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外语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非语言交际能活跃课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外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进行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的外语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但是对于大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与课堂参与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事实上,不同的学习动机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及学习成绩,与此同时,课堂参与的程度也能反映出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强弱程度。  相似文献   

3.
谈中学俄语课堂上文明礼貌用语的培养东北师大曲志坚高风兰外语教师如何在外语课堂上使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文化等知识,如何有礼貌地同外国人交往,这也是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俄语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谈,往往都把注意力放在语言本身的对...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外语教育认识活动中,外语教师承担的角色决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其所承担的角色具有多样性;不仅传播语言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还传播文化知识。在课堂上,外语教师也不仅仅是一个演员,而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5.
大学外语教师课堂话语对提升大学外语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从样本院校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督导情况来看,构建和实践科学的大学外语教师课堂话语评价机制,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为西部院校的大学外语教师提升课堂话语运用水平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6.
外语学习焦虑问题及调控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外语课堂焦虑是许多外语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外语学习焦虑理论的概念入手,分析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外语课堂申调控外语学习焦虑的策略将有助于外语学习焦虑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公婧媛 《知识文库》2023,(20):60-62
<正>近年来,高职院校外语教师顺应教育趋势发展,力图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但目前的教学中仍存在着学生“伪主体”现象,制约着外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高职外语教师应通过“课堂革命”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促进课堂的主体还原,让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主体地位,恢复思考、探索、互动、交流的外语课堂的生态本色,从而打造生动、鲜活的外语课堂,切实提升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教师角色已经越来越不仅局限于信息的传递者,借助维果茨基和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从全新的视角探索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调查研究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实施中介作用的情况,并对如何有效中介,促进学习者的多方面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教学改革研究的深入,“交际化”进入大学外语课堂,其重要地位日益攀升。文章分析了外语课堂交际化的必要性,指出了交际化课堂的主要特点,列举了实现外语课堂交际化的有效途径。并简要介绍了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外语课堂环境对教与学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教师的角度与学生的角度以及教学互动的角度出发,探讨构成和谐的外语学习课堂环境的要素,和谐外语学习课堂环境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非语言交际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补充、否定、重复、替代、调节、强调等作用。非言语言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因此,我们要重视非语言交际的作用,积极开展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和努力探索这一研究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避免由文化障碍研究而导致的误解,成功的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曹曼 《培训与研究》2005,22(1):16-19
本试图分析言语交际行为中的化干扰现象,研究语言规约和化规约在中西化中的差异。从言语交际的层面,探讨问候、称谓、称赞、禁忌和委婉等社交礼节用语的语言、化差异和交际障碍,并分析造成交际障碍的化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剑华 《教育科学》2007,23(5):29-3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和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被推到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的前台,其教学不单纯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还肩负着揭示汉语言的文化意义及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这种跨文化意识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价值"应然"与"实然"统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沉默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由于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沉默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沉默语的文化差异,恰如其分地运用沉默语,以提升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世界范围内互联互动,为比较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文化根本与文化立场应该是,要以本国的民族精神为文化根本,又要善于转换立场,进入异文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是其重要基础。推进新疆文化交流事业发展,优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的环境和条件,必须重视推进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此,应努力把新疆建设成结构合理、综合服务功能逐步优化的现代化教育、科技基地;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满足居民基本卫生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面向中亚和欧洲国家的医疗服务;加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和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对外交流能力;重视推进外部环境的改善,积极优化文化交流的社会条件,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社会事业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汉族美术对藏族佛画艺术的影响,贯穿于汉藏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之中。千百年来,藏族佛画艺术在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的同时,积极吸纳着异族文化艺术的养分,创造出灿烂辉煌的艺术文明。本文通过汉藏交往的历史回顾与描述,着重分析了藏族佛画在色彩、装裱形制以及画面背景的形象造型等方面,对汉族美术的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非言语体系在英汉交际中的文化碰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交际体系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表达习惯和解释惯例,导致了非言语交际在英汉文化中的碰撞。如体态语中的文化碰撞、副语言中的文化碰撞、客体语中的文化碰撞、环境语中的文化碰撞等。研究非言语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人类交际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跨文化角度探析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有其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通过文化对比,消除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成功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翻译学中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原则来看,旅游网页英译往往出现错译和误译现象。译者只有加强语言敏感度、提高文化信息整合能力及交际意图再现能力,才能提高旅游网页英译质量,使外国游客能准确的理解旅游网页的内容,从而吸引大批的外国游客来中国参观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