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话,儿童文学中一朵艳丽的花朵,浸润着孩子幸福的童年,激发起孩子奇特的想象。小学阶段理应是孩子接触童话、阅读童话、创作童话、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段。童话真正站在了儿童的立场上去叙述事情,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去诠释大千世界。小学语文教师要与学生静下心来走进童话的世界,一起阅读,一起感受曼妙的童年。那怎样进行童话阅读呢?  相似文献   

2.
“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童话,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方法编制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三年级安排了“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的阅读要求,四年级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提出“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的童话阅读和写作要求,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符合儿童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我的想象我做主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想象是童话的最大特点,也是童话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之一。想象具有超现实性和不可实现性,它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童话学习基础,他们能依托生活、阅读和网络媒体等渠道所得到的经验,编写属于自己的童话。  相似文献   

4.
张洁 《学子》2017,(1):14-14
童话是盛开在儿童文苑的一朵奇葩,为儿童营造了宁谧唯美的世界.童话阅读,激活了小学生想象的源泉,为他们带来了心灵的润泽,以及精神的愉悦.统计显示,苏教版教材中的童话超过三十篇,小学正是学生阅读童话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5.
小学一二年级的童话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良好阅读兴趣和语文能力的发展。走进童话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可以提升孩子的想象能力;品味童话主人公的举止行为,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迁移童话故事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儿童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比喻、拟人在儿童那里不是一种修辞方法,而是他们说话的方式。但是,儿童在进行儿童文学欣赏时,常常处于被动依赖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阅读童话,带着一颗童心,走进童话世界,走进孩子的心里,来引导他们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按照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地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7.
低年段阅读范围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充满了童真童趣。童话作为低年级孩子的一种重要阅读体裁,孩子们都愿意都喜欢去读。辞书上是这样给童话下定义的——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因此童话阅读教学时要遵循童话这种文体的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对童话的喜爱阅读的这种心理,才能达成我们理想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秦斌 《江西教育》2022,(14):50-53
《我来编童话》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这一单元是童话主题,语文要素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教学时,教师应从儿童本位出发,创设童话情境,运用"猜、聊、编、评"等方式唤醒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习作技巧,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神奇.  相似文献   

9.
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的孩子,最喜欢听童话,看童话。他们的思维方式带有童话的特点,他们的游戏蕴含着童话的色彩。鉴于此,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神奇的童话世界,把童话形象请进课堂,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与童话形象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是变枯燥的、机械的拼音学习为有趣的、生动的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童话,对于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近说:“孩子们的思想感情,最突出的一点是幻想,幻想贯穿着整个童年的生活。”童话以其丰富的幻想。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无尽的阅读乐趣。同时也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受到陶冶。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就要遵循童话本色。以一颗童心引领孩子走进童话王国。  相似文献   

11.
摸词编童话     
设计思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小学创新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既要教会儿童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又要教会儿童“虚构”,让儿童根据喜欢想象的天性把胆子写大,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树立自信心的同时,发展他们有意重视表象的心理能力。出于此,我在自己班由易到难进行了为期一年,每两周一次的童话序列训练,这“摸词编童话”是其中的第12次训练,由实验看,颇适于二年级(下)、三年级(上)进行训练。导写过程一、课前准备1.准备两个盒子,盒子内各放一张卡片。一张卡片上写“猪”,另一张写着“机器…  相似文献   

12.
一年级孩子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以后,究竟是怎么开始阅读的?作为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在阅读起步阶段顺利起航?通过跟踪观察和访谈,发现影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文化背景、汉语拼音基础和日常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活动,激起儿童阅读兴趣.挖掘学生阅读潜力。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广西教育》2013,(33):41-42
童话是孩子眼中的世界,而想象是童话的翅膀。翻开学生的日记,我们不难发现,童话题材是学生的首选,许多动物、植物都成了日记本中的"座上宾""席上客",孩子对童话的喜爱之心可见一斑。然而,在童话作文教学现场,孩子却思路堵塞,表达不畅;创编的童话故事天马行空,想象却欠合理。童话作文中的想象为何会缩水?根据童话教学观察,笔者发现,童话作文教学上教师只让孩子想象,而没有给孩子想象.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孩子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以后,究竟是怎么开始阅读的?作为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在阅读起步阶段顺利起航?通过跟踪观察和访谈,发现影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文化背景、汉语拼音基础和日常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活动,激起儿童阅读兴趣,挖掘学生阅读潜力。  相似文献   

15.
儿童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绘本阅读是儿童快乐阅读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还能将儿童生命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浸润其中。儿童的阅读兴趣可以用绘本阅读激发,通过绘本阅读品味语言,感受行文之律;拓展想象,感受起伏之韵;联系生活,感受童年之趣。绘本阅读能将一颗颗温暖又幸福的阅读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灵,让其感受生命之美、阅读之美。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学段目标中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1],童话是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一种文体.为更好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接受心理,契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需要,童话故事若要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须经过专业的"加工".本文以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探究低年级童话选文改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童话是儿童最好的伙伴,它让童年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想象和快乐,它让纯真和梦想能够自由飞翔。童话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童话中有丰富的育人素材、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儿童展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是儿童阅读的一个关键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人生之初就恋上阅读、亲近经典、呼吸书的芬芳,走好阅读的第一步。一、大声朗读走进阅读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认为:"为孩子朗读是孩子小学毕业之前应该保持  相似文献   

19.
童话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在奇异的童话世界里孩子们放飞想象,享受诸多乐趣。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童话作品渐渐淡出学生的视野。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不再为童话的情节所吸引,而是因为缺乏新的阅读视野,使得他们的童话阅读品质无法上升到新的高度。为此,我们引导学生开展童话专题阅读活动,辅以童话鉴赏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富有夸张和想象成分的文学样式。童话中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备受广大儿童的青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指导低段学生进行童话主题阅读,提升阅读效益呢?笔者期待利用各种阅读工具,让低段的学生能够喜爱童话,并自然地沉浸于童话世界之中,尽情欣赏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故事所带来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