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支球队64场比赛143个进球的主要时段、射门得分区域、进球进攻形式、进球方式、射门部位及进球队员的位置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场均进球数较往届相比呈下降趋势;下半时进球数高于上半时,尤其是临近比赛结束阶段进球数最多;进球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场中路罚球区内;中路进攻和定位球进攻是创造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进球方式以直接射门为主;射门部位大多是脚射,特别是右脚;前锋队员是主要得分选手。  相似文献   

2.
对第19届世界杯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5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左半区的进球数比右半区的进球数多,比赛76-90 min是进球的高峰阶段,进球射门以右脚射门为主,抢点射门是主要的射门方式,前锋队员的进球数〉前卫队员的进球数〉后卫进球队员的进球数,前锋队员在27-29这个年龄段进球数最多,前卫队员在24-26这个年龄段进球数最多。射门最佳区域是罚球区内点球点至球门线附近。  相似文献   

3.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有效进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进攻的特点。结果表明:把握机会能力是取得进球的先决条件;中路渗透、远射的进球比例明显高于其它战术方法;射门方式以脚射门为主,其中抢点脚射最多;前场组织发动进攻的进球率最多;前锋队员是本届杯赛进球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电视录相观察统计,对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共97个进球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前锋队员进球最多;禁区区域是进球最佳区域;比赛60~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中路配合进攻成为最有效的进球方式:脚背内侧射门进球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统计、归纳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男足世界杯所在C组射门技术手段与进球、射门区域与协助区域情况进行研析。发现了中国男足与小组其他对手在射门这一进攻的关键环节上,与同组对手相比,无论是射门手段的多样化、均衡性,还是进球率,都显示出明显的差距和不足,对此若不加以改善,将制约中国男足进攻水平的提高。并对中国队被射和被攻入球的区域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防守的薄弱环节,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防守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统计、归纳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男足世界杯亚洲区小组赛射门技术手段与进球情况作了研析。发现中国队在射门这一进攻的关键环节上,多采用头顶球的方式,且运用较为熟练,效果较好。而其他射门技术手段的运用较为生疏。与世界强队相比,无论是射门手段的多样化、均衡性,还是进球率,都显示出明显的差距。对此若不加以改善,将制约中国男足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八、第九届全运会男子足球决赛阶段比赛运动员若干比赛能力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参加第十届全运会的各省、直辖市的男子足球队在提高训练质量和比赛水平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表明:全运会男子足球比赛中路进攻获得的射门以及进球率仍居首位,个人运球突破获得的射门及进球率有较大幅度提高的趋势;队员对抗条件下射门的比例增大,而后卫进球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传接球失误是进攻失败的主要原因,而盯人不紧是造成射门和失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第十一届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情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观看电视实况和录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第十二届欧洲足球锦标赛的进球数、射门方法、区域、进球方法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进球率高;技术性球队进攻欲望强烈;边路传中和中路的传切配合是得分的重要途径;定位进球进攻仍是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161个进球特点做了分析,与前四届进球情况对照,发现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上下半时前后15min是进球高锋,下半场三个时段进球数相近;短传和长传球是攻入对方三区的主要战术方法;边路进攻和流动进攻战术进球都高于前四届,边路传中进球是得分的主流战术;定位球战术是球队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禁区外射门得分高于上届;前锋队员得分呈逐届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5个进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以及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得出:本届世界杯进球数较少;而进球多发生在下半场61~75 min、76~90 min以及补时阶段;球门区与罚球区之间正对球门的B区域为进球的高发区域;前锋位置队员仍是进球的主要力量,但前卫队员的进球数较上届世界杯有所增加;在各种射门方式中,抢点直接射门仍是最主要的射门得分方式;而右脚作为大多数球员的优势脚,是进球最多的身体部位;进球的进攻方式方面,中路进攻与边路进攻相对均衡,定位球进攻在淘汰赛阶段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法国第15届欧洲杯与巴西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中路是取得进球的主要通道;抢断球是最有效的获得球权的方式;抢点是形成进球最主要的射门方式,其次是接控调整;边路传中战术是运用次数最多的边路进攻战术;中路进攻中,短传直塞是最常用和有效的助攻传球方式.球员的个人基本技能更加全面,传球与跑位更加丰富多变,彼此之间长短传配合更加默契与精准,防守中抢断球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球队更加重视对于球权的掌控,并依据球员风格特点形成自己独到的打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第六届德国女足世界杯足球赛中的32场比赛、86个进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女足世界杯进球特征。认为:世界女足的整体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差距并不悬殊,各队门前把握机会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大部分射门区域选择了守门员及防守队员反应和出击最难判断的B区;进攻方式采用中路与边路相结合的多样化进攻方式,并充分利用定位球战术;多采用稳固防守和快速反击的战术打法,进攻更加灵活、锐利;进球阶段主要集中于上、下半场开始和结束前的15min。  相似文献   

