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运动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胫骨骨量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去卵巢组。手术组又分为安静对照组、低强度运动组和中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每组8只)。手术3个月后,运动3个月,处死大鼠取胫骨及全血,探讨运动对去势大鼠骨量及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可以降低去势大鼠的TC、TG水平,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可以更好地改善血脂的紊乱,减少骨量的丢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骨疏灵和运动联合干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形成的效果.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按体重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雌激素对照组(DES组)、中剂量中药加低强度运动组(LEX+MH)、高剂量中药加低强度运动组(LEX+HH)、中剂量中药加中强度运动组(MEX+MH)、高剂量中药加中强度运动组(MEX+HH).观察各组大鼠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加运动方案各组除LEX+MH组外,椎体结构力学参数与SHAM组和DES组差异不明显(P>0.05),MEX+HH组各指标相对于其它治疗组更接近于SHAM组.各治疗组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骨疏灵和运动联合方案可延缓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的降低,防治骨质疏松,MEX+HH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将4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C)、去卵巢组(OVX)、去卵巢加雌激素组(H)、去卵巢加运动组(Y)及去卵巢加脉冲电磁场(PEMFs)治疗组(P),12周后测定大鼠股骨颈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结果表明运动、PEMFs和雌激素均可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减缓其骨质丢失.运动和PEMFs在促进骨形成、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方面优于雌激素,二者联合应用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运动结合药物对大鼠骨骼密度的影响,以60只SD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以去卵巢大鼠为实验模型,随机分成手术静止组(n=10)、手术给药组(n=10)、手术给药运动组(n=10)、手术运动组10只(n=10)和假手术运动组(n=10)、假手术静止组(n=10)。手术组为双侧去除卵巢,假手术组在卵巢附近去除与卵巢体积大小相当的脂肪。在手术1周后,运动组采用小动物跑台每天进行1h的运动强度为18m/min的跑步练习。跑台为水平状态,每周进行6d的跑步练习。给药组所给的药物为17-β雌二醇,剂量为5μg/200g体重,注射时间安排采用每周1、3、5,运动组先进行5d适应性训练,用水合氯醛麻醉并用电子天平称量出大鼠的体重。对所有的大鼠进行股动脉放血处死并取下大鼠的后下肢左、右胫骨、股骨,去除干净附着的结缔组织。把胫骨按编号放置在60℃的实验室烤箱烤12h后取出。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所有胫骨的质量,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大鼠胫骨的长度,计算出左右胫骨质量的平均值等。对股骨进行浸有pbs溶液的纱布包裹后放在零下20℃的冰箱里保存。然后在实验室常温下解冻至室温时,用骨密度仪测量右侧股骨和第4腰椎骨的骨密度。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去除卵巢大鼠的胫骨的几何尺寸、股骨和第4腰椎骨的骨密度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进行药物和运动干预的去卵巢大鼠与假手术运动组比较,其骨密度指标值没有显著性的变化。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17β-雌二醇和跑步运动对改善去势大鼠的胫骨长度与体重质量指数有意义;对改善去势大鼠股骨和第4腰椎骨骨密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骨疏灵和运动抑制骨量丢失的作用并探讨机理,选择了3个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体重(245±20)g。驯化喂养15d后分别称体质量,随机设计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己烯雌酚阳性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高剂量中药组、中等强度运动加高剂量中药组,每组12只。手术切除各实验组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周,各组大鼠无异常,按不同要求进行实验,12周后测定骨钙磷含量,扫描电镜观察骨小梁微观结构的变化。纳入SD大鼠68只进行结果分析。发现:1)骨钙含量:中药和运动联合组骨钙含量高于Model组(P>0.05),低于雌激素对照组,但差别不具有显著性(P>0.05)。2)骨磷含量:中药和运动联合组骨磷含量高于Mode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差别具显著性(P>0.05)。3)中药和运动联合治疗组骨小梁拱桥结构趋于正常,小梁表面平整光滑,说明中药和运动疗法能有效阻止骨结构的破坏。结论:中药骨疏灵和运动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防止骨量的丢失,而且能阻止骨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体重、腹腔内脂肪重量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将雌性3月龄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和去卵巢运动3个组.