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世纪,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的理论有了显著的发展。妇女选举权运动的要求在表达方式上更加大众化,在内涵与实质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妇女选举权既是作为与男性平等的表现,也是建立两性间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并促进社会与工业发展的需要。在选举权的范围上,明确给予符合条件的已婚妇女选举权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欧美女权运动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妇女权运动在为妇女争得平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平等决策权和执行公务的权利与机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尊重妇女的权利已成为社会共识。女性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得到进一步表现。在政坛上成为一支独立和活跃的力量。但是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没有质的改变,在分享权力和决策中缺乏公平竞争的机会。在当今西方社会。女权主义又提出超越传统平等理想。重新看待性别平等。开始以女性为中心的方法看待差异,把差异看成形成女性力量和特征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萧乾 《中文自修》2008,(7):36-37
战争是女权运动者的好机会,可也是个好考验。可以看出妇女在能力上究竟与男子相比如何。上次大战,英国妇女争得选举权——政治上的平等。那也不是容易争到的。在这番存亡的苦斗中,英国妇女究竟能做些什么,曾做了些什么呢?这想来是国内读者们所关切的。  相似文献   

4.
受密尔的女权著作的影响,罗素成为一名女权主义者。当自由党衰落之时,他又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来论述妇女选举权问题。罗素指出授予妇女选举权不但有利于实现男女平等的私人关系,而且能够改善妇女自身的地位。而罗素对妇女选举权私人议案成为法律的建议则反映了他的认识的局限性。罗素对反妇女选举权者的观点的驳斥也有一定道理。罗素的妇女选举权思想核心就是坚持授予妇女选举权,它是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妇女选举权思想。  相似文献   

5.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经历了一段多难而曲折的历程。它不仅以中产阶级女子的觉醒,妇女自我意识的增长为依托,还与美国黑人奴隶争自由、争人权的运动相夫联。恩格斯说;“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①而妇女争取选举权,就是对这种权没所作的政治上的反抗,是妇女走向平等道路上还出的第一步,此后关于女权的种种变革正是由此发端。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过程与特征。——)美国女权运动由来已久,在男子要求权利的时侯,妇女也开始要求自己的权利。早在殖民地时代,著名女诗人安妮·布雷兹…  相似文献   

6.
以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指导思想,本文提出,妇女与男子不平等关系的发展机制是: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妇女与男子的社会力量对比状况,进而决定他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相应地位,再而决定他们在婚姻及家庭关系中的相应地位。本文也论述了妇女与男子不平等关系的历史分期、当代妇女解放的基本道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妇女的经济地位在原则上与男子平等。但在现实生活中 ,我国妇女的经济参与程度仍较低于男子。造成这种现状的深刻原因是制度之外的观念因素 ,即对女性劳动价值的偏颇认识。要改变女性经济参与的现状 ,即提高女性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首先必须改变女性劳动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妇女向来是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太平天国却主张把妇女解放出来,使她们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同男子平等的地位。妇女们参军参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妇女的法律地位,体现着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程度,妇女权益的保障,是提高妇女法律地位的有效手段。我国强调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广大妇女必须了解这些,必须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妇女解放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西方妇女受惠于战争带来的后果,在选举权等领域取得突破,主要西方国家先后通过法令使妇女获得平等的公民权;在劳动权领域,妇女在就业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战前水平,引起身份和地位的很大变化。另一方面,社会观念、政府政策又成为妇女进入公共领域的阻碍,在政治权利和劳动权利方面受到诸多误解和限制。这使西方妇女的解放呈现一种双螺旋过程:战争确实让妇女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解放,但很大程度这种解放又仍然从属于男性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珍.韦伯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初著名女作家,其经典代表作《长腿叔叔》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研究方法,分析韦伯斯特所处时代女性生存状况、个人生活经历,以及作品中以树立女性权威为目的的女性叙事,认为韦伯斯特的创作受当时女性社会状况及个人生活经历影响,她希望通过文学创作争取女性的发言权,构建女性权威,通过作品对社会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城市农民工选举权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数量庞大且特殊的新兴阶层,选举权是我国公民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权利,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城市农民工无论是回乡参选还是就地参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他们的选举权处于被虚置的状态。城市农民工选举权缺失的原因有:户籍制度的制约、选举程序设计的缺陷以及选举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失衡。在不突破现有户籍制度框架下,探寻保障城市农民工选举权的对策,将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村民选举权是法律赋予村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而村民委员会选举多数决制度在参与成员范围、决定程序和权利救济这三个方面侵犯了少数人选举权的实现,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机制来衡平选举多数决制度,如弱化户籍制度和宗族势力对村民选举权的影响,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监督机制和救济措施,这一方面能够制约多数人权利的行使,另一方面又能够保障少数人积极参与到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去,从而实现村民民主自治。  相似文献   

14.
解决国有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的国有股表决权证,竟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与原有流通股一起构成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改进国家对公司的控制模式,分离主动表决权与被动表决权,制定《国有股被动表决权行使法》,政府只以被动表决权方式行使有关政治、产业政策方面的保留权利;而将资源配置方面的权利售予流通股公众,由流通股股东控制公司经营权,调动流通股东促进资源配置的积极性,形成国家依法监管与企业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新型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家,这一思想渊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康有为高举卢梭“天赋人权”大旗,批判汉儒的“夫为妻纲”,主张解放中国的千千万万女子。康有为遵循卢梭“不平等起源说”的思路,主张取消私有制,女子皆可为公工、公农、公商、在经济上独立自主,奠定男女平等的经济基础,康有为依据卢梭主权在民论,争取女子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允许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完全平等权利,实现真正男女平等的大同世界。  相似文献   

16.
父权的解构:H·H 理查森短篇小说的女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澳籍女作家亨利·汉德尔·理查森因长篇小说一举成名,但其创作的短篇小说却被批评家贬为具有女性狭隘性,被严肃文学拒之门外.但是在女性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女性文学极大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理查森的短篇小说.事实上,她是通过自己独具特色的短篇小说向世人宣告,女性作家也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意识,女性文学也有它的自在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查森的短篇小说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是文学领域里反映女性话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7.
当前解决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的措施之一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一样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竞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将上市公司控制权由国家转给股民,制定《国有股被动表决权法》,政府依法管理国有股与行使上市公司政治控制权,实现政企、政经合理分开,扩大国民的经济决策参与权,使国有经济决策实现民主化与法制化,推动经济民主进程,以经济民主为先导推动政治民主的发展与民主意识、民主行为的产生。因此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秩序的联结点。是实现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gender stereotyping, both linguistic and pictorial, in a set of 10 Australian English‐language textbooks for intermediate learners. In order to determine how accurately the books reflect the status of women in contemporary Australian society a content and linguist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cusing on, amongst other things,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characters, the portrayal of women and men in social and domestic settings, the use of gender‐inclusive expressions, and the ordering of items in female/male symmetrical constructions. Despite the generally high level of sensitivity to gender issues displayed by most of the writer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ideal of a truly balanced treatment of men and women has yet to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9.
古巴比伦时期,女祭司阶层开始兴起。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称为“特殊的妇女”。在家庭中她们摆脱了“父权”、“夫权”和“子权”的控制,享有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她们不能被丈夫随意抛弃,享有财产继承权,可以独立自由处理家庭中的不动产。女祭司具有的宗教职能、高贵出身及具有的丰厚嫁妆是其在家庭中享有极高地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