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生命愿景是一种精神化的压力应对源,它包括生命意义、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执着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命控制感。目前.大学生自杀率比较高,通过对自杀的原因分析得出生命愿景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杀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预防自杀心理的产生,就要帮助大学生构建生命愿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比例也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中的首位原因。本文从康德的“完全道德义务”出发,认为禁止自杀是个人对自己应承担的必要责任,极力反对自杀。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从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角度,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自杀现象呈低龄化趋势,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因,青少年的生命观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现实,生命教育必须提上日程。探究自杀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来引导青少年建构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缺乏生命意识教育,对生命的认识、生活的体验、生命的价值等问题的思考较少,漠视生命,这才是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而不能把大学生自杀问题片面地归因于心理问题。高校应重视生命意识教育,通过重建高校教育价值取向、实现生命意识教育课程化、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等方式,加强生命关怀,从生命意识教育入手,搭建更为有效的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杀现象,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沟通与生命教育的缺失是自杀很重要的原因。通过构建心理咨询网络等项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增强他们珍爱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自杀现象不断出现.自杀的直接原因是心理问题,根本原因则是精神生命力枯竭.因此,预防自杀,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是治"表",生命美育才是治"本".因为美在本质上是生命自然或自由地显现,美育就是培养学生自由生命的教育.加强高校美育,既意义重大,又特别紧迫.  相似文献   

7.
以汉族、回族、藏族三个民族的中学生为被试,以专题小组讨论法探讨了中学生自杀态度和生命意义发展状况以及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生命是否有意义、人是否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自杀与自杀者的态度等三个方面的认知存在着民族差异,宗教信仰对不同民族中学生生命意义与自杀态度存在着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暴力、自杀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物)生命的暴力;二是自我伤害或自杀。导致大学生不珍惜生命的原因诸多,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同时,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事件也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偏差与缺失。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成为第五大死亡原因。在15-34 岁人群中,自杀位列第一死因。我这学期在高一学生中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5份,其中有过自杀念头的有60人,高达32%。我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已是刻不容缓,但是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我想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生命教育与各学科结合。培养教师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鼓励他们从课本中挖掘生命教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自杀及对生命不尊重现象严重,依据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提出从生命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两个方面出发,加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命教育,以期对预防大学生自杀、降低其自杀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及其现状我国长期缺乏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一些大学生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生命常常显得非常脆弱,经不起任何风浪,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会轻生厌世。近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逐年增多,自杀的人数呈明显增长已经凸显生命教育的必要。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我国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自杀死亡率为74.4%。2006年大学生自杀仍显上升趋势,截止至4月20日,湖南省教育工委通报了省内15起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其中大学生自杀5人。教育专家分析认为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恋爱和学业困难问题,据南…  相似文献   

12.
我国部分高校存在着学生自杀及对生命不尊重的现象。而我国生命教育刚刚起步,存在诸多不足。根据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从生命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两个方面出发,采取加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命教育,以期对预防大学生自杀、降低其自杀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诱发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很多。深层次原因是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高中生物教学应关注根本的生命存在,关注人作为生命体的价值需求。高中生物教师应通过生物教学实施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领学生创造生命的质量和幸福。  相似文献   

14.
服刑人员自伤、自残和自杀是危害监管秩序的重大事件,也是反映刑罚执行效率,监管秩序和罪犯改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服刑人员自伤、自残和自杀受个体生理心理和外界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预防服刑人员自伤、自残和自杀,应加大对服刑人员的防控措施,改进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对服刑人员教育,促使他们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命意义量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262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均分为105.08±15.00,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宗教信仰主效应显著;大学新生自杀意念不存在性别、专业和宗教信仰差异,自杀意念阳性检出率为4.6%。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存在中度的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生命价值与生命自主对自杀意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大学德育呼唤"生死观"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自杀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已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应引起各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认为,缺乏"生死观"教育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根本原因,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神圣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与死亡观教育,帮助他们摆脱负面影响,促进他们热爱生命,提升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最早源起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以预防青少年暴力、自杀和吸毒为目的,属于生理健康和生命安全范畴。现代生命教育在中国之发轫,则是始于1999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鉴于校园自杀和暴力事件频发而推行的生命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以教育学生尊重人类的生命(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为核心,以教育学生尊重动物的生命为外延,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为长远目标的一种德育教育。由于现代学习和生活压力的加重,我国的自杀率不断上升,在1993年以前的统计中,中国还属于低自杀率国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每10万人中少于10人的为低自杀率国家;每10万人高于20人的为高自杀率国家),  相似文献   

19.
唐君毅根据"屡欲自戕"的自杀体验,认为自杀主要源自人的身心的有限性而导致无法实现其理想或不能同时实现两种同样好的理想。为同时完成两种理想而不惜生命,这种尽道存心的自杀是具有道德价值的。自杀的失败让人更能够领悟生命的价值,儒学的意义治疗能够使自杀者实现"向死而生",重新建立新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以来,武汉连续发生了数起中小学生自杀的事件,南通市中小学生也发生了三例自杀事件。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屡现网络与报纸。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深思:花季少年生命为何如此脆弱?他们自杀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中学生自杀问题凸现了当前教育的缺位。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注重学生的所谓的"综合素质",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