松说:"目前,很多父母开始慢慢地接受了孩子成功的新定义,孩  相似文献   

13.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著,作家出版社,2014年8月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简单。尹建莉以学者的严谨、朴素人学理念与妈妈的亲和,再次为家长们还原家庭教育的真相。初为父母,常犯"三宗罪"。卢梭在《忏悔录》中将此称为"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尹建莉深谙此道。她解释说:不少家长,包括许多老师,在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经常逃脱不了这样的套路:先讲道理。  相似文献   

14.
春风化雨──读“忠魁智教──成功父母方案”丛书关立正在走向21世纪的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哪个为家长者不望子成龙?哪个为父母者不满怀融融春晖之情?家长们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真可谓殚精竭虑,不厌其烦。然而,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  相似文献   

15.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父母们来说尤其如此.疫情带给父母更多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但是随着孩子的学习空间从学校转移到家庭,亲子冲突也比以往更加尖锐、频繁,家庭因此成为2020年的热点话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家庭教育类图书并没有出现预期的上涨.后疫情时代,家教图书如何实现营销升级,实现关注度与销量的同步提升,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出版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父母因为宗教等等原因,选择以“家庭学校”的形式,在家里教育自己的孩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人才建设,教育为本.作为当今社会生活中最为生动、直观的传播媒体──电视,在大力培养跨世纪年轻一代这一事关民族存亡的宏大系统工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理应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第L套节目推出了一组名为“你说我说”的家庭教育专题节目.经过半年多的试播,收到了良好效果。不少家长和学生来信来电反映:“你说我说”家教节目为家长增添了一位教育孩子的良帅益友,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父母、认识自己的新天地,在父母与子女间架起了一座心灵交流的新桥梁.回顾这个栏目从酝酿、准备到试播这一年多…  相似文献   

19.
由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家庭教育丛刊《父母必读))已于四月份创刊。该刊主要围绕家庭教育这个中心,交流经验,传播知识,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父母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责任心。它辟有“家教楷模”、“教子篇”、“话说儿女事”、“育苗集”、“大家谈”、“教师笔记摘录”、“国外见闻”、  相似文献   

20.
厌学、任性、说谎、胆怯、暴力倾向、成绩下降、迷恋上网……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行为”,令许多家长伤透脑筋。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指出,针对未成年人身上出现的问题,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孩子出现异常状态,根源往往在家庭,因此要教育孩子,也要“教育”父母,进行系统性的“家庭治疗”。家庭治疗,也称家庭系统治疗。它作为心理学上的一个理论分支,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方式,在西方已相当成熟,而在我国则刚刚起步。家庭治疗不同于个体治疗之处就在于,治疗师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发生症状的个人身上,而是放在整个家庭单位的功能失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