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新平 《科教导刊》2019,(7):166-167
教育转化职业学校"问题学生",可借鉴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从端正学生价值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持续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运用优秀班风带动学生进步等方面系统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学生思想、心理、学习、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转化成果。  相似文献   

2.
内地西藏高中班汉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生阅读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学生欠缺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理解不透,教学针对性不强、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等几个方面。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理论对解决内地西藏班的阅读教学困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搭建文化支架有助于提高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汉语文阅读能力,并根据内地西藏班教学实际提出了思维方式支架、文化习俗支架和文化心理支架三种具体的支架教学范型。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统的择取,看似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然而却关涉到本土心理学的生命力,是关涉到中国本土心理学如何发展的一个元理论问题.以往中国的本土心理学,一方面过于注重文化大传统的研究定向,忽视了本土心理学与现实民众的心理契合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也曾关注文化小传统层面,但是却对文化小传统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关系缺乏明确的理论自觉.然而问题是,惟有自觉地进行文化小传统的研究定向,进行细致的、多样化的心理资源挖掘才有望实现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新生.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的教育。然而目前在西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深度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着种种误区。如何克服这些误区,对于我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产物,是内地西藏班“大思政课”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红色文化与内地西藏班“大思政课”在根本属性、育人目标和教育内容上具有内在契合性。推动红色文化与内地西藏班“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机融合,基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的内在需求、内地西藏班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客观需求,汇聚内容供给力、教学生命力和政治引领力,可以引导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为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个人品质及人际关系为主要目标.实施对积极心理学理论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对接的研究.旨在将积极心理学理论精髓转化为实践,并恰当地融入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之中,实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转向积极、从被动转向主动、从补救转向预防、从面向个别问题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潜能的开发的新方向、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中新近发展的一门学科,其实质是研究那些发生在正常生活轨道上的事件。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其意义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再仅仅针对“问题学生”,而是通过挖掘与引导学生群体与个体潜在的正面的能量来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而且通过中长期危机检验验证,其干预效果与传统心理学干预相比较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理论讲解较多,缺少学生的自我感知和体验。立足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尝试从传统植物文化的视角出发,借助传统文化中对草木赋予的独特寓意,将植物疗法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使植物文化融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  相似文献   

9.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内地西藏班学生寝室管理,对于深化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内地藏族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特殊意义、如何建设藏族学生寝室文化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化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子。文章在简要回顾文化心理学兴起的背景基础上,重点从宗教信仰、民族认同、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生态环境和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诸文化因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研究组根据多年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和大学生心理测量的统计,也认为约有2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作为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要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医学心理学是医学院校本科及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共计30学时,主要讲授医学模式、心理学基础、基本理论、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心身疾病、异常心理和病人心理等内容。其教学目标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黄敏 《教师》2014,(31):27-29
正内地藏生是党中央、国务院从1984年开始,为应对西藏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利用内地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在内地省市办学,帮助西藏培养人才"。每年从西藏选送上千名藏族和本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学习,等他们毕业后再回藏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内地举办西藏班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旨在培养政治上可靠、文化水平较高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的性质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界的难题。长期以来,心理科学将自然科学品性视为心理学的唯一性质,且一直追求自然科学的品性来维系其科学地位,确认其学科性质。其实,从文化哲学视角、心理学对象、心理学者的研究立场、心理学概念、心理学知识基础、心理学理论等诸要素看,它们质的规定性与文化之间有着内在关联,其背后是强大的文化支持系统,这从整体上凸显了心理学的文化品性。心理学文化的品性可以实现为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独立性予以理性辩护。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内涵缺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特色,实效性差.主要问题表现为:重视心理健康的意义宣传,忽视文化特色的研究与实践;重视国外心理技术应用,忽视文化适应性;重视心理问题的普遍调查,忽视心理教育的文化前提.应重视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探索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设有自身校园文化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后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几个背景问题,指出了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如注重质化研究,倡导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强调心理学应与多门学科相融合,提倡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理。本文进而指出,成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后现代心理学得到启示,例如,关注成教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态效度,重视历史及社会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走本土化、多元化的道路,促进成教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潜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课业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自我接纳三个方面,研究了内地西藏班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指出了学习适应中存在的问题。整体上来看,西藏班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教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良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适应不良的问题,如学习积极性不强、注意力差、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不主动等。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强调积极的自我体验。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沿袭了消极心理学模式,仅仅关注小部分问题学生,忽视了大部分普通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汲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其应用到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把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在内地西藏班的教育情境下,势必要求内地西藏班学生面对主体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表现出多元一体的认同趋向,既要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又要理解和接受主体民族文化;既要重视主体民族文化的价值,义要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为内地两藏班办班学校,浙江省菱湖中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西藏班学生“融入校园、走出校园”,促进了汉藏文化交融,增进了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现代一些代表性的心理学理论流派进行了阐述,逐一分析了它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并指出了在这些理论流派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步从被动消极的医学式的干预向积极主动的预防式干预转变,从一对一的干预向生态化干预转变,从解决问题向促进发展转变.随着心理学理学理论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断随之完善和发展,最终将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  白亮 《民族教育研究》2009,20(6):104-108
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科学"传统为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测量制定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但是随着跨文化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反思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否具有文化普适性,文化与心理疾病有什么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如何理解心理健康;尝试减轻心理痛苦的手段是否植根于文化之中。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化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思考,试图对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