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但我们在理解这一句话的时候能不能说: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我认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应该指的是点电荷;而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这种说法不妥当。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生产类型下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原则、方法。实例分析表明,同种零件在不同生产类型下,主要从工序划分方法、设备和工装选型、加工方法选择方面入手,拟定合理的工艺方案,达到产品加工"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异种数罪按其犯罪时间的不同分别依照刑罚第六十九条、七十条、七十一条的方法实行并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并没有太大争议,然而对于同种数罪的并罚问题,在理论界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目前刑法典也缺乏明确的规定,实践中对一部分实行并罚,但大多数情况下不并罚,而是依照一罪从重处罚的原则处罚。这不但造成量刑上的不平衡,有违罪刑相应原则,而且给司法实践也带来了不少难点与困惑。同种数罪和异种数罪在本质上并无差异,从根本上解决同种数罪的处罚问题,应当也和异种数罪同样实行并罚。  相似文献   

4.
电与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本文将电和磁的几个易混淆问题作一比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简单由现象和简单磁现象的对比1.带电体能够吸引头发、纸屑等轻小物体;磁体能够吸引铁、钻、镍等物质.2电荷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磁极分南极(S极)和北极(N极).3.自然界中可存在单一电荷,但不存在单一磁极.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名磁极在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5.在电现象中,互相排斥的必为同种电荷,互相吸引的不一定带异种电荷;在磁现象中,互相排斥的必为同名磁极,互相吸引的也不一定是异名磁极.6…  相似文献   

5.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必修加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第116页,分别介绍了孤立点电荷、等量异种点电荷和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线与等势线,并形象、直观地把等势线与等高线进行了对比示意,如图1所示。现行不同版本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一般不介绍不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与等势线。但是,在2009年普通高考试题中,北京卷和上海卷分别根据不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2所示)和不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等势线分布(如图3所示),考查了静电场中的场强与电势。由图1可知,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在平面中的等势线,对于二者连线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且中垂线为零等势线,那么两个不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等势线及零等势线的二维分布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在静电场中,很多参考书中都有这么一道题目,答案也一致,笔者认为此答案值得商榷. 题目.两相同的金属小球,分别带电后分开一定的距离放置,相互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若将两球接触后再分开放回原处,相互间的静电力大小仍为F,则两球原先带电荷应为 (A)一定是等量同种电荷. (B)可能是不等量同种电荷. (C)可能是不等量异种电荷. (D)可能是等量异种电荷. 此题原答案是(C).  相似文献   

7.
等量的同种或异种点电荷在空间的场强分布。特别是在两点电荷连线及中垂线上的分布,是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有难度.本文总结了它们的规律.这有助于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8.
电学 一、选择题(有的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半径均为R的2个相同的金属球带有等量同种电荷Q,两球心相距3R,两球间相互作用力为F,.另有2个等量同种的点电荷,带电量也为Q,相距为3R,2个点电荷间作用力为F:,则F,一F2 A等于IB小于IC大于ID无法确定欢卜、为零,有的点电势不为零 D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可能有的点电势相同 5.在2个点电荷Ql、Q:的电场中,我们发现距电荷有限距离处有电势为零的点,也有场强为零的点,则 AQ;、Q:必定是异种电荷 BQ、、Q:可能是异种电荷,也可能是同种电荷 C场强为零的点只有一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种资料上对等量异种和等量同种电荷中垂线上的电场考查骤增,本文对此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给读者带去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学物理课静电学实验中.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现象很不明显。经改进后。现象明显.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1.
上当题析(40)     
例1、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分别带电后分开一定距离,其静电力大小为F。若将两小球接触一下后再分别放回原处,发现其静电力大小仍为F,则这两个小球原来所带电荷为:A.一定是等量的同种电荷;B.可能是不等量的同种电荷;C.可能是不等量的异种电荷;D.不可能是异种电荷。“上当”途径:不等量的同种电荷接触后,要发生电量转移,一个增加一个减小,电量之积可能不变,因而两球间静电力可能保持不变,所以,应选B。  相似文献   

