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思性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弗赖登塔尔语)。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有了怀疑和困惑,就可能使人探究,而探究可以释疑或激疑(引起更大的疑惑)。  相似文献   

2.
蒋华 《考试周刊》2010,(48):188-188
波斯纳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和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所谓反思。杜威认为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简言之,反思即自我反省、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是回顾复习、消化吸收、查漏补缺的过程,是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没有经过反思,学生的科学学习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4.
1989年波斯纳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学习是反思的,没有反思的学习不可能深刻.反思是在学习思维过程中的一个明显段落点或对一个问题的思维结果进行科学慎重的批判性的回顾、分析和检查.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虞君 《中学理科》2006,(8):70-71
一、什么是反思 反思是指对学过的知识或经过的事件进行回顾和思考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是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索和探究的行为。”他还提出了反思五步法,即暗示、产生问题、假设、推演假设、检验假设。实际上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就指出过反思理念,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中西方的教育家都强调学与思的统一,注重学习之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习环节中的重要一步,即反思是不可缺少的,甚至于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是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索和探究的行为."通过反思活动学生可以优化自己的知识模块,提高思维能力,从而高效率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反思能力的培养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波斯纳曾提出过一条个体成长的公式 :经验 +反思 =成长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曾指出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可见波斯纳和弗赖登塔尔都非常注重反思在个体成长和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事实上 ,大凡缺少反思的学习都是低效的学习 ,大凡没有反思的经验都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何谓反思 ?杜威认为它是“—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 ,心灵困难的状态 ,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 ,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 .”数学学习中的反思 ,是指学生对数学思维过程中的一个明显段…  相似文献   

8.
一、何谓反思型教师什么是反思?第一个对反思问题作较系统论述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收集和探究的行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反恩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坚持下来的事情。它是伴随着每一个人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9.
所谓反思,杜威认为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简言之,反思即自我反省、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是回顾复习、消化吸收、查漏补缺的过程,是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没有经过反思,学生的科学学习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0.
反思又译为“反省”“反映”,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概念,意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在不同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人通过反省心灵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的观念等。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认为反思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现在,人们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所以,培养学生对解题后的反思,是提高思维能力、提高解题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这种困惑而进行探究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反思性教学的兴起反思性教学是在人们对“反思”的探讨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形成的。较早研究反思的有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在他们之后,最先将反思引入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杜威对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的重视,主要反映在其名著《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他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①他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即思维五步),相应地把教学过程也分为五个阶段(即教学五步)。而反思性教学这一…  相似文献   

13.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隐含着一种反思结构,反思的前提是“真观念”,其内容是“观念的观念”。观念的演绎体系构成了反思的基本结构,反思方法本身就是知识和真理的一部分,几何学证明则是这种反思结构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4.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反思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反思+经验”。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也谈到:“反思”是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是人们自觉地把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知活动,足对思维的思维.在此过程中,心灵获得不同于感觉来观念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一、对“反思”概念的考察 “反思”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使“反思”成为教育界影响深远的哲学概念的是洛克的经验论哲学。洛克认为“反思”是心灵通过对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关注和反省,产生“内部经验”与知识的途径。他认为“反思”是人们自觉地把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一、对“反思”概念的考察 “反思”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使“反思”成为教育界影响深远的哲学概念的是洛克的经验论哲学。洛克认为“反思”是心灵通过对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关注和反省,产生“内部经验”与知识的途径。他认为“反思”是人们自觉地把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一、对教学反思的内涵理解 1.反思的不同界定 要理解教学反思,必须先从反思说起。反思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形式,古已有之,但人们对反思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刘加霞、申继亮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将反思理解为内省,是一种元认知过程。在中国有孔子、朱熹等人,在西方有洛克和斯宾诺莎等人;二是将反思看作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问题解决,以杜威在1933年发表的《我们怎样思维》为代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Dewey)于1933年在他著作《我们如何思维》中最早对反思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随之,各国学者纷纷对反思进行研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学反思逐渐成熟,并形成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20.
杜威认为:“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起源于主体在活动情境过程中所产生的怀疑和困惑,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学生的现实世界数学化”,“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曹才翰先生也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