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0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在前人研究苏轼豪放词的基础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苏轼豪放词成熟于密州的新观点。其依据是:一、苏轼自幼受其父文学要有为而作的影响,在未踏入政坛文坛时就有革新北宋时期浮艳文风的思想;二、苏轼在守密之前已对婉约派词风深为不满,已尝试写作言情言志的非男女恋情的新词作;三、守密时,适逢朝廷对王安石变法有看法,变法派有些失势,故苏轼以为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到了,于是豪放词便应运而生;四、从文学创作思想未考察,苏轼守密时只不过是把文学创作当作是抒怀言民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于苏轼贬寓惠州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历代都是有些争议的,主要表现在思想是否消极?艺术上是否平淡?上个世纪80年代后,研究苏轼寓惠的论文比较多,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文章从苏轼的寓惠生活、寓惠思想及文学创作等八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有关论文的主要观点,让读者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苏轼寓惠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风水相遭"说是三苏为文的家学精髓,其核心是"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的"不能不为文"的思想,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有为而作"的思想。"风水相遭"说强调作者的素质修养,强调作者要受到外物的刺激才能写出自然流畅的好文章。三苏父子一直坚持这一理论和创作实践。苏轼兄弟还对"至文"标准、创作过程以及创作主体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作了发展,从而使这一家学思想在我国写作理论上具有超前性。  相似文献   
4.
(一)在我国“开放、改革、搞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方针指引下,新闻事业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宣部和各大报社也在研讨新闻改革,并提出了要增加信息量,更多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要使报纸充满生气和活力,把报纸办得更加可读、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编辑学出发,指出了大学学报编辑与一般报刊杂志的编辑要求有所不同,专业水平要求更高,因而提出了编辑学者化的要求。同时,本文还着重分析了影响大学学报编辑走学者化道路的三个问题,提出了学报编辑走学者化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灵感在文艺创作中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并着重研究了潜意识在文艺创作中对灵感产生的作用。指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创作的思维状态,并在宁静淡泊的心理状态中突然受到外来信息的刺激,才能产生灵感。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苏轼贬寓惠州后的思想、人格和业绩都要比韩愈贬寓潮州强。可是,韩愈贬潮后的影响却比苏轼贬惠后的影响大得多。原因是什么?文章从苏轼对韩愈的推崇、遭贬后的地位、韩愈维护正统的儒家思想以及后世历代官员对文物的保护和宣传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事实的结论和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行云流水”创作观是苏轼创作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是受我国古代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是苏洵“风水相遭”说的继承和发展。“行云流水”说强调创作更有灵感,要能写出客观事物的千姿百态美,它追求的是一种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此说强调了创作主体的修养和作用,在今天仍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美学和阅读心理学的观点,从事物的新奇美、人情美、哲理美、含蓄美以及人生的悲壮美这五个角度出发,对报纸新闻标题的可读性、可信性、可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苏轼贬寓黄州时思想十分矛盾,提出了“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之说,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由于廪入不继,全家人都有挨饿之忧,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不得不在东坡地上躬耕,并自号为“东坡居士”。这一嬗变,在中国文化史上,尤其是在迁谪文化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从而达到了封建时代士人贬谪心态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