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戴乃迭是现当代著名英籍翻译家,她热爱中国,也热爱自己的翻译事业.她以深厚的中国文化和语言造诣,独译或与丈夫合译了大量中国古今名著,向西方译介了大半个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赛珍珠一生热爱中国文化.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富有个人色彩的思考,主要为没落的光辉——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依恋:心灵的慰安——对道家和佛教的体认:和谐——中国文明的总体特征。赛珍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具有“双焦透视”、注重个人体验以及对中国文化极度推崇三大特色,而她的中国文化观的形成又与其家庭出身、作家身份及人道主义立场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徐娇燕 《大观周刊》2012,(11):73-74
弗里达是墨西哥著名女艺术家,在她的绘画作品中,服饰成为她独特的艺术表达语言,成为她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墨西哥文化的捍卫的符号表证.她通过绘画中的服饰这种艺术表现语言来塑造自我的特殊艺术手法,表达出她在肉体与精神双重痛苦下依然对生命充满无限热爱与赞颂.本文就是通过解读弗里迭绘画作品中的服饰语言及其特殊魅力来更深层次的探讨弗里达的艺术。文章以墨西哥画家弗里达绘画作品中的服饰为出发点,解读其在绘画作品中的独特视觉表述方式,论证了服饰在弗里达的绘画创作中是一个极其潜在拓展性的话语方式,并把它视为具有更深层次表现意义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韦棣华与中国图书馆学的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皇后”的韦棣华女士,是我国图书馆学的先驱人物。在中国,她筹建图书馆,创建“文华公书林”和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校;她引进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开启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大门,开创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先河,并促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她身上,体现了对图书馆事业高度的忠诚与热爱,体现了一种敢为人先、克己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医治当代中国图书馆界浮躁之风的一剂良药,更是支撑中国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激励图书馆人为图书馆事业不断奋斗的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浮躁的中国舞蹈界里,她远离尘嚣,骄傲、纯粹,而孤独;然而,她也因此拥有了另一片天地,并开创了自由、生动的原生态舞蹈。这个热爱自然,特立独行的骄傲舞者一再证明,只有让舞蹈回归和坚守舞蹈本身,才能成就舞者的传奇  相似文献   

6.
在芝加哥大学拜访钱存训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菡 《图书馆》2005,(4):46-48
文章介绍了作者与著名学者钱存训教授的交往过程,并详细记叙了作者在芝加哥大学拜访钱教授的经过及钱教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     
作者:Gwendolen Gross Henry Holt&Company 体裁:小说 ISBN:0805068341 Hannah Blue的生活单调而乏味:尽管她热爱她的家人,但她却要为此支付高额的赡养费;尽管她喜欢她的男友,但她却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和他一样准备好了与对方过上一辈子;还有,尽管她热爱她那份设计室的工作,但她在公司里实在算不上什么人物,以致于经常在干着为老板倒咖啡的工作而苦闷。Gwendolen Gross的第二部小说《走出去》中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8.
<正>本书作者与63岁的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刘代娥展开了一场对话之旅:从刘代娥对家乡的热爱、对西兰卡普的认识,到她的学艺、从艺历程;从她掌握的土家织锦的织造技艺、复原的百余幅珍贵的传统织锦图案,到她所理解的西兰卡普的人文精神;从她的人生感悟以及对家人的深厚感情,到对土家织锦传承以及未来发展的担忧与期盼。作者通过这些内容,展现出武陵山区西水流域土家族人世代相传的原生态织锦文化全貌。  相似文献   

9.
高雅 《视听》2021,(1):45-46
21世纪进入"她"时代.中国影视作品既被"她文化"影响,又推动着"她文化"进步和发展.随着中国社会女性地位的提升、性别意识的崛起,"她文化"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女性题材影视作品的出现为中国传统影视业固有受众市场划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打破了传统作品中"男性化"倾向明显的态势,并对传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  相似文献   