去卵巢运动组大鼠每天进行60 min、速度18 m/min、无坡度的电动跑台训练.每周5次,共12周.实验结束后,称体重和腹腔内脂肪重量;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直接测定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表明:去卵巢组体重、体重增加量、腹腔内脂肪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血清TC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血清TG水平,HDL-C/TC比值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HDL-C水平无显著变化;12周跑台运动后,去卵巢运动组腹腔内脂肪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HDL-C/TC的比值显著高于去卵巢组,而体重和其他血脂指标无显著变化.以上结果提示,中等强度跑台运动能抑制去卵巢大鼠腹腔内脂肪重量的增加,部分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建立一去卵巢大鼠模型,通过运动和体外补充雌激素,探讨运动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脂肪代谢中GSK-3β、P-GSK-3β的影响。方法:以雌性去卵巢SD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5周的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安静组(Sham)、假手术运动组(Sham+E)、去卵巢安静组(OVX)、去卵巢运动组(OVX+E)和去卵巢雌激素组(OVX+E2)。运动组大鼠18m/min,坡度5°,45min/d,每周运动5d;去卵巢激素组大鼠每周按体重25μg/kg注射E2,每周3次。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腹腔内脂肪重量,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血清中雌激素E2水平,WesternBlot测定大鼠脂肪总蛋白含量和脂肪组织GSK-3β和P-GSK-3β蛋白表达。结果:1)经过15周实验后,去卵巢安静组大鼠体重显著高于假手术安静组(P<0.05),运动和补充雌激素之后体重明显下降(P<0.05);2)去卵巢安静组大鼠腹腔内脂肪重量最大,运动和雌激素补充干预后脂肪重量明显降低(P<0.05);3)大鼠去卵巢之后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运动和补充雌激素后又显著下降(P<0.05);4)运动训练后,假手术运动组大鼠和去卵巢运动组大鼠脂肪组织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1)运动训练和体外补充雌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去卵巢大鼠腹腔内脂肪的积累;2)中等强度运动训练能够提高去卵巢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3)运动能够上调脂肪组织中P-GSK-3β/GSK-3β蛋白的表达;体外补充雌激素对P-GSK-3β/GSK-3β蛋白的表达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切除卵巢大鼠各组骨密度(BMD)和生物力学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运动组BMD为0.316,运动1 组为0.305,显著高于模型组的0.275,制动组BMD均显著低于各实验组;2)生物力学实验显示:运动各组骨整体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服钙组和激素组;激素组的生物力学性能显示韧性差;制动组的各项指标显示该组骨的生物力学性能较差。由此可知,运动可增加去势前大鼠骨量的储备,减缓去势后大鼠骨量的丢失,维持骨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压痕试验法研究递增负荷训练对SD大鼠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100只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个训练周期(8 W、9 W、11 W、13 W和15W)的运动组(8W-T,9W-T…15W-T)及相应的对照组(8W-C,9W-C…15W-C),每组各10只.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大强度跑台训练.采用压痕法测定第一腰椎椎体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指标,并与平行实验中用压缩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训练周期接近9 W时,运动组松质骨的最大载荷开始低于对照组,至11 W时,运动组与对照组间开始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04),并一直持续至15 W;压缩法的测量结果也是在11 W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最后结论:压痕试验可以很好地检测出松质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与压缩法相比,压痕试验法对松质骨力学性能进行洲定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应力水平的运动对生长期大鼠的长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将24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游泳运动组和跑台运动组,每组8只,游泳运动组和跑台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每周5次,每次60分钟的游泳运动和跑台运动。