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容忽视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致使目标、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也具有偶然性,即挫折随时可能产生,难以预料。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认识挫折、战胜挫折,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心理素质。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人在…  相似文献   

2.
孙宁 《山东教育》2004,(16):61-62
文学作品中,细节往往是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愈是生动新颖的细节,愈让读者过目不忘。教育过程中也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的细节。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发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在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相似文献   

3.
孔子被尊为圣人,其教育思想理论直到现代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他主张平等教育,将明传播于全社会;主张适宜教育,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主张诱导教育,运用触类旁通教育手段;主张渐进教育,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主张辩证教育,将教与学有机统一;主张陶冶教育,使学生在愉快中感受求知的乐趣。孔子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我国幼儿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以非儿童方式教育儿童的现象。一种是 以非人的方式教育儿童,人们不是把儿童当作植物,进行园丁式的修剪,就是把儿童当作动 物,进行猴子样的训练,或者干脆当作物品,进行工厂化的加工,而忽视了儿童是一个生命 ,是一个人的生命;另一种是以成人的方式教育儿童,儿童的教育或者按成人的理性设计安 排,或者以成人的认识方式进行,而忽视了儿童还是一个儿童,是一个正处在成长中的生命 。这种非儿童化的教育方式,不仅泯灭了儿童的个性,扼杀了儿童的创新精神,而且还不同 程度地造成了儿童智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毕业研究生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承担主要决策者与管理者的重大责任。因此,能否通过研究生德育工作,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对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新的形势下,研究生德育教育也不断面临着新情况与新问题,一方面,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途径的多样化带来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作为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却又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研究生的思想方式、价值判断也无疑会随之复杂化,另一方面,研究生年龄相对偏大,思想已趋于成熟,对从小学起一直延续至今的德育教育形式比较淡漠,接受度低。现就深化研究生德育教育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拓展与完善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内容等问题谈些看法,供领导和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教育》2003,(3):1-1
元月4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02年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绩,部署了2003年教育工作,描绘了新时期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各类教育取得了新进展,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行政职能和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新的一年里,全省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扎扎实实抓好“普九”巩固提高工作,积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全面推进素质…  相似文献   

7.
成长的代价     
一个小学生夏令营,活动内容有长距离徒步行军、野外实地考察、自己架锅煮饭烧菜、搭帐篷露营等等。结果,很多家长不放心,有的甚至还特地请假尾随其后。夏令营一结束,长辈们摸着孩子晒黑了的脸、变瘦了的身子,心疼不已。的确,现在的独生子都是家长们的掌上明珠,平时关怀备至,哪吃得了这样的苦哟。有的家长就埋怨主办者是在摧残祖国的花朵。我却要为主办者的深谋远虑大声喝彩。因为经历磨难和挫折,走一段逆境,是人成长的重要方面,其价值不可小觑。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终于发明电灯;大科学家诺贝尔为研究炸药,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面临着新的变革与进步,教育体系与教育结构同样也面临着新的调整与挑战,在这一变革之中,继续教育何去何从,如何明确自身的角色,确立恰当的定位,也成为我们不可回避、迫在眉睫的问题。 纵观文明时代以来的教育史,不难发现,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与它所处的时代息息相通,总是依托于特定的经济基础与生产力水平而存在,农业经济时代,与之相伴的是经验式的教育模式,知识与技术主要是依靠师徒相传,父子相传,缺少正规的学校教育。在这一模式下,经验的积累远重于知识的创造,父辈与师长…  相似文献   

