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高山下的花环》执导体会报告会上,谢晋说,在表现和反映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个主题上,文学作品还是远远不够的。已经出现的一些作品对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个主题的表现,多停留在表面上,只是写到了红卫兵运动,大串连……等等,并没有能够从历史的深度深刻地反映出造成这场悲剧的历史原因及惨痛教训,“伤痕文学”并没有完成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个使命。(摘《辽宁日报》1984年12月11日)王蒙在今年初应全国政协文化组邀请讲话时说: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对所谓‘反动学术权威’的批判,使许多有才能、有成就的知识分子遭到打击和迫害,也严重混淆了敌我.”“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是在如何对待这场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和两种世界观的激烈斗争。这种斗争必然要反映到我们队伍中来。有那么一种人,对文化大革命采取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有的人说什么:“我国搞了文化大革命,政治上先进,经济上落后”,还有的人在那里唠叨:文化大革命前,科研多么有成绩,也培养了很多学生,是一派“兴旺景象”;文化大革命后呢,“教授、教员、实验室都落后”,“文献也看不懂了,专业方向也定不下来”,  相似文献   

4.
哄小儿     
《哄小儿》是1979至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评奖活动中获奖作品《故园六咏》中的一咏。作者流沙河,1957年因诗作《草木篇》被批而一举成了全国知名的“右派”。“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押送回老家——四川金堂县,一面挨批斗,一面拉大锯锯木头以养家糊口。《故园六咏》就是反映他在故乡这一段时期的生活的组诗。  相似文献   

5.
一泓清泉     
太阳刚露出红脸,我便跨上自行车出发了。教育局派我送一份特级教师登记表去荷塘中学,填表人正好是我中学时的班主任贾静。久别母校,心里痒滋滋,今日如愿以偿,登车份外轻快,三十几里路,一溜烟就到了。荷塘中学文化大革命前就是省重点中学,文化大革命中成了重灾区,驻过部队,办过工厂,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重新挂起“荷塘中学”的牌子,不久又被命名为省重点中学。当我赶到荷塘中学时,贾静老师已下乡家访去了.  相似文献   

6.
据1986年3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教育部最近发表了一份长达六十六页的教育研究报告。这本题为“什么起作用——对教与学的研究”的小册子综合概括了许多教育专家的治学观点。它一问世,便得到教育界的许多人士的好评。该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家庭、课堂和学校。现把该份报告的主要论点简录如下: (1) 家庭课程:父母是自己孩子的启蒙教师,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父母帮助孩子在学业  相似文献   

7.
湘剧《园丁之歌》是一九七二年九月出笼的。时值林彪反党集团发动的反革命政变阴谋被彻底粉碎一年以后。当时,全国人民正在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下,深入揭发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滔天罪行,文化教育战线同其它战线一样,形势一派大好。但是,在大好形势下,社会上又刮起了一股所谓批极“左”的右倾翻案妖风,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疯狂反扑。就是在这股妖风中,《园丁之歌》这出有严重错误的坏戏,应运而生,为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招魂,这是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尖锐反映。这出曾经被一些人吹捧为“教育革命赞歌”的小戏,根本不去表现文化大革命以来教育  相似文献   

8.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晚年的重大悲剧。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那么,这样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所谓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通过什么手段和途径发动起来的呢?本文无力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部手段和途径进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只就其中对“文革”的发动起关键作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德育的实践及其演化过程。审视这一特殊时期的学校德育,总结其中的错误教训,为今日学校德育改革提供鉴戒,避免重蹈覆辙,是有必要的。 一、“文革”中教育革命对德育实践的影响 既然被认定是“文化大革命”即“大革”文化的“命”,教育战线既然被认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长期统治的地方,自然就成了“文革”的突破口,1966年8月7日至12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  相似文献   

10.
1.何运刚的故事发生在28年以前,那时正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处于一片混乱,后来被称为“十年浩劫”。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我省的教育工作,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导下,在省委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被群众誉为“高考红旗”。林彪、陈伯达、“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治需要,用种种卑劣手段,硬是把高考红旗打成为“高考黑旗”,给全省教育带来了一场大灾难,使许多同志蒙受了不白之冤。今天,从路线上弄清楚它究竟是红  相似文献   

12.
最近,教育界的奇谈怪论中,有一条叫做“要挑中学生好的,要直接上大学。”这是公开对抗毛主席光辉的“七·二一”指示,妄图恢复文化大革命以前中学生“直接上大学”的招生制度,让学生重新爬那个“小宝塔”。“小宝塔”是什么货色,我们记忆犹新。文化大革命前,学校被分为三六九等,普通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期用实际行动对“文化大革命”否定评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文化大革命”不匆忙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文化大革命”否定评价再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对“文化大革命”辩证评价四个阶段,这四个评价阶段都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序曲》是“努力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斗争生活”的征文选集。收有一九七三年五月到一九七五年三月的创作共二十二篇。这些作品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多种体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歌颂了伟大革命所创造的“新的世界”、“新的人物”,深刻揭示了这场震撼世界的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相似文献   

15.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这个时期历史的主要特点是 :毛泽东的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错误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利用和操纵了“文化大革命” ,并把它推向极端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并终于以党和人民的胜利结束了这场内乱  相似文献   

16.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记者采访青年作家梁晓声。英方记者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简短的一两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梁晓声听后表示同意。英方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梁晓声略加思索,立即反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惠州专业作家苏方桂同志,早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就产生了要写一部华侨爱国小说的念头。他说,“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来东江纵队和东江华侨服务团的不少老同志被打成了土匪,他要为这些老同志鸣冤出气,现在“文革”结束了,我国很需要吸引外资。而几十年来,由于“左”的政策,对华侨采取不信任态度,所  相似文献   

18.
“请示报告”是两种不同的文种名称,常被标在同一份公文的题目里,造成了文种的混淆难辨。从语法角度看,“请示报告”只能理解为“请示性报告”,但“请示性报告”的标示也以“报告”为佳。“请示性报告”与“请示”是不同的,它们的结尾语体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9.
最早放映的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内容的纪录片是1938年1月18日开始在香港“皇帝”、“皇后”两家戏院同时上映的反映美国军舰“巴奈”号在南京附近被炸情形的影片。这一事件发生在日军占领南京前一天,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冒危险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该片前半部揭露了日军进攻南京  相似文献   

20.
论“文革”对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破坏及其教训侯怀银当我国教育科学工作者满怀信心地去构建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大厦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我国经历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运动,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