13.
摘要: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与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9届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45个进球及所有参赛队伍的战术运用特点进行分析。在对“网状结构”进攻战术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其实施过程、实战运用要求及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运用“网状结构”进攻战术时,首先要以持球队员为核心点位,队员间应保持10m左右的纵向及横向的合理距离,并且通过积极的跑动,形成三个层次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接应点和支持点,从而保持合理有序的进攻区“网口”;该战术是进攻中最有效的得分方式;为了保证“网状结构”进攻战术的质量,要求以持球队员为核心,在局部应有至少2—4名队员同时跑位与接应。  相似文献   

14.
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男篮决赛的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技术统计、数据分析和归纳整理等方法,从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南之战中,中国队在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队进攻手段单一,缺乏组织,战术灵活性差;以个人防守为主,忽视对无球队员的控制,对对方核心队员的防守缺乏手段,抢防守篮板球意识差、战术安排不当,与快攻衔接出现问题。应更新篮球理念,加强后卫和年轻队员的培养,以内线带动外线,实现各位置均衡发展,走整体、全面、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运用Data volley排球技战术信息侦测法和高速摄像视频解析等研究方法,以世界女排强队及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进攻特点与技战术发展趋势。认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进攻实力占优,球队内各位置上均有进攻表现突出的顶尖球员担纲重任,不同位置进攻端协同作用明显,呈现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的进攻表现总体强于亚洲国家女排强队的态势;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在进攻核心指标上具有优势,进攻区域选择具有一致性,接应二传参与进攻任务;中国女排球队的进攻依赖4号位强攻,接应队员在击球高度、球体过网高度、击球速度等核心指标方面与欧美国家女排部分顶尖球员存在差距;欧美国家女排强队在进攻区域分配相对平衡且进攻迅速,后排进攻位置多变,与前排队员的协同性强,具有较高的纵深组合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足球甲A联赛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0年我国足球甲A联赛14支球队182场比赛中的进球总体特征、主客场因素、时间、区域、方式及外籍球员进球情况的统计分析,探明了该届甲A联赛进球数多于上届,进球多发区域是罚球区,临比赛终前15分钟内进球数量多,外籍球员进球数占三分之一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当代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是 :队伍大型化 ,队员技术全面 ,位置模糊 ,攻、守、转换速度快 ,更加注重进攻节奏 ,防守凶狠 ,对抗激烈 ,身体接触频繁 ,防守形式变换多 ,中锋活动范围大 ,进攻能里能外 ,打法更加灵活 ,世界篮球运动朝着职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篮球水平有所下降 ,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但也存在着机遇和希望 ,我国篮球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要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 ,进行管理训练和竞赛体制的改革 ,走职业化道路 ,形成职业篮球和非职业篮球共同发展的格局 ,普及篮球运动 ,扩大篮球人口 ,加强青少年训练 ,多途径培养苗子 ,强化管理 ,狠抓训练 ,振兴篮球事业 ,重建篮球辉煌时期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6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进球总数为近4届最低;进球方式以脚射为主;进球进攻形式以阵地进攻为主,中路传切渗透配合是进球最多的进攻方式;由中场组织发动进攻进球率最高;前锋队员进球数最多。  相似文献   

19.
运用录像标记统计法和因子分析法,对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823次射门(其中包括76个进球)的进攻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射门进攻战术的因子是:中前场发动快攻是形成射门进攻最常用的核心战术手段,后场断球发动长传转移是形成射门进攻最重要的战术方法,外围吊中与利用前场定位球是形成射门进攻的战术强化形式,个人突破与界外球是形成射门进攻必不可少的战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