取后肢胫骨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运动组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皮质骨宽度、类骨质表面积和类骨质厚度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而骨小梁分离度、侵蚀表面积则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跑台运动组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和类骨质厚度非常显著地高于游泳组,骨小梁的分离度、侵蚀表面积非常显著地低于游泳组,这些实验结果提示:两种方式的运动均能够通过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促进生长期大鼠胫骨骨量的积累,而且持续跑台运动的成骨作用大于持续游泳运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创编出一套适合中老年低骨密度者进行练习的"健身健骨操",并对其健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设计编制适合骨质疏松人群的健身健骨操,通过实验对其健身效果进行评价。实验选取成都市40~65岁城市居民5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24周的健身健骨操练习,在运动干预前后,检测BUA、T值、Z值、体脂及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同时在进行健身操运动的过程中,采用遥测心率表对其心率进行实时监控。结果:BUA、T值、Z值、体脂实验前后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余指标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骨密度者通过健身健骨操练习,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的骨密度。提示,有规律的从事该操可以起到健骨的作用,同时对健康的其它指标也有改善作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人群运动锻炼的心率应控制在(120±10)次/min、不超过140次/min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运动对长骨发育的作用机理,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100只生长期大鼠经3周、6周和9周的高、低负荷跑台训练后胫骨生长板中局部调节因子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周的跑台运动没有显著改变生长板中PTHrP mRNA的表达水平,而6周和9周运动后PTHr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低负荷运动组亦显著高于高负荷运动组(P《0.01或0.05);各组间对照组PTHrP mRNA的表达水平均未出现显著的增龄变化.结果提示:运动可以通过改变PTHrP的表达水平来调节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活动,进而影响生长板的高度,调节长骨的纵向生长,但其具体的调节途径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间歇运动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表征和心脏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间歇运动组(CE)、假心梗组(Sham)、心梗安静组(MI)和心梗+间歇运动组(ME),每组12只。Control组和CE不手术。各心梗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MI模型。运动组在术后1周进行预适应运动(10~15 m/min,30 min/d×5 d/周)。间歇运动采用低强度和高强度依次交替的跑台训练,以10 m/min×10 min进行热身运动,以25 m/min×7 min和15 m/min×3 min依次进行中等强度与大强度交替的间歇运动(60 min/d×5 d/周×8周)。训练结束后次日,血流动力学检测心功能,迅速摘取心脏,RT-qPCR检测心肌LIF/LIFR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LIF、LIFR、p-STAT3/STAT3、VEGF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vWF和CD31表达,酶活性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代谢指标。结果:1)间歇运动可激活正常大鼠心肌LIF/LIFR/STAT3通路;2)心梗大鼠心肌LIF/LIFR基因与蛋白表达和STAT3磷酸化水平升高,血管发生代偿性新生,心肌CVF%显著增加,心肌细胞代谢紊乱;3)间歇运动进一步显著上调心梗心肌LIF/LIFR基因与蛋白表达和STAT3磷酸化水平,促进血管新生,显著降低CVF%,改善心肌代谢紊乱。结论:间歇运动显著升高正常和心梗大鼠心肌LIF/LIF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显著刺激心脏的血管再生,改善心梗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模型组(M)、运动应激组(ES)和运动应激运动组(ESE).实验共14周.实验结束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检测应激及游泳锻炼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游泳锻炼预防抑郁的机制.结果:游泳锻炼能够升高应激状态下动物脑内NE、DA、5-HT的含量(P<0.01).结论:游泳锻炼调节下丘脑组织中的DA、NE和海马组织中5-HT的含量可能是预防抑郁症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生长素对运动大鼠主动脉形态及血脂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观察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运动大鼠主动脉形态及血脂代谢的影响。28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组(n=8),安静注射组(n=6),运动组(n=8),运动注射组(n=6)。运动方案为跑台训练,持续8周。训练4周后开始注射生长激素,持续4周,对照组注射安慰剂。实验结果显示经过4周rhGH注射后,主动脉形态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如弹力膜排列紊乱,弹力纤维断裂,平滑肌增生,血管外膜局部增厚和纤维化。