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文凭组织 (IBO)是一个向世界范围提供项目课程的组织 ,目前主要提供三个项目课程 ,即小学项目课程、中学项目课程、文凭项目课程。其“文凭”是针对中学教育最后两年建立的一种综合课程而言的 ,这种课程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接受管理 ,课程评估合格即可获得文凭 ,该文凭被这些国家的大学认可。该文凭组织的文凭 ,已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世纪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承认 ,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目前 ,该文凭组织已在世界 1 0 1个国家拥有 1 0 31所所属学校 ,主要是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该文凭组织向这些学校提供广泛的服务和管理项…  相似文献   
2.
泰兴市洋思初级中学历经多年实验研究,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学习为根本的教学改革与发展道路。这是一争有中国基础教育特色和洋思中学之校本特色的道路。是于质朴中见精神、于自然中出创新、于平淡中卓然而超群的原创的道路。 洋思中学广及各年级、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之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模式虽然已经成效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改造中几个基础性问题的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础教育改造中的理论与实践依然存在着隔离,理论凌驾于实践之上,实践中的改造就只能望文生义或依循惯例。基础教育中的“基础”、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体精神中的“主体性”、课业负担中的“负担”,这些基础教育改造中的基础性问题,在实践中正不同程度地遭遇到误解、肢解甚至异化,它们迫切需要澄清。从实践者立场出发的解释认为:基础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它扎实但无须精致;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它关注全面性和普适性但不局限于掌握;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它是自尊的和被尊重的人的生命活力;课业是具体的,负担的实质不在于具体而在于担负者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性能高速潜艇对反潜作战提出的挑战,分析了新型潜艇的特点和猎潜艇攻潜的原理,对不同时不同距对潜攻击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及时、有效地打击快速潜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时下常有人抱怨文化浮躁,可是少有人讨论文化责任。常有人倡导文化多元,可是少有 人讨论文化根本。诚然,中国文化素有海纳百川的品格,但是撇开文化根本的多元文化就像是一蓬灌木没有主干和旁枝之分,于是就免不了肤浅也浮躁。浮躁到异质文化率性张扬,本体文化自轻自贱,只见百川不见大海,这就近乎文化颠覆了。人们或许没有认真想过,纯真的青少年儿童会受到浮躁文化的潜移默化,他们会本能地追逐时尚,甚至会冷漠地嘲弄本体文化。而以传承文化为己任的教师,却必须负起正本清源抵御文化浮躁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Ⅰ 到底什么是课业负担,如何判断它的形式和实质,这是“减负”所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就我们实践中实施的“减负”策略的旨趣来看,主要是减课程难度、减辅导书数量、减家庭作业时间、禁止节假日补课等等,同时还以建设性思路实施增加课外活动、增加兴趣小组、充分占有因“减负”而获得的学生闲暇时空的素质教育策略。对此我们可以有如下判断:  相似文献   
7.
教学问题反思:实践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文化隔离,是人们长期困惑而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不能有效投入教育、致使许多教师只能依靠延长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来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素质教育理论的繁荣发展与具体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已经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重视。由于研究的基础、角度、思路不同,这一问题尚未达成共识,也出现了某些理论困惑和实践误区。本文仅就素质教育的目标观念来探讨几个较有普遍性的基础性问题。 一、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有不少论者把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表述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以此涵盖或者代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9.
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育内部的,也有社会的;既有政治经济的,也有思想观念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它的分析应纳入大的社会环境之中。本文试图以此为立足点,从多角度、多方位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及“人才观”是产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根源中国封建社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制度的改变并不能使其“断流”。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伦理政治文化是我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便是这种文化的具体体现。封建科举制度的宗旨就是为封建王朝分科考举文武官吏。读书中举者,便高官厚禄,天下扬名;屡试不第  相似文献   
10.
新教学方式仅仅是新“形式”?——一个心理学的疑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方式的形式总是负载着特定的实质或内涵,但在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实践领域,它们却被疏离了。许多新教学方式呈现出偏重形式忽视实质和内涵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教学变革的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可能与忽视心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走出新教学方式仅仅体现为新“形式”的困境,有必要关注和吸纳心理学的相关研究。重视新教学方式的形式,更致力探究它的实质和内涵,并在变革实践中尝试建构其层次性目标,同时应开放新教学方式的形式,并鼓励新教学方式在形式上的多元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