12.
等量同种电荷和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是高中物理中的常见模型,对这两个模型的分析和研究对学生理解电场的性质,认识与电场相关的物理量很有帮助.笔者将从电场线、电场强度与电势的特点,以及图像等多角度对等量同异种电荷的电场加以分析,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的概念,掌握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平常教学中,关于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比较,往往更多地根据电场线的方向和分布定性地说明.由于电场线本身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为引入的,再加上电场概念本身又比较抽象,不少同学对结论心存疑惑,更希望能够通过定量计算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笔者尝试着进一步分析发现,的确也可以通过定量计算进行说明,教学中也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一、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1.等量同种电荷的连线上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1.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形象生动地描绘电场。图 1为点电行a、b所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a、b为异种电荷,a带电量大于b带电量B.a、b为异种电荷,a带电量小于b带电量C.a、b为同种电荷,a带电量大于b带电量D.a、b为同种电荷,a带电量小于b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产品概念设计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过程,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产品概念设计的智能化方向主要集中在概念生成与评价等离散阶段,尚缺乏系统性的智能化概念设计方法。本文的目的是在形式化与系统化概念设计过程中,实现设计的计算化与智能化,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与应用。创新点:1.结合工程设计与认知科学,提出多阶段设计认知模型表达产品设计过程;2.采用计算智能算法,实现设计认知模型的智能求解。方法:1.通过分析设计者的设计过程规律,结合认知心理学构建符合设计流程的多阶段设计认知模型(图1);2.通过引入计算智能算法,分别对认知模型中概念联想、概念组合和方案评价进行认知计算,实现设计过程的正向求解(图2);3.通过仿真模拟,运用认知计算方法对液压机产品进行概念设计求解,得到相关的设计方案,并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3)。结论:1.产品概念设计过程可抽象为概念生成、概念组合和方案评价的认知过程;2.认知过程可以引入计算智能方法对其进行分别模拟计算;3.运用认知计算方法对产品进行概念设计,可以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同时有助于设计自动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HSCAE的仪表外壳冷却系统的有限元分析过程.首先对产品的网格进行划分,接着设计两种冷却系统方案,运用HSCAE软件对所设计的冷却系统方案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合理的冷却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7.
谢红军 《广东教育》2010,(11):55-57
有关等量同种或者异种电荷的内容,是高考常见的一个考查点,也是学生感觉比较困难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笔者在此通过比较分析,同时列举出等量电荷问题常考知识点和题型,希望能够帮助理解.  相似文献   

18.
当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案时 ,通过从各个角度评价 ,选择出最佳方案 ,在科学实践中这是一类很复杂、很深刻的思维过程 ,需要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评价”在布卢姆的学习目标分类中被作为认知领域中最高的水平。近年来 ,高考题及试测题有意组织题目考查学生的评价性思维能力。现将有关试题予以归类例析 ,以引起读者重视对学生进行此类能力的培养。一、对方案可行性的评价针对一个问题可以设计出多种方案 ,但只有合理且切实可行的方案才有意义。可行是方案的第一要素。评价方案时应注意从原理和操作两个方面分析方案是否可行。1.理…  相似文献   

19.
孙欢  吴伟 《物理教师》2016,(4):2-5,9
设计型学习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围绕确定的问题和设定的规则设计产品或者方案的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促进学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对方案或者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本文主要对国外设计型学习的5个研究主题(设计型学习教学实践探索、特征研究、课堂环境要求、教师角色定位以及教学评价机制)进行介绍和评述,并提出对我国物理教学3个方面的启示,呼吁学者们更多的关注设计型学习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孤立电荷是球面, 匀强电场是平面; 同种电荷象花生, 异种电荷两个蛋. 诠注:孤立点电荷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球心的一系列球面,小的象乒乓球表面,大的象铅球表面,更大的象篮球表面.匀强电场通常是两块平行金属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两平行金属板就是等势面,而与两平行金属板相平行的平面也是匀强电场的等势面.等量同种电荷的等势面很象花生,花生的外壳就象等势面,两个花生仁的外表皮也象等势面.等量异种电荷的等势面象左右对称摆放的两个蛋的外壳,小的象鹌鹑蛋,大的象鸡蛋、鹅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