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硬化地表面积的增加,城市降雨径流过程已发生明显变化,导致洪涝问题突出。城市雨洪模拟是当前城市水文学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城市洪涝防治、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文选取北京市未来科技城为研究区,利用SWMM模型构建城市雨洪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地表和管网径流过程;依据不同场次雨型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对应的降雨过程,并驱动已构建的雨洪模型,评估现状地块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实现情况;据此,提出不同海绵措施的空间布局以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结果表明:城市雨洪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洪峰流量误差在8~26%之间,而峰现时间误差为-8%,-1%和0。现状地块条件未达到北京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80%);采用在道路、建筑和绿地分别增设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下沉式绿地,并分别按20%,40%和40%的方案比例分配时研究区90%的地块均可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还增加1.79万m3可利用水量。本文既可为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评估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为城市海绵措施布局优化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慧娟  卫伟  王金满  陈利顶  姚磊  董博昶 《资源科学》2015,37(11):2219-2227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直接改变了城市下垫面,造成城市水文循环条件的极大变化。研究地表产流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变化过程将对城市防洪减灾及雨洪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启示。本文基于人工降雨和城市下垫面模拟技术,探讨城市典型下垫面类型(不透水面﹑绿地及透水砖)及不透水面分布格局在两种雨强(0.29mm/min和0.56mm/min )条件下的降雨产流过程。结果显示:雨强及下垫面条件对产流效应及径流变化过程均有较显著影响。表现为:①雨强越大,产流时间越短,产流总量及稳定产流量越大;②低雨强条件下,绿地及透水砖间的截流能力差异较小,随着雨强的增大,两者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均明显优于不透水面。三种下垫面的产流效率表现为:不透水面>透水砖>绿地;③同种雨强条件下,三种不透水分布位置间的产流效应差异显著,下部不透水的小区地表积水较快,而小区上部不透水时产流较慢,具有很好的截流效果。该结论不仅能为城市雨洪有效利用与灾害防控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为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以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为视角,通过对哈尔滨新区绿地及绿地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优先、径流控制、系统整合、立体布局"的原则,的的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实践研究,意在解决新区雨洪管控与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效结合的途径,为东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研究样本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齐鲁高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区为例,以控制雨水径流为目的,运用SWMM软件模拟规划区海绵城市的建设。结果表明,通过在规划区布设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3种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设施所构建的海绵城市规划方案,规划区域径流总量削减率为69.2%~92.3%,径流峰值削减率为65.4%~75.2%,综合径流系数控制在0.3以下,推迟雨水径流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抵抗洪涝灾害的能力,为海绵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极端降雨所造成的洪涝灾害在我国频发。本文旨在对我国应对城市雨洪的海绵城市战略进行全面回顾。本文首先对作为海绵城市提出背景的城市洪涝灾害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海绵城市的内涵、目标、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然后分析了海绵城市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技术复杂性,缺乏协同管理能力,资金缺口,因地制宜的实施计划,经济效益评估难等。最后,本文给出了应对以上挑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得出由于武汉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改变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状况,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得城区降雨量增加、地表径流系数增大、洪峰流量增多、汇流时间缩短、峰现提前,对城市防洪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针对武汉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几点建议措施,以减小城市洪涝对城市的危害,最终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降雨地表径流汇流模型,用计算机模拟实现了基于DEM的降雨汇流情况,并开发了基于GIS软件Supermap的汇水模块,对城市的规划可以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并已应用到实际中。  相似文献   

8.
岔巴沟流域不同下垫面对降雨径流关系影响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不同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选择黄河岔巴沟流域,采用野外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降雨实验,针对不同下垫面类型、不同下垫面覆盖度以及不同的处理方式等情况下进行了水文过程的实验研究,并对不同植被覆盖度、不同耕作措施、降雨径流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下垫面对径流系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黄土沟壑地区的降雨径流关系有很大影响,其中耕作措施的使用对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远大于地表覆盖率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地表覆盖率单因素变化时,稳定产流时的产流量变化不超过10%,而当采用耕作措施进行单因素分析时,稳定产流时的产流量大于20%。在相同雨强下,草地与裸地的出流量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草地的出流量约为裸地出流量地50%,草地与裸地对降雨径流关系地影响差异较大,在小雨强的时候,草地对降雨有较强的滞留作用,随雨强的增加,这种功能明显减小,而裸地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室内人工降雨系统和大型可变坡土槽,模拟了裸土坡地在不同雨强及初始土壤铵态氮含量下的产污过程,分析了径流中溶解态氨氮浓度在降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径流中溶解态氨氮的浓度不仅受表层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而且与降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产流初期氨氮浓度比较高,随后急剧下降,最后变化过程趋于平缓。在物理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氨氮浓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0.
