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散文。怀念母亲的文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它们都是带有浓烈情感色彩的散文。季羡林曾说: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散文的真面目是以情感人"。那么,本文作者是如何表达怀念之情,让人感同身受进而产生共鸣的呢?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难点是引领学生感悟母爱,学会孝敬。文中,“我”两次抱了母亲。起先是随意一抱,发现母亲竟如此的轻,发现自己竟如此的不了解母亲……这一抱,抱出了万般感慨。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一抱,好好地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这一抱,抱出了动人的世间亲情。  相似文献   

3.
《水》是一篇朴实而精美的散文,背景是从前一个缺水的偏僻村庄,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儿时回忆,展示用雨水洗澡以及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的情景,说明了当时当地水的珍贵以及母亲对孩子的爱。多年来,许多教师认为这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感恩母亲的好教材。但是随着对教材的深入解读,随着对  相似文献   

4.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江苏徐州著名作家孙友田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回忆了小时候母亲在月光下教"我"唱歌谣、童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母亲就像"我"的启蒙老师,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5.
董玉梅 《考试周刊》2011,(62):69-70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中的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教学过程中,我逐层深入,引领学生知恩、感恩、报恩,领悟母亲在月光下把她爱故乡、爱亲人、爱生活、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传递给了我,表达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6.
吴宏祥 《教师》2012,(13):94-94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娇生惯养,不少孩子只知接受恩惠,不思感恩;只知索取,不讲奉献。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幕与感恩不相符的画面:饭桌上,母亲的筷子"不小心"伸进孩子喜欢吃的菜盘里,孩子就大叫起来:"你干吗?"妈妈弯腰给孩子系鞋带,而孩子却心安理得,一声不吭……  相似文献   

7.
"念想"儿,是北方人的俗语,是指值得品味和思念的事。多给孩子留点念想儿,就是父辈要多给孩子留一些值得品味和思念的事,其中暗含着教诲与感恩。笔者在2003年9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回忆母亲的散文:《母亲的痛》,大意是:笔者孩提时代,常  相似文献   

8.
熊丙奇 《生活教育》2012,(17):17-17
新大学生入学在即,在北京中关村某电子卖场,一名女孩看上了"苹果三件套",面对超过2万的花费,母亲刚表示吃不消,这名女孩就扔下一句:"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说完扬长而去,气得母亲掩面而哭。这事儿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有人指责这名女生"脑残",不知感恩;有人认为,为人父母者应该首先反思,是自己平时的纵容,导致孩子要这要那,  相似文献   

9.
从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现状入手,分析了感恩教育对就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和就业能力提升对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意义。提出通过培养"感恩"学生传播感恩文化、教育学生怀感恩之心到基层去建功立业、以就业促成长在成长中践行感恩等途径,增强感恩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90后"高职学生对亲人、师长、社会缺乏感恩意识,本文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自我教育分析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指出对高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对高职学生进行家庭情感教育、学校"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全社会感恩意识教育的感恩教育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院校中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责任。在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行发掘感恩意识,培育感恩观念,锻造感恩能力,创新感恩行为的"四层次递进"感恩教育路径,是创新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增广贤文》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跪乳、反哺体现的就是感恩之心。教师应有一颗感恩之心,做到常念跪乳之恩,勿忘反哺之义。第一,感恩父母。"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长大,子女没有理由不感恩父母。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更应感恩父母,因为教师感恩父母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感恩学生...  相似文献   

13.
学校传统的感恩教育呈现出"成人腔"、"说教式"、"单一化"的弊端。真正内化到思想、外化于行为的成功感恩教育是学校迫切需要的,而小学感恩文化的创建必然要基于儿童视角。作者探讨了创建儿童感恩文化的策略及由此引发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的散文鉴赏方法进行鉴赏。教学活动进行得相当顺利,同学们都能按照语段的特点,找到感悟生与死的对应文字和母亲给予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伏龙 《学子》2012,(6):8-8
今天,在遇到一些节日(如三八妇女节、春节等)时,不少学校总是将其作为学生德育实践的一个平台,如,开展"为母亲洗一次脚""我为家里出份力"等感恩性质的活动。不但如此,有的学校觉得节日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努力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群毅 《文教资料》2011,(16):141-142
针对学生感恩心缺失这一现状,对学校学生要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构造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努力营造感恩教育氛围,充分发挥"两课"在感恩教育中的功能,建立有效的感恩践行机制,把感恩教育做好。  相似文献   

17.
探析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特点及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和原因,对感恩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进而提出改进教育方法、主题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效途径,达到加强感恩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社会上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有目共睹,加强感恩教育刻不容缓。进行感恩教育必须重视下面五点:在观念上真正重视感恩教育;建立师生平等对话,创设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教育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感恩教育应当是循序渐进的链条式教育;感恩教育应建立有效的感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孝、忠、信"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昭示的就是要通过"孝"、"忠"、"信"来感谢报答父母、朋友、社会和国家之恩的感恩思想。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想背景的冲击下,更应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重视感恩的认知教育、加强感恩的情感教育,强化感恩的践行教育,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相似文献   

20.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散文内涵丰富,她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抒发中饱含感恩之心,对故国家园也充满着相思之情。她的生命之情、感恩之心、乡愁之思在其散文创作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