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思考,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发展性评价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营 《当代教育科学》2003,(6):46-47,5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根据这一要求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师评价制度。近年来,我校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为重点,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一、立足现实,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观念我校地处宁阳县城中心,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教学评价无疑会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评价改革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评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余鹏 《陕西教育》2006,(1):91-9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起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据此,我们说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郑凯钟 《师道》2005,(10):24-2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注重教师、学生、专家、多主体参与评课,能从多角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策略与途径,引领教师在反思中前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深深感觉到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步伐的重要“瓶颈”之一.从而也越来越重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这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笔者结合近几年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对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现就有关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原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并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发展性的评价理念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单元——课堂教学活动来体现和落实。然而反思当前课堂教学评价还存在许多无效、失效和误区。本课题着重探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评价,并突出对评价形式和手段有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重新构建一套完善的符合现代课程新理念的、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特别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要求: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提高,并有效地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评价教学行为的信息,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教师的制度。因此,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中最重要的环节,首先要贯彻实施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用新型的评价观—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林革 《教育探索》2003,(8):104-10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要真正建立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深刻地反思传统的教师评价,全面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一、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内涵的思考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通常可以根据教师评价的目的,将其分为两…  相似文献   

12.
蒋明玉 《河北教育》2009,(12):31-32
当前,为避免“以考定评”、“以分论英雄”等错误做法的延续,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早对学生评价作了重新定位:倡导发展性评价。笔者认为,这种仅仅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的定位,由于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因素,所以无论课程改革、考试改革得多么轰轰烈烈,但收效甚微,仍旧跳不出“以分论英雄”的怪圈。因此,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杨芳 《教育与职业》2004,(11):22-22
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奖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发展。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进程,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生命价值不断得到提升和实现的过程。与此相适应,就要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和奖惩性教师评价相比,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广州市于1995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区域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行动研究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广州市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开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这个阶段的活动主题是“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广州市全面进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以及广东省启动新高中课程实验,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更显示其迫切性和意义深远。为了帮助学校干部和教师加强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本刊特分期发表有关人士对相关问题的解答,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广州市于1995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区域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行动研究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广州市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开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这个阶段的活动主题是“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广州市全面进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以及广东省启动新高中课程实验,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更显示其迫切性和意义深远。为了帮助学校干部和教师加强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本刊特分期发表有关人士对相关问题的解答,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欣然 《小学生》2010,(4):18-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先进的评价思想,而且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向我们学校管理者提出一个重要的管理课题——如何用新课改理念提升学校班级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近年来,我校牢牢把握“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这—核心理念,以开展“三星”和“三袋”活动为主线,从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多元化、个性化等方面入手,精心构建了教育教学评价发展性体系,为我校的新课改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若干问题解答(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广州市于1995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区域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行动研究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广州市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开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这个阶段的活动主题是“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广州市全面进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以及广东省启动新高中课程实验,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更显示其迫切性和意义深远。为了帮助学校干部和教师加强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本刊特分期发表有关人士对相关问题的解答,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当前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先进的评价思想,而且主要针对我国现行课程评价体系中的不足与局限,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20.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它与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性质各异,功能互补,都是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2002-2005年,广州市教育系统进行的评价制度改革,是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也就是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