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玲华 《考试周刊》2014,(15):49-50
课堂是教育的"终端",新课标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新的课程理念能否落实的关键是课堂。新课程、新理念要求师生关系、教学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要求教师用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等审视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探索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趣意盎然的课堂,是随性开放的课堂,是碰撞灵感的课堂,是创造奇迹的课堂。教师应该更努力地追求随性和自由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水墨画时,教师需要有创意有目的地教给学生一定的章法,也即构图法则。可以通过"随性"激趣初尝试、传统滋养显生趣、借鉴儿童画常用构图形式、学习农民画、装饰画的构图特点等方法,因材施教,逐步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接受构图中的法则与规律。  相似文献   

3.
他的创作题材随性生动,他的创作载体独特有趣,他的创作形态放松自由。他就是来自美国加州的艺术家迈克·斯蒂尔奇。他利用封面和书脊,把插图的色彩和线条配以书本的纹理,创作出一件件充满玄妙的书籍雕塑作品。  相似文献   

4.
他的创作题材随性生动.他的创作载体独特有趣.他的创作形态放松自由。他就是来自美国加州的艺术家迈克·斯蒂尔奇。他利用封面和书脊,把插图的色彩和线条配以书本的纹理,创作出一件件充满玄妙的书籍雕塑作品。  相似文献   

5.
苏轼是诗坛上第一位开始大量创作和陶诗的人,他对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随性自由的隐士精神大加推崇,并且在和陶诗中有意模仿陶渊明平淡自然的诗风,苏轼这种创作态度也同时引发了同时代人的争相效仿,具有典范意义.本文将从苏轼创作和陶诗的背景入手,探讨苏轼的"和陶"诗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6.
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比较大,这种文笔随性、艺术底蕴深厚的体裁形式中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散文类教学要重新部署,要求语文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技巧等各方面大胆优化创新,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散文学习成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苏轼有百余篇和陶诗传世,此外还有不少和陶词与和陶文。这些作品记载着两位"萧条异代"伟大诗人穿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相近的创作缘由、类似的风格特征和相同的写作目的,使苏轼的三种和陶之作呈现一些共同的特征。但由于文体特征、作者创作态度等方面的不同,三种和陶之作各有特色:诗庄整、词素丽、文随性。  相似文献   

8.
随时,随性,随遇,随喜,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这是一种参悟玄宗的态度,也是一种可以迁移到教学中的生活态度。而在我以为,“随时,随性,随遇,随喜”,也正是习作教学的玄机,参悟了“随时,随性,随遇”,学生的习作就会到达一种随喜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儿童画是学生认识自我生命的独特艺术形式,它以率真、随性、谐趣、向善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特质受到学生的喜爱,对学生发现生命、认识生命、激活生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运用儿童画,可以唤醒生命意识,激发生命潜能,指引生命方向,尊重生命特性。  相似文献   

10.
学敏 《家长》2013,(12):33-34,38
“贪多嚼不烂”,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寒假有了较长的自由学习时间,但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性学习,而是要了解题型,系统地复习好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创作时,有这么一句口头禅"想怎样画就怎样画".表面看来,是借此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敢想敢做,是在发展学生个性.其实,这是辅导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做法.本文从构思、构图、创作三方面来谈谈在儿童画创作中,怎样解决"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上)》2011,(21):158-159
作家二月河新著、凌晓编选的散文随笔《随性随缘》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河风(二月河迷)”们可以先睹为快。二月河在创作了《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长篇历史小说后,  相似文献   

13.
<正>写作是学生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写作激情,就谈不上审美的创造。为了促进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笔者以为不妨尝试让学生写写随笔。随笔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文学样式,题材广泛,写法随性,结构自由,学生往往乐于接受。一、巧借随笔,让学生发现生活之美随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各  相似文献   

14.
吸纳美好     
正创作非常奇妙,我慢慢体悟到必须从创作中重新认识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想说这样的故事?为什么诠释这样的主题?生活上我散乱、随性、迷糊、怕麻烦、没耐性还易怒;但创作时我冷静、严苛、守纪律、爱冒险、超有耐性。我是个双面人,却把最好的美德给了创作。一些年轻的创作者问我:"如何去形成风格?"我从没想过这件事,我自认是个没什么风格的人,画画时只想如何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完成一张图画,用我仅有的能力去涂抹,超出了就虚了,做不到就饶了自己。有时候不小心跟别人画得很像就自我解嘲:向某人致敬喽。其实只要持续创作,真诚面对作品,将自己投入其中,就会是自己的风格。但是,有风格跟好作品可不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5.
因为有水,才有了河流;因为有了河流,自然也就有了堤的存在. 水,无拘无束,自然随性,肆意流淌. 因为有堤,水才能汇聚成河,流向大海.堤是对水的包容,对水的呵护. 因为有堤,水虽然流淌不息,但并不肆意而行;水看似自然随性,但也并非无拘无束.堤是对水的顺应,对水的导引. 因为有学生,才有了教育;因为有了教育,自然也就少不了教师.  相似文献   

16.
师者如蚌     
<正>周五晚上,下班后,一时还不想走,索性留在办公室里,看看书、写写文。突然想起那两个学生来。A是我14年教学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他有一个书法家的外公,还有一个学霸的妈妈,家庭条件优越。在我看来,一般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出的孩子应该是好学上进、恭敬有礼的。但他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是拖沓的、随性的、懒散的,最让  相似文献   

17.
美术课堂应该是一个交流的场所,是一个促进的场所,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来进行美术的创作活动。“过程自评”的核心意义,一是表达性,它针对“哑巴创作现象”在目前学生创作过程中普通存在而提出的。如:有的表现在对创作没有想法说不出什么;有的因为有想法但是不知道如何来表达;等等。“过程自评”注重学生在绘画与制作全过程中的自我表达,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过程性,即它是伴随着创作过程随时进行的,它不受时间的限制,无论在哪个过程中,学生都可以自主地表达创作的想法和内心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藏书票。通过藏书票的创作,萌发学生创意、激发学生创想、导引学生创行。可以引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手绘",可以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木刻",可以引导学生有虚有实地"设计"。通过藏书票的创作,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堂应该是一个交流的场所,是一个促进的场所,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来进行美术的创作活动。"过程自评"的核心意义,一是表达性,它针对"哑巴创作现象"在目前学生创作过程中普通存在而提出的。如:有的表现在对创作没有想法说不出  相似文献   

20.
卢嘉梁 《学周刊C版》2019,(9):190-190
德彪西是印象派大师,其创造有多部长笛作品,在创作理念方面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十分随性却有章法可循,具有显著的印象主义风格,同时对长笛的运用达到了极致的水平,借助传神的感觉世界,将人们内心的真正情感逐渐唤醒,使得听众都能深入而生动地感知到长笛乐曲的内涵与思想。本文将以《牧神午后》为例,就德彪西长笛作品的音乐创作理念,进行细致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