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南海 《职教通讯》2012,(25):1-4
职业教育总是受制于一定的文化环境的,我们把职业教育在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称之为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的状况令人堪忧,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应努力培育对中国职业教育构成文化支撑的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体系,构建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体系文化,按照产业的形成规律、企业的成长规律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探寻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文化有机融合的时机与途径,提升富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
刘蓓 《机械职业教育》2021,(6):39-41,46
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将促进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要体现"四个服务",要基于中华文化和"产教融合",建设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服务于"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在我国的研究历史仅有短暂的十余年,大致经历了溯源时期、定位时期、张力时期三个阶段;其研究的内容集中在职业教育校园文化、职业教育外延文化、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影响,以及文化诉求对职业教育体制构建的意义等五个方面,未来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切入点会游走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研究内容将进一步细化,对于职业学校文化力和职业教育技能文化的研究将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4.
以理性、思辨的态度认识不同国家文化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处理文化与职业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基础。德国和日本职业教育及其特色的形成是其社会文化的产物。尽管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两国的职业教育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独具特色的德意志民族文化和大和民族文化依然对德日两国的职业教育价值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模式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造就了两国成功且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我国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存在缺乏自身的特色理念文化、内外部动力机制不协调、职业教育文化发展途径缺乏有效性等发展困境,因此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必须实现新的突破,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发展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促使政治体制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催生了完全不同的职业教育制度。具体来说,文化对职业教育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化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第二,文化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态;第三,文化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效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东省78所高等职业院校和341所中等职业学校发布的2020年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中关于齐鲁职业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深入分析,总结出齐鲁职业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状与表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齐鲁职业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即将立德树人贯穿于齐鲁职业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过程,构建齐鲁职业教育“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网络”五位一体的文化模式,塑造齐鲁职业教育文化符号,深挖齐鲁非遗文化富矿,传承与创新齐鲁职业教育文化基因,从而推动传统齐鲁职业教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使之与新时代齐鲁职业教育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齐鲁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课程文化作为当今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变迁、动因、影响的分析,提出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使命,重在继承、回归、融合和创新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内涵、形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其本质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教育的功能是传承文化、启智润心,与文化密不可分、互促互融。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吉林省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任务,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聚焦职业教育的文化育人问题,以职业教育博物馆建设为枢纽,在做好中国传统技艺文化与工匠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红色文化与改革精神赓续与发扬的同时,持续探索职业教育文化资源和育人体系建设的“吉林模式”,提出了职业教育从“技能本位”回归育人本质的基本理念,明确了职业教育博物馆文化资源与育人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构建了职业教育博物馆文化育人基地网络,创新了职业教育博物馆文化育人课程体系,探索了职业教育博物馆文化育人活动模式,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彰显出职业教育的铸魂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教育教师文化,是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过程中,对生命本真意蕴的理解、关怀和认同,受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影响,突出地反映在一种社会文化、职业文化、学校文化、发展文化等文化形态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师上的综合折射和凝聚。通过现代职业教育教师文化形态的社会属性、职业属性、专业属性、发展属性四种特性的分析,探索现代职业教育教师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价值意蕴、课程意蕴、实践意蕴和幸福意蕴。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文化资本论"为理论依据,分析得出文化资本匮乏、转化困难以及文化资本再生产乏力是导致我国职业教育低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为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应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文化补偿教育,确保职业学校实习教学设备达标,严把职业教育质量与资格证书质量,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2.
袁阿会  李向东 《职教论坛》2015,(8):29-32,65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大后盾。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软实力是职业教育的精神性内隐存在,而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则是职业教育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审视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软实力内涵应该是国家或民族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认知与思想理念,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则是其表征文化。我国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存在发展困境:缺乏自身的特色理念文化;内外部动力机制不协调;职业教育文化发展途径缺乏有效性。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必须实现突破——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形成正确合理的职业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建设内外统一的动力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职业院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3.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具有特定的文化传播功能。它传承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传递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生活方式,传播职业道德要求、法律规范及工业文明,鼓励农民科技致富,培育农民崇尚科学。要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就必须强化农村职业教育是文化传播重要手段的理念,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文化传播的目标,丰富农村职业教育文化传播的形式,优化农村职业教育文化传播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现代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项文化活动,职业的文化性、技术的文化性、人的文化性及教育的文化性,这四维度文化属性同社会和个体对相关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文化价值本质属性。现代职业教育价值选择的文化回归需要从四个层面努力:国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层面,培育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产业经济技术层面,职业教育关注技术精神世界的构建;院校层面,构筑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个体发展层面,置于文化环境之中培养完整的职业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其发展与外来文化在碰撞与融合中经历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蜕变,直接表现在称谓内涵的变化。从清朝晚期受英、法、德文化影响的"实业教育"——民国时期受美国文化影响的"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文化影响的"技术教育"——改革开放后受多元文化影响的"职业技术教育"向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转变。外来文化始终在浸润冲击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土壤,引发职业教育称谓的频繁更迭。从纵向看,文化话语权强的国家对我国职业教育称谓的影响大;从横向看,我国职业教育称谓变化由单一国家文化影响向多元国家转变;从综合看,外来文化耦合本土文化,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内涵称谓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化学和文化资本理论应成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还应借鉴采用社会文化人类学多田野地点的民族志研究的考察方法。职业教育文化的研究目标,在于剖析职业教育独特的文化本质与功能,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生态,以期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资本与吸引力问题。开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个案研究,尤其是大文化区域层级之下的一些亚文化区域的研究,是当务之急。广西首府南宁市职业教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正是在上述理论认识的指导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着悠久文化传统,这一文化传统对中国的职业教育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体现在职业教育的知识观、价值观、人才观等方面。美国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却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化精神,其实用主义文化传统对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形成了独特的职业观念。从文化的视野来审视中美两国的职业教育观念,可以获得一种对职业教育观念的新认识,并有助于对职业教育实践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便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活动中,综观各种因素,质量文化已成为对质量目标的实现起核心作用的因素。通常来讲,质量文化包括四个层面: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虽然我国在职业教育质量文化建设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但是,缺乏系统性的质量文化建设使其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加强职业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必须赋予政府、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等职业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主体以主体性,必须以系统论的观点,统筹规划相关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教育文化的现实困境,是指职业教育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程度不匹配,且尚未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船政文化具有民族使命感、爱国主义精神、创新与变革精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强调历练的人才培养观等独特内涵,这极大地丰富、发展了我国职业教育文化.一方面,技术文化经世致用的功能得到普遍认同,且与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融合;另一方面,扭转了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风气,首次出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形态.至此,高职文化建设可从增强使命感、深化理论研究、融合企业文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传统因素对英国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英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落后于美、德、日等经济大国,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绅士文化”制约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保守主义”思维模式限制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重人文、轻科技”的文化传统迟滞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