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华平 《考试周刊》2013,(3):167-168
本文探讨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情感创伤辅导中的应用效果。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12名大学生进行干预,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为评估工具。团体心理治疗后,被试SCL-90中的各因子、SDS、SAS得分均显著降低,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后6周效果仍存在。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显著缓解了大学生因情感创伤引起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改善大学生的社交恐惧症状,本人对漯河医专36名大学生进行了8次系列团体辅导,在辅导前后利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并对两组的得分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研究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控制组成员在社会支持评定得分、社会回避与痛苦、抑郁自评和自尊得分等方面显著性高于控制组,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在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调查者在上述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意味着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社交恐惧状况,有利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选取湖南女子大学56名大一女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8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则处于常态。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为:干预前,两组CDMSE、SAS评分差异不显著。干预后,CDMSE评分上,实验组"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制订规划"三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降低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以自尊为切入点的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初中生心理耐挫力中的干预效果,将心理耐挫力问卷总分在0-12分的16名初二学生随机分为两组,8人为实验组,8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参加绘画团体心理辅导,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共8次;对照组同时进行日常的心理活动课。采用心理耐挫力问卷、自尊量表在干预前、后对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在干预前的心理耐挫力和自尊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在干预后的心理耐挫力和自尊量表得分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以提升自尊为切入点的绘画团体心理辅导是提升中学生心理耐挫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利用团体辅导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效果。为此,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实验组的被试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6周后对照组被试的情绪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得分均有显著变化。因此,积极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的情绪水平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性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学院大学生32名,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自然实验,进行了为期五周的两性交往团体辅导活动,活动前后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进行测试。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的各个项目得分差异。结果:各量表的各项得分前测与后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成员在两性交往方面有了明显改进,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选取大二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的职业决策能力用8次团体辅导进行干预,时照组不予干预.用职业决策效能量表(CDMSE)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用团体辅导效果评估表在干预后对实验组进行主观评估.实验组接受干预后职业决策效能各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其前测得分(t=2.65~4.17,P<0.05),同时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测得分(t=2.55~4.43,P<0.05).结论,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能力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兰州市两所小学604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筛查出自我意识量表得分低的被试,再从中选出得分最低且志愿参加团体辅导活动的20名被试作为实验被试,对20名被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中10名被试作为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另外10名被试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进行4次团体心理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进行问卷测查。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实验组前后测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城市新移民子女自我意识的提升有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兰州市两所小学604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筛查出自我意识量表得分低的被试,再从中选出得分最低且志愿参加团体辅导活动的20名被试作为实验被试,对20名被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中10名被试作为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另外10名被试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进行4次团体心理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进行问卷测查。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实验组前后测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城市新移民子女自我意识的提升有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为测度,筛选出高孤独感的高职生,将其中自愿加入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进行为期四周的团体辅导,控制组不作任何干预。测评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前测无显著差异;后测中,干预后的实验组较控制组孤独感水平有显著降低,较自身干预前也有显著降低,且维持一个月;控制组前测后测无显著差异。可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团体辅导对降低高职生孤独感有显著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团体沙盘游戏对提升失恋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干预效果,将招募的30名失恋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4),对实验组进行9周、每周1次的团体沙盘辅导,对照组没有任何干预。使用SCL-90四个分量表、自动思维问卷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在团体干预的前后对两组进行测评。测评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前测分数差异不显著,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积极心理资本的后测分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团体沙盘游戏能有效提升失恋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且效果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首先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高等院校的2012级学生进行筛查,随机从1类学生中抽出样本分成两个组,第一组(实验组)用绘画团体辅导进行干预,第二组(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同时,从"无症状"高职新生群体中随机选12人为对照组。研究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对被试在干预前后HAMD的得分进行差异检验以及绘画作品特点分析。研究表明:绘画团体辅导对于该高校学生抑郁症状的缓解有显著效果,且绘画作品特点分析与实验数据的结果总体上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目的是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随机抽取50名学生为实验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52名学生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前后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SCL-90各维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抑郁、焦虑、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团体沙盘游戏对创伤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某高校24名有创伤经历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事件冲击量表IES-R、PTSD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通过五次干预,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无干预对照组在量表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沙盘游戏可对创伤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团体干预对提高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效果,采用3×2的准实验设计,对实验组进行共15周、每周1次、每次1.5小时的团体干预,并用大学生社会能力(自评与他评)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干预前没有显著差异的两组被试(p>0.05),在干预结束和3个月后的两次测量中,实验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一些维度上是否干预与3次测量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是基于社会能力整合模型的团体干预能促进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场舞锻炼有利于缓解更年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本文将58例更年期女性分为普通组和干预组两组.普通组患者只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为期8周的广场舞锻炼.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和干预后第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广场舞锻炼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有效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实验组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干预,以考察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前测无显著性差异,后测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被试的前后测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前后测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被试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三个月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水平,表明团体辅导模式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新生进行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施测前适应性无显著差异。施测后,实验组接受团体辅导后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组的适应性得分在前后测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控制组的适应性得分在前后测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9名孤残大学生进行为期7周的团体辅导干预,并与另外20名孤残大学生进行对照,在实施辅导前后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两组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辅导前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辅导后实验组在躯体化、自卑、社交退缩、偏执、强迫、精神病倾向6个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19,.043,.043,.040,.036,.016,P<0.05);在性心理障碍因子上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P≤0.001)。结论:团体辅导对孤残大学生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干预效果,将上海某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两个班62名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辅导,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团体辅导前及结束后一周采用《大学班级凝聚力封闭式问卷》进行施测,验证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后,实验班在组织认同、管理支持、人际和谐、集体参与维度及班级凝聚力上的总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可见,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