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夏:舜让位给禹,因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故国号叫“夏”。商:汤灭夏后,因他的始祖曾居住在河南商丘,故国号叫“商”。周:周武王灭商后,因周太王曾居于歧山下的周原,故国号叫“周”。秦:秦始皇的祖先是周孝王的马夫,因养御马有功,被赐“赢”姓,封地在甘肃天  相似文献   

2.
覃一 《新闻采编》2000,(6):15-15
新闻写作,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思维成果文字化、文章化,写作中的“知”与“行”既是一个思维创作的过程,又是一个矛盾的转化、解决过程。“知”是写作的基础,“行”是写作的最终目的,写作中遇到的知之不多和知却不善表达就是“知”与“行”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因此,要解决表达不准确而造成失误的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写作中“知”与“行”,这样,才能使认识成果清晰地、条理地用文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知”是写作的基础。这里所谓的“知”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物的认识,二是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范长江说过一句激昂的话:“广博的知识,丰  相似文献   

3.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少年求学时期,曾经按照他父亲的嘱咐,放下数学功课,专门跟从名师研读我国的古代典籍《孟子》一书.杨振宁先生回顾说,《孟子》影响了他的一生.杨振宁为什么这样推崇孟子呢?我们知道,孟子是我国最早提出“知性则知天”的古代思想家,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见《孟子》的《尽心上》篇)孟子把个性的发展与解放,放在整个自然、社会的宏观背景下来认识,对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研究,都有很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我国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山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生于公元一○八四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卒于公元一一五五年(绍兴二十五年),享年七十多岁。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她的词以委婉含蓄、清秀新颖著称。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寂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均为佳处。她在散  相似文献   

5.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话可谓妇孺皆知。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个字,乃是一首七绝的诗句,著作权属于清代诗人张璨。 关于张璨生平之记载甚少,据查为仁《莲坡诗话》、欧阳兆雄《水窗春呓》等,知其字岂石,号湘门,湖南湘潭人。其斋名学量,故晚年自号学量老人。清  相似文献   

6.
杨萍  刘佳 《声屏世界》2016,(6):58-60
微信是中国最大的信息平台之一。因其具有及时性强、交互性等信息传播特点,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为扭转颓势纷纷打造微信公众号,试点报刊、广播、电视的传播改革,与用户进行有效互动,涌现出大批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微信推送。诸如《人民日报》的“学习小组”、《北京青年报》的“政知圈”、上海东方报业的“澎湃新闻”、央视的“网络新闻联播”、湖南广播电视台的“湖南卫视新闻联播”、重庆广播电视台的“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江西广播电视台的“江西网络台”、赣州广播电视台的“GZTV赣州新闻联播”等。本文针对时政新闻微信推送编辑、内容选择、二手资料整理等内容,探析微信如何玩转时政类选题,让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受到用户青睐,提升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7.
在“惠更斯号”登陆之前,我们对土卫六知之太少(对它表面和大气情况的了解少于1%)。但比较确切的是,土卫六和40亿年前的地球很相像。“既然地球上能够繁衍生命,那么,土卫六是否也能出现类似的原始生命?如果有,是什么形态?如果没有,那么是局部地域的没有还是普遍意义上的没有?无论得到的是哪种结论,意义都是非同一般的。”中国天文学家、国家天文台已退休的研究员李竞这样叙述“惠更斯号”登陆土卫六的意义。就同样的问题,本刊采访了“惠更斯号”计划的参与者之一、欧洲宇航局空间任务分析师、卫星探测工程师密切尔·卡罕(Micheal Kahan)。…  相似文献   

8.
人生就是“知”和“行”的一生。再低级的人生也离不开“知”和“行”,再高级的人生同样离不开“知”和“行”。知识、智能,可用“多”、“少”、“高”、“低”来形容;而智慧,每个人拥有他自己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9.
怎么抓问题呢?我认为首先是要“知上知下”。所谓“知上”,指吃透上头精神;“知下”,便是深入到干部战士中去,了解基层活生生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知与行     
“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知与行的关系,就是眼睛和腿脚的关系。知是行的“眼睛”,行是知的“腿脚”。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