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神话故事里的神大多住在高高的,接近天的地方。而银河是天空一道神秘的风景,它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可以驾驭的地方。在希腊神话故事里银河被称为“牛奶路”(themilkyway)。“路”(themilkyway)与“河”(银河)不同的命名可以反映出希腊与中国神话故事中人与神关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樊丹丽 《文教资料》2006,(31):66-68
神话中的诸神虽然居住在人类望尘莫及的世界,但与人类却有着千万种联系。人神交流的神话故事如特写镜头般描绘了神在人类心中的形象。这些形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一个民族的诸神形象反映了该民族的宇宙观。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神关系的亲疏冷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该民族的社会心理。比较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现象的中国古代神话和作为西方文化的典型现象的希腊古代神话中的主神形象的特色和异同,是探讨东西方民族心理根源的重要手段。1中国主神形象简述中国主神主要在佛、道二家。道教诸神或本源于道家,或…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神话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感动.久久不能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要紧紧抓住“神”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一个民族童年时代的产物,反映了该民族最初的生存状态、思想观念和原始信仰.一个民族的神话给这个民族精神留下的烙印是深远而长久的.东西方民族精神的巨大差异集中反映在各自的神话故事中.本文通过对中、希神话从完整性、价值观、对神的态度及自然观四方面逐一进行比较,试图揭示出中、希神话的差异性及这种差异性对东西方民族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和古希腊民族各有自己独特的、影响深远的神话故事。二者关于创世纪神话的基本内容相同,神的形象都经历了演变过程,而在此基础上,两个民族神话中神的性格、伦理道德准则、神系的组成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各自产生的地理环境不同,以及“历史化”进程中所受的影响如民族融合的影响、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等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神话是信仰的源头,深蕴着民族文化的精神之根和意识之芽.哈萨克族神话作为哈萨克族璀璨夺目的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以其丰满、多姿、神奇的特点历来受到各类读者的青睐.哈萨克族神话故事《叶尔托斯特克》便是哈萨克族神话故事中的典范,文中含有众多神话因子,如主人公的神秘诞生与成长、灵魂外寄、老妖婆、神奇坐骑、三级世界、蛇国历险等,“神”彩奕奕,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7.
一、整体感知神话故事 师:孩子们,这五个神当中,你最敬佩的是哪个神?最讨厌的又是哪个神?  相似文献   

8.
蒙婧  袁秀 《华章》2011,(23)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历史、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意识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民族未来的青少年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了解现状却不尽人意.我们将通过调查,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着力论证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神话故事,是先祖们对世界形成的思索,是他们对人性的审视,对未来的憧憬。神话,是先祖们思维的载体,将洪荒时代的古朴传给后人的宝藏。 远方出版社的一套《少年想象力培养系列》丛书,按地域、民族分编成十本神话故事集,我选读了其中一本《亚洲神话故事》。这本采撷了亚洲九个国家的神话故事,将不同民族,不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类题材占有不小比例,其中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就是以"神话传说故事"为专题编排教材的。这说明神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引发了我们对神话故事教学的思索:神话故事的文本特征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这种文本体系?顾名思义,与其他题材的文本相比较,神话最鲜明的文本特征就在一个"神"字上。对于小学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交流等方式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2.通过比较阅读,感受中国神话故事与外国神话故事的异同。3.感受中国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教学过程】板块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根据提示,猜测是哪位神话人物。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民族有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有着鲜明的民族性,独特的艺术性,从而散发着永久的魅力。哈萨克民族化正是植根于原始民间神话故事,口口相授,代代相传,从而奠定了深厚的化底蕴。神话故事是哈萨克民族化之根。  相似文献   

13.
三神山神话是国人十分熟悉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史记·秦始皇本纪·封禅书》、《拾遗记》卷一引东方朔《宝瓮铭》、《列子·汤问》等典籍,都有记载。在《魂归泰山——三神山神话“版本”研究》一文里,笔者曾从王充《论衡·订鬼》、《风俗通义·祀典》中,辑出不见于上引诸书的更加古朴的三神山神话故事,并对这一古朴的本子作了初步的文化学分析。且看这一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神话故事是中华民族美好向往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中国神话故事能发展学生言语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使学生感受民族精神。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思维发展,筑牢民族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5.
神灯     
胡碧原 《初中生》2012,(2):60-61
正同志们,神话故事并不都是骗人的!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呢?因为我,就是传说中那盏无所不能的神灯。我是一盏懒惰而不长进的神灯。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已活了多久,只知道遵守天神给我立的规矩——每隔一千年就帮助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XIA金屋又作“三足屋”,出自中国神话故事。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太阳。钓鳖出自中国神话故事。比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钓鳖客”,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彭祖中国神话人物,相传活了八百余岁。后用作长寿的象征。青鸟出自中国神话故事。指传信的使者。月老又作“月下老人”,中国神话中掌管婚姻的神。常用来称呼媒人、婚姻介绍人。阿拉丁神灯出自阿拉伯神话故事。比喻能满足人一切愿望的东西。禁果出自《圣经》故事。比喻因被禁止而更想得到的东西。方舟出自《圣经》故事。诺亚为躲避洪水造的长方木矩形大船,常用作避难处所的象征。斯芬克司…  相似文献   

17.
一、整体感知神话故事师:孩子们,这五个神当中,你最敬佩的是哪个神?最讨厌的又是哪个神?生1:我最敬佩的是天神普罗米修斯。师:为什么?生1:因为他为了人类不怕危险去拿取火种。  相似文献   

18.
神话文本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神话故事以跌宕神奇的情节、鲜明神秘的人物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神话故事,复述故事情节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动作、情节和想象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神话故事的内在之"奇",真正理解感悟神话文本的艺术魅力,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神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一定的比例。今天,在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视域下,民族文化更加受到重视,应重新认识神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对神话故事的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本文着重从神话故事教学对于小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行剖析和阐述,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西风不过夜     
神话故事历时久远。由于从前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不理解,凡是解释不了的现象都归于“神”,然后仿照人世间的情节编造起来;编者描述得形象逼真;传者讲得绘声绘色。更有些人还添枝加叶地泻染“神”的力量,使“神话故事”越传越神。无论其用意如何,神话不是科学,不可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人类能上天、入地、下海,对宇宙、地心和海洋深处的一些神秘现象、一些自然规律有了较多的了解。我们有责任把这些科学知识及时地传播给人们。解占忠先生的文章《西风不过夜》,就是讲西风不能过夜的科学道理,不是“风奶奶”的贤惠。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实事求是地还物质世界以本来面貌。让编出来的天神、地神、风神、雨神等各路神仙,统统退出现代人的思想,把它们连同愚昧无知一并丢进历史的垃圾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