李建柱  冯平 《资源科学》2010,32(10):1890-1895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流域的退水规律可为径流分割、地表汇流单位线的推求等提供技术支持。选择滦河水系两个子流域—柳河流域和瀑河流域的几场地下径流的退水过程,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模型模拟的误差,比较了几种模型模拟结果的优劣,确定了流域的退水规律,并研究了降雨类型对退水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线性水库模型模拟的瀑河流域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最优,损失函数值为0.00360,利用指数模型模拟的柳河流域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最优,损失函数值为0.00270,且不同的降雨类型对应的退水参数不同。最后,利用两个流域的地下径流退水规律,对流域的洪水过程线进行了分割,分割结果符合水文规律。  相似文献   

11.
雨洪问题正逐渐成为世界性问题,为减弱雨洪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我国提议大力发展海绵城市,但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了技术、资金风险等各层面的问题,结合德国雨水管理经验、新西兰《资源保护法》等他国经验,建议我国在新发展城市中先对试点城市基础建设是就贯彻低影响开发原则,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来解决技术问题,用改进的PPP模式来解决资金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内涝灾害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城市灾害之一,特别是沿海城市经常因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城市内涝,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以临海市区为例,模拟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过程,建立基于GIS的城市内涝模型。模型主要包括四个过程:降雨过程、产流过程、地表汇流过程以及城市排水过程。利用该模型分析不同暴雨情景下的内涝风险:56 mm/h的降雨就会造成临海轻微内涝,200 mm/h的降雨将产生大面积高风险内涝。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具有明显的冷岛效应,开展城市绿地冷岛需求评估可为绿地规划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城市热岛空间格局,构建了绿地冷岛需求指数模型,并评估分析了绿地冷岛空间需求与配置要求。结果表明: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热岛(地表温度≥40℃的区域)面积为6522 hm~2,热岛斑块有619个,且南部斑块数量明显多于北部,斑块面积由西向东显著增大。为消除城市热岛效应,需布局绿地冷岛6154 hm~2。其中,绿地冷岛高需求区面积1054 hm~2,主要位于朝阳区南部的八里庄街道;中需求区面积2021 hm~2,集中在双井、劲松和潘家园街道;低需求区零散分布,面积约3079 hm~2。因此,位于生态空间内的冷岛需求区,绿地配置需要保证一定数量的绿地面积与绿量,并满足绿地斑块结构要求;而位于建设空间内的冷岛需求区,则需要重点提升与利用周边绿地的冷岛效率及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4.
红壤坡地土壤水蚀过程的产流产沙动态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兰溪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为研究基地,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装置,对红壤坡地不同雨强和不同坡度条件下的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的产流、产沙过程.结论显示:雨强和土壤前期含水率是决定产流时间的重要因素;随雨强增大,累积产沙量的递增速率比累积径流量的递增速率要快;坡度对侵蚀产沙的影响比对径流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5.