10.
车窗外蜿蜒起伏的山路、银装素裹的梯田、零零星星散落山野里的小村落……这是16年来,我最常见的景色.我热爱脚下这片土地!这片土地是中国西北的乡村,尽管她贫瘠落后,但她像母亲一样从未嫌弃过我,她是滋养我采写新闻的源泉;尽管她偏远封闭,但她是我新闻事业的良师益友;尽管她荒凉贫穷,但她是我挖掘的“新闻宝藏”.  相似文献   

11.
扎根基层,已经从事文博事业30年的王瑞霞,谈起文博工作,仍然激情满怀。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热爱与自信,让她在文博道路上固本开新、行稳致远。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博事业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承载的就是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耿晖 《档案天地》2013,(9):13-14,19
吕玉兰,1940年生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她的名字,对于六十岁左右的中国人来说应该不会陌生,她是一代中国妇女、中国农民的骄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吕玉兰凭着自己的努力拼搏和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逐步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女劳动模范和女省委书记。河北省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些吕玉兰的档案资料,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吕玉  相似文献   

13.
胡娟  张志春 《兰台世界》2007,(12S):59-60
宋美龄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土壤中产生的一个中西合璧式的人物,中西方文化在她身上均有所体现,她时而表现出中国文化情结,时而又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目前我们看到国内外学术界对她的研究多停留在历史及政治上,而服饰,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宋美龄西方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折射出了中西服饰文化观念的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她在丛中笑──《中国信息导报》印象·读者来函·笔者从最近几年对贵刊的订阅中感到,您们所取得的成绩和突破是笔者接触到的其官同类刊物所不能比的,所以就有感而发,写了拙文《她在丛中笑》。以此略表笔者对本刊的热爱和企盼。《中国信息导报》自1993年从《中国情...  相似文献   

15.
朴槿惠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女总统。很多人认识她,或者因为她有一位做总统的父亲,或者因为她是"嫁给国家"的"三无女人",再或者她的当选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等等。然而,我对于这个人物的兴趣,来自于她对中国哲学的热爱。2007年3月,韩国《每日经济》的记者采访朴槿惠时,她谈到:"二十多岁时,我曾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痛苦。父母都被枪杀,曾经信任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档案》2013,(5):13-14
坚定的信念,源于热爱;沉甸甸的责任,源于热爱。推迟婚期,放弃节假日,顾不上幼小女儿……面对工作,她一次次付出,无怨无悔;面对困难,她一次次挑战,义无反顾。档案情结已植根其内心,档案情缘已融入其血脉。  相似文献   

17.
潘天翠 《网络传播》2005,(10):62-63
——中秋是华夏儿女思想的根,是身在异国他乡炎黄子孙的乡愁,中秋文化渗透了中国几千年爱国爱家的思想传统,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向往安定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文化艺术报》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化艺术类综合报纸。被中国报协等单位评为十佳报纸。《文化艺术报》重点报道和评论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最新动态,系统介绍文化艺术界的人物及作品。是一份高品位、可读性强、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报纸。笔者于2011年7月有幸采访了《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陈若星女士,在采访过程中她的乐观主动和坚忍不拔,她的作风、她的胸怀、她的成绩以及她执著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个时期,随着任长霞事迹的广为传诵,她的模范行为和崇高精神,感动了河南,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中国新闻界。作为最早参与报道任长霞的记者,我们在采访中,一次次地感受到她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一次次地感受到她无私无畏、嫉恶如仇、打黑除恶的浩然正气;一次次地感受到她爱民、亲民、敬民、为民的衷肠柔情;也一次次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她的拥护和爱戴。我们深切地感到,任长霞不仅是公安战线的楷模,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学习榜样。任长霞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肩负起党的责任、不负人民的信任”。因此她总是带着满腔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6月28日,中央编译出版社读者服务部在一片鲜花掌声中隆重开业了。这是国内第一家以马列理论、政党学、政治学、社会科学类图书为主的读者服务部,它的成立既方便了局内职工购书,又给广大热爱中央编译版图书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给中央和北京各机关、企业团体提供了极好的图书团购服务。中央编译出版社成立于1993年9月,是中央级社会科学专业出版机构,主要翻译介绍世界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方面的最新作品。她以“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重要使命,以“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为座右铭,与国内外的出版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