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儿童的幸福感哪里去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幸福的思考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提出,“善是最高的幸福”。他认为生活的目的是自身的善,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外部状态的幸福易得易失,一份意外的礼物足以让孩子欢呼雀跃,但它也可以随着几句训斥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内在的幸福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积极乐观、温和宽容的素质。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这句话揭示了幸福的秘密,即心灵的平和、温暖以及善良的秉性,将给予个体最大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挫折教育”已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盛行,其核心是培养学生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他们认为: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得易失,而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此其一。其二,“挫折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培养学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即是说,“挫折教育”就是使学生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一种自我寻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保持乐观亢奋状态。  相似文献   

3.
家教文萃     
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公认,应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培养出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  相似文献   

4.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哪怕面对挫折,这种素质也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5.
《家教指南》2006,(4):32-32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采公认,  相似文献   

6.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公认,应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培养出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  相似文献   

7.
借助表现游走于不同地理及文化空间中的人物的生存问题,奈保尔的小说旨在探讨现代人的命运和伦理困境。通过考察《浮生》与《魔种》中“内”与“外”这两个圆形结构,探讨奈保尔对现代人的伦理思考。在人物的“外部空间”这一层面,威利经历了由印度到英国、非洲、柏林,再回到印度,最终定居英国的生活,其人生轨迹构成一个轮回。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与女性的关系这一“内部空间”层面,威利经历了从家庭到家庭的回归,体现了获得幸福的不易。可以说,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在实践“人应该怎样生活”这一根本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人们挂在嘴边常常谈论的话题。但从学理上来说,幸福并不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幸福”完全是一回事。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人们怎样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幸福指的是一种“主体的主观情感,是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吗?那么幸福感又是什么呢?也有人认为“幸福就是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通融区。幸福,说到底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问,但其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于一定的客观现实状态。那么,以对人的关怀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学理应要关注人的幸福和幸福生活,又能为人之幸福做点什么?我们又怎样进行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9.
马祥信 《家庭教育》2007,(7S):58-59
不管是原配家庭还是再婚家庭、离异家庭,都只不过是一种家庭的模式而已,关键在于怎样去经营它。对于比较特殊的家庭,家庭成员如果能够齐,厶协力付出真爱、真诚,拥有宽容的胸怀,家庭生活同样会幸福美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厉子菲  刘辉 《小学生》2009,(1):19-19
“福”字倒贴呢?还是正着?这,是一个问题。呵呵,为了这个问题,一场精彩的家庭辩论会热烈开场啦。瞧,刚才还用尖叫大法催孩子起床的老爸变得一本正经。早上还在赖床的“我”变得满腹经纶,评委老妈一言决定胜负。习作展示了书香家庭的生活情趣。结尾是点睛之笔,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小作者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幸福品质     
初秋的一天,我带领全班58名学生去参观“大棚村”。那是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我们步行一小时才到达。第二天,我检查学生的日记时发现:有52人认为这次活动很有意思,很开心;有6人认为这次活动没有意思,很辛苦。同样的活动,同样的经历,为什么孩子们的感受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这是由人的幸福品质的差异造成的。幸福品质是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是从内心深处激发的一种自寻幸福的本能。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幸福品质,就比较容易获得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如果一个人的幸福品质很差,就会更容易感受痛苦。那么,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幸福品质呢?1.“比”…  相似文献   

12.
<正>幸福是一种外在的状态,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八九。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幸福感觉,自然需要你在挫折面前练就一番刀枪不入的本领。忘了哪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话一语道破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何进行挫折教育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挫折教育”与“幸福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幸福的品质十分稳定,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过程是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一种大方向或原则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 专家们都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战胜挫折的基础。 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外,如何在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课业负担的轻重问题,尽管有其外部的表现形式、外部的成因、外部管理的程度及策略调控等条件因素,但同时更有其复杂的内部规定性.“减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改变了其内在的根据,在于学生是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宽松、幸福、充实,养成富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内在品质.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拟就“减负”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价值追问作些肤浅辨析,希望就其内在机制寻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文化观念与以血缘认同为中心的家庭伦理,以及“修齐治平”等社会道德理想,是20世纪20-30年代郑正秋等人伦理情节剧电影创作的思想内核。但由于时代和政治的影响,郑正秋对待儒家文化精神的文化姿态则从整体而明确的认同转向温和而坚决的反叛,对儒家文化合理内核的艺术表述顺应了历史局长要求和观众接受心理,产生了一定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所谓亲社会行为,就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互相帮助、同情关心、谦让懂礼、勤劳诚信等等,这些亲社会的行为是人在社会中生活的必备品质。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说,亲社会行为表现的不仅仅是行为,更重要的是性格和心灵,直接反映幼儿的内在素养和思想品德。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出发,主要探索家庭和学校两方面该如何共同努力,为幼儿将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是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优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在于社会规范道德的“失范”,个人人生意义的迷失。德性与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点。无论是关涉个人的美好生活,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德性成长都是当代道德教育价值追求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状态”,而且更应该是一种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过程”。也就是说,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背景中静态“调度”的“人力”关系体系,而且是一种动态“使用”的、对教学实践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教学资源。可是,当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我们都缺乏将师生关系视为一种教学资源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挫折教育”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极其盛行,其核心是家长注重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他们认为:幸福状态易得易失,而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其次,“挫折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