与安静组相比,安静注射组H-CHO、L-CHO及CHO均明显升高;运动注射组L-CHO及CHO明显升高;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血脂代谢无明显变化。本研究提示:4周的外源性rhGH注射,引起了主动脉形态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如弹力纤维断裂和机体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大鼠心血管和胸主动脉平滑肌的功能重塑作用及可能的钾通道机制。方法:选用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进行8周跑台运动。8周后,选取部分动物(各组5只)进行股动静脉插管,插管留置体内并从颈部皮肤切口穿出固定。术后恢复1 d后,于在体、清醒状态下测定基础血压、心率,并经股静脉注射Ang II和非特异性钾通道阻断剂TEA,观察其心血管反应。另10只大鼠,开胸取胸主动脉,去内皮,并制备血管环,进行离体血管收缩特性检测。结果:1)有氧运动后大鼠的安静心率显著下降;平均动脉压有下降趋势,但与安静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2)静脉注射Ang II引起的升压反应幅度减小;3)静脉注射非特异性钾通道阻断剂TEA可诱发升压反应,且运动组较安静对照组显著;4)两组去内皮胸主动脉血管环对于Ang II(10-9~10-4M)均有浓度依赖性收缩,但有氧运动组的最大张力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5)TEA(5×10-3M)可诱发大鼠血管张力增加,运动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安静组。结论:有氧运动可诱导大鼠心血管和胸主动脉平滑肌出现功能重塑,其中钾通道活性的增强可能是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老龄雌性大鼠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跑台运动对老龄雌性大鼠骨量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只12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每周6次共训练10周,观察不同强度运动对老龄雌性大鼠全身骨密度,股骨中点皮质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水平的影响.结果:低、中强度运动可使老龄雌性大鼠骨密度增加;三组均可使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升高.结论:低、中强度的跑台运动是一种适合于老年女性的健身方式,可以减缓伴随增龄而发生的骨量丢失,起到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适宜健身运动与植物雌激素复合作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0名绝经后妇女分别进行6个月的健身运动(EG)、口服大豆异黄酮(SG)、适宜健身运动结合口服大豆异黄酮锻炼(E SG),测试锻炼后的瘦体重、肌力、腰椎骨L2-4的BMD和BMC、血AKP、ACP、E2.结果:E SG实验后的瘦体重/体重指数、肌肉力量明显高于SG,E SG的BMC与EG和SG比较具显著性差异;E SG的ACP活性明显低于实验前和EG和SG,而AKP活性的变化实验前后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小结:适宜健身运动植物雌激素复合作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可能是抑制破骨细胞的代谢,减少破骨细胞分泌和阻止骨丢失.建议防治骨质疏松的适宜健身运动宜选择跑步或低冲击有氧操结合四肢和躯干部的肌力训练,同时服用植物雌激素的效果比单因素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与高脂饮食干预对肥胖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融合与分裂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分N组(16只)与H组(32只)普食/高脂饲喂造模8周,随后分为NNC组、NNE组、HHC组、HHE组、HNC组与HNE组,NNC组、NNE组、HNC组与HNE组使用普食饲喂9周,HHC组与HHE组继续使用高脂饲喂9周,NNE组、HHE组与HNE组进行9周耐力运动干预。结果:高脂饲喂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表达减少,分裂蛋白FIS1表达增加,耐力运动干预增加了高脂饲喂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MFN1、MFN2的表达,降低了DRP1、FIS1的表达。结论:高脂饲喂显著降低了骨骼肌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增加了分裂蛋白的表达,耐力运动干预显著增加了骨骼肌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了HFD干预后骨骼肌线粒体分裂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对雄性老龄小鼠骨代谢状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以12月龄雄性小鼠(老龄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30分组;60分组;60分+负重组(负重2.5%体重);实验对照组;安静对照组.运动组的运动方式为游泳,共训练8周,观察增龄和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对老龄雄性小鼠腰椎骨、股骨骨矿含量、血清性激素(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负荷的游泳运动可使老龄雄性小鼠骨矿含量和血清性激素水平显著增加,减缓其伴随增龄而发生的骨丢失和性激素水平下降;而且适宜负荷的较大负荷的游泳运动对改善老龄雄性小鼠的骨矿含量、性激素水平更有益.该结果提示,游泳是一种适合于老年男性的健身方式,适宜负荷的游泳运动可起到预防老年男性骨丢失、骨质疏松的作用;此外,老年男性在进行游泳锻炼时,在锻炼者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适宜于个体自身的较大运动负荷将会使其受益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