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森 《物理教师》2001,22(3):4-5
“薄膜干涉”的教学,是结合实验来进行的.除了肥皂膜的干涉外,教材中还举了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空气膜的干涉)和增透膜的应用例子.由于教材中仅仅定性作了讲述,没有作进一步分析,因而学生对上述三种薄膜干涉的机理在理解时便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学物理教学中,薄膜干涉是个重点。普通物理教材在阐述薄膜干涉时,强调自然光发光的随机性和波列长度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很抽象。他们能够理解分波前法和分振幅法,但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只有采用薄膜或辟尖才能观察到自然光的薄膜干涉。本文分析了一列波经过界面的干涉行为,可以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波列概念、以及采用薄膜或辟尖等观察自然光干涉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阐述了薄膜干涉中增透膜的反射和透射过程,指出了学生因忽视半波损失而对皂液薄膜厚度产生的错误认识,分析了学习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提出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原理测量薄膜厚度的方法,以测量PE保鲜膜和透明塑料膜为例,采用白光干涉产生的彩色条纹来精确测量薄膜的厚度,通过采集干涉产生的实验数据,计算出薄膜的厚度,这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的测量范围为1μm~1cm,测量精度为0.1μmn.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脑对点光源和发光平面的薄膜干涉进行模拟,并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看上去很复杂的光路图变处简单、清晰、使教学具有良好的 视觉效果,大大增强了课堂的容量。  相似文献   

6.
用菲涅耳公式分析光矢量经反射,折射时所发生的突变,剖析各种类型薄膜干涉中额外程差的选取,以及这种突变对薄膜干涉条纹衬比度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二册第八章,在“薄膜干涉”一节介绍了酒精灯钠焰的肥皂液薄膜干涉的演示实验,但是该实验的可见度较低,且传播界面小.本文特介绍肥皂液薄膜干涉的一种放大演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等厚干涉牛顿半环,分析了薄膜台阶产生的反射牛顿半环,并给出了利用牛顿半环测薄膜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空气劈尖的直线型等厚干涉条纹到牛顿环的圆环型等厚干涉条纹的逐渐演变过程,解释了劈尖干涉条纹及牛顿环干涉圆环分布的特点.证实了劈尖干涉和牛顿环干涉产生机理的一致性,即两种干涉均属于分振幅薄膜干涉-等厚干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目前国内常见《光学》教材中薄膜干涉-等厚干涉相关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加深了学生对分振幅薄膜干涉-等厚干涉原理的理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的“薄膜干涉”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肥皂膜干涉的实验现象,提出了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觉得挺有参考意义,在此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材第三册,对薄膜干涉内容只作了简单介绍,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常感到困惑.尽管有资料对这方面内容作了介绍,但并不全面.笔者根据教学体验,比较全面而简洁地总结了这一问题,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张朝 《考试周刊》2013,(49):128-129
光学薄膜是现代光学仪器和光学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类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传统的光学薄膜是以光的干涉为基础,并以此设计和制备增透膜、高反膜、滤光膜、分光膜、偏振及消振膜。本文根据薄膜干涉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半波损失的条件和薄膜厚度的选取。  相似文献   

13.
1引言“薄膜干涉”演示实验包含两部分,即用“单色光”和“白光”照射肥皂膜形成干涉。前一个演示实验已在报刊上介绍了改进办法,用“激光”代替课本上的“黄光”,效果非常好。笔者也摸索出一种简洁、有效的办法来做后一个演示实验。在此把实验方法向同行介绍,使“薄膜干涉”这  相似文献   

14.
推导了非平行平面薄膜反射光的干涉条件,并由此出发自然地导出了平行平面薄膜的反射光的干涉条件、劈尖的干涉条件及牛顿环的干涉条件,并使这三种干涉在逻辑上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郭金虎 《物理教师》2014,(12):30-31
薄膜干涉是光的干涉的重要应用,然而教材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故教材只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但由于这部分知识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本的一些现象感到难以理解,并由此提出了不少问题.本文梳理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加以解答.  相似文献   

16.
劈尖干涉是一种光的干涉现象,在有些参考书中讨论空气劈尖入射角时,常出现的一些错误,故此,特通过对薄膜干涉等原理的分析和例题论证,解决空气劈尖入射角的一些错误问题。  相似文献   

17.
劈尖干涉是一种光的干涉现象,在有些参考书中讨论空气劈尖入射角时,常出现的一些错误,故此,特通过对薄膜干涉等原理的分析和例题论证,解决空气劈尖入射角的一些错误问题.  相似文献   

18.
薄膜干涉在光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是波动光学中产生相干光的两种典型方法之一——分振幅法,它与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等经典实验一起奠定了波动光学的历史地位。中学物理教材中,强调的是“光是一种波”这个结论,但是,对于缺乏量子理论基础的学生来说,在接受光是一种波的同时,将立即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在增透膜问题上,既然光已经从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回来并发生了相消干涉,那么,它又是怎么再进去,  相似文献   

19.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薄膜的折射率与厚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薄膜折射率与厚度的方法,原理简单.通过测出动镜的移动量及观察相应的干涉条纹变化现象,就能计算薄膜的厚度,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基于此装置进行实际测量,理论和实际相符的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折射和光的干涉的普遍规律后的一个综合应用,教材把薄膜干涉时发生的色散和棱镜折射时发生的色散放在同一节内容中,是因为两者都有色散现象,而形成原理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现象的本质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