林耀明 《资源科学》1998,20(7):17-23
以千烟洲试验站所在地-赣江流域为例,运用大气-植被-土壤连续体的原理,建立并试验了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结果显示;模拟的年径流过程线和年径流总量比较合理,但径流量的年内分配误差稍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郑州海绵城市雨水资源作为研究方向,探讨雨水径流系数对雨水利用方面的影响程度。首先,给出径流系数概念,根据降雨与径流的关系获知影响径流系数的主要因素为降雨、产流及汇流,同时利用上述关系可将径流系数具体区分为雨量径流系数及流量径流系数,其中前者包括瞬时雨量径流系数、场次雨量径流系数和年平均雨量径流系数,后者包括瞬时流量系数和峰流量径流系数,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其次,采用极限强度法对降雨初期弃流雨水量进行分析,提出雨水储存池容积计算法,对集水量、用水量等各种水量进行计算,从而达到雨水水量利用平衡的效果。实验表明,利用径流系数可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径流模拟的汉江上游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朱利  张万昌 《资源科学》2005,27(2):16-22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水文过程的、具有较强物理机制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然后由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得到流域的土壤类型与植被覆盖及雨量气象站点分布图,通过改进的SWAT气象模拟器模拟出缺乏实测的日气象资料,再结合实测的降雨资料作为SWAT模型的输入,对两河口流域1981年~1985年进行年月径流模拟,并利用汉江上游地区两河口流域1981年~1985年5年间的年、月径流量实测资料,以月径流模拟的N-S模型效率系数为主要指标,对SWAT模型中3个最敏感参数ESCO、AWC和CN2进行敏感性分析,进而率定出使得月模拟效果最佳的参数值或参数变化值.参数率定后月径流模拟N-S模型效率系数达0.913,对数误差为0.339,峰值误差为-0.083.在5年准确月径流模拟基础上,以全球变化背景可能出现的25种不同气候变化模式为假设条件,研究了该流域径流及实际蒸发的响应,分析指出汉江流域降水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要大于气温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降水增加或气温降低都会导致径流增加,而降水增加或气温增加都会导致实际蒸发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缺资料地区日降雨时间上向下尺度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雨是流域水循环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雨强时程分布对于流域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相同的下垫面条件下,如果降雨强度不同,产流机制也会出现很大的不同.然而,要想获得完整长系列的短历时降雨资料,难度很大.本文以黄河流域为例,提出了日降雨时间上向下尺度化模型,探讨了缺资料地区通过日雨量在时间上向下尺度化生成短历时降雨资料的方法.文中根据黄河流域降雨特点,把全流域分成5个降雨区划,采用1991年~1997年731个站点大于10mm雨日的短历时降雨记录,对向下尺度化模型的参数进行了分区率定和分析.通过分析实测短历时降雨资料发现,黄河流域日降雨量和历时相关关系很差,相比而言,与雨强相关关系较好.文中建立了1个日雨量~雨力关系模型,并分区率定了模型的参数.日降雨时间上向下尺度化模型的参数反映了雨强日内分布的集中程度,大体趋势是从西到东增强的.本文采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和MSEQ两种指标对模型进行了评估,分区统计结果显示,提出的模型和方法是有效的,下一步的工作是在流域水文模拟中进行应用和作进一步地验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波段遥感信息进行雨洪总量的分析与估算是遥感在水文学中应用的新尝试。随着航天遥感事业的发展,大量信息的不断积累,遥感资料实际应用问题日趋突出。在陆地水文学方面,遥感水文学应运而生,但简便实用的事例并不多,且大多应用于融雪径流分析与估算方面,美国的斯坦福模型、霍尔坦-劳佩兹模型输入参数多而复杂;美国水土保持局模型仅限于小于2600平方公里的流域;苏联的加里宁模型尚未达到实际应用的阶段;我国南京大学地理系和山西水文总站曾作过年降水径流的研究与估算。本文拟以北京地区的密云水库主源——白河为例(流域面积8506平方公里),介绍利用遥感信息进行雨洪总量估算的理论依据、方法和步  相似文献   

20.
孙立国  孙立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315+319-315,319
香磨山水库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同时又以发电养鱼为辅的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集水面积388平方公里。为确保水库的安全,为政府作出科学防汛决策提供准确专业数据,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是以降雨量基础,通过分析降雨类型,计算流域前期影响雨量,确定最大初损1m及折减系数K值;又对径流过程作分割并绘制多条退水曲线。通过径流量计算,绘制出降雨径流三变量关系图,以预报径流深。采用经验单位线法,计算出降雨中心在上游、下游和均匀降雨的三种类型洪水过程。又对水库水量进行调洪演算并绘制出调洪演算工作曲线图。在成果的精度评定中采用33个实洪水。用产、汇流综合成果与实测洪水过程比较合格率为79%,完全满足洪水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