9.
分流教育     
《中学生物学》2007,23(2):21-21
分流教育是指在制度上分别对不同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实际措施而言,分流教育体系中的不同体系,不仅在教育的形式(如名称)不同,而且在教育实施上(如课程内容)有相当程度的差异,分流教育的源头来自制度上的不同,亦即因制度上的差异,草成教育实际的差异,当制度并无差异,而教育实际却有差异时,则不能以逆退方式,把这种差异诉诸分流教育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教育行政化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行政化已严重制经我着高校快速,平衡,健康的发展,为此,严格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办学,树立明确的教育理念,恢复教师,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设定高校行政权力的行使范围及其运行程序,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明确高校的自主权,是遏制教育行政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由教育本质讨论的引发,教育功能问题二十几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同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对于教育的职能问题,研究都大从发挥职能的主体出发加以探讨,本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功能与职能的主观和客观,实然与应然问题,教育功能的方向,教育职能实现的层次与结构以及功能与职能二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认为,解决实然功能应然功能的转化也是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而这一点的实现有赖于教育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2.
有位科学家给两名助手一人一只灯泡,要求他们各自想法求出这灯泡的体积。其中一位很快得出了结果:他找来一只烧杯注满水,把灯泡没入水中,然后拿出灯泡,根据烧杯中空出的部分,很快就计算出了灯泡的体积。另一位对灯泡用尺子测量,用公式计算,忙了半天也没有忙出个结果来。第二位助手并不缺少知识,但他却缺少智慧。他迷信于课本上的那些知识,却不知道灵活地运用。而第一位助手可贵的是,能变善化,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的经验巧妙嫁接,有机融合,把棘手的难题转变为简单的操作,使问题迎刃而解。智慧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区别也许就…  相似文献   

13.
近期拜读了荷兰大教育家珍妮特·沃斯与新西兰戈登·德莱顿撰写的教育巨著《学习的革命》,着实让我受益匪浅。而其全新的教育观念又让人耳目一新。书中写到:“从开始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大部分孩子就被这样教育着———答案已经被找到了。”的确,很多年来,教育一直束缚在一种模式当中,并日趋教条和死板,孩子们的创造力也因此受到严重的阻碍。作为一名教育者,一旦忘记了教育的创造性,那么,教育的意义就会所剩无几。诚然,教育是为了传授知识,教师上完一节课也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仅如此,那么,知识本…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实践证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均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到适时、科学、规范、适度,有的放矢。具体来说:在时间上要适时。即抓住关键期。据专家介绍,不同性别的学生,有不同的关键期。目前的学生,女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男学生可推迟到六年级或初中一年级是开始进行性教育的关键期。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教育效果。在内容上,做到系统化、序列化。就是说,首先要把整个青少年阶段的性知识教育看做一个整体,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来决定性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教育必须关注完整的人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一个技能统治一切的时代,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它至少应该包括:信仰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和公民教育,并且需要我们确立新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教育质量评价的问题上,我们往往局限于“有形”的量化指标体系,而忽略“无形”的价值理性层面,存在着重技术教育,轻价值教育;重知识性教育,轻创造性教育;重改革形式,轻改革内容等误区。鉴此,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大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复杂性,才能走出误区,对大学的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先来看几个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案例。案例一:拔牙一天上午,明明的爸爸带他去医院拔掉了一颗蛀牙。当明明和爸爸到幼儿园的时候,带班老师已经开始了上午的教育活动,因此只是与明明打了一个招呼便让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这时候,明明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拔牙这件事情上,便用手捂着嘴对老师大声说:“老师,我拔牙去来。”一下子,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也转移到了明明用手捂着的嘴上,很想看看明明拔牙以后的样子。老师看到自己组织的教育活动完全乱套了,有些不高兴了,在对孩子们进行了一些暗示后,继续着原来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闲暇教育中的“悖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在闲暇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目标定位的简单化倾向。闲暇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在对“闲暇”及“闲暇教育”的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它不仅涉及到闲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涉及到闲暇的情感与态度,涉及到闲暇的价值判断,甚至涉及到闲暇中的终极关怀。可是,当前人们在追求闲暇教育实践化的过程中,却表现  相似文献   

19.
在高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教育环节上具有关键性,在知识传授上具有系统性,在观念树立上具有牢固性,在教育对象上具有普遍性,在教育实施上具有紧迫性,在教育效果上具有长远性。本文提出高等师范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0.
关注学生的教育消费性收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我国,“教育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之类的观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教育并投资教育的理由。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件幸事。然而,学生受教育,既可以在将来得到回报,又能从当下的教育中获得某种满足。仅仅将教育视为只能在将来获得收益的投资,忽视学生在教育期间的精神满足,即学生的教育消费性收益,不仅低估了教育的真正价值,而且引发了现实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必须给学生的教育消费性收益予以足够的关注。   一、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内涵   何谓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