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后中美关系中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美国国会在其中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国会与总统权力的较量、党派斗争、意识形态的不同、利益集团的活动是国会起消极作用的主要原因,而台湾问题、贸易问题与人权问题则是其作用的主要手段。为发展积极的中美关系,就要加强双方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会的交流与对话、加强对各有关利益集团的工作以及两国领导人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交流与对话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国会在外交上享有一定的权力,它通过各种途径对美国的外交决策产生影响。在美国的对华决策上,国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宪政体制中总统与国会在外交决策上的分权是美国国会对华决策的法律渊源;党派之间的政治斗争是国会对华决策的变量;意识形态是美国国会对华决策的内在情结;利益集团是美国国会对华决策的外在压力。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巨大转变,中美两国战略利益、两国战略性质也相应发生改变,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变的波动时期。而对于现实国家利益的追求始终是主导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中美两国在安全领域、经济领域、台湾问题及人权问题方面既有共同利益又存在巨大分歧,因此中美关系始终在冲突与合作中摇摆,但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仍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克林顿政府与中美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林顿政府执政初期 ,由于对中国情况不了解 ,以及受大选政治和国内反华势力的影响 ,对华实行“遏制”与“接触”政策 ,不断在人权、贸易、台湾和军售等问题上制造事端 ,使中美关系一直走下坡路 ,并降到中美建交以来的最低点。进入第二任期后 ,克林顿随着个人地位的巩固和政治外交上的成熟 ,在对华政策上所受干扰和压力减少 ,能以务实的态度来处理中美关系 ,对对华政策做出调整 ,用全面接触政策替代了孤立遏制政策 ,从此中美关系进入了较成熟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美关系较冷战结束之初更为成熟,但在政治领域、军事领域仍存在着许多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在国际体系层次上,美国将实力不断增长的中国视为其霸权体系的潜在挑战者,并对中国采取着眼于未来的"战略防范"措施;在国家利益层次上,中美政治、经济、军事关系错综复杂,但总体上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在国内政治层次上,美国内新一轮对华政策辩论过后,布什政府仍以积极促进合作作为对华政策的主调.未来几年内中美关系将保持相对稳定,但是缺乏信任会大大增加中美两国交往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台湾问题是关系到我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同时也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议题冷战后,美国国会影响对华对台决策的力度明显加大,成为影响美国冷战后对台决策的主要变量,并且常常扮演非常消极的角色、美国国会积极主动地影响并力图主导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制定主要出于其强烈的政治意愿.认清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美国在台湾问题的立场、态度,从而加强与美国国会的交流和交往,厘清台湾问题的种种干扰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析了克林顿执政时期政治领域的对华政策问题,主要集中在台湾问题、人权问题、“中国威胁论”问题,提出美国把中美之间认识上的差距和争论当作维护国家利益、推行全球战略的手段,干涉中国内政,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制造障碍。因此,未来中美关系的改善,美国应是主动的一方。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华政策是决定中美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克林顿执政时期的对华政策受到政府、国会、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体的影响。出于不同的利益需求,各方在影响对华政策的制定上起了不同作用,使得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表现出曲曲折折、摇摆不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经济自给自足还是经济开放的大辩论,这场辩论推动了美国贸易决策机制的转变,其标志就是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从而形成了决定美国贸易政策的"1934年体制"。与此前的美国关税法相比,"1934年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国会将贸易决策权在一定时期内授予总统,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谈判并签订贸易协定,该协定不需要国会批准即可生效。但是,为了维护总统和国会在宪法上的权力平衡关系,再加上受党派政治斗争的制约,"1934年体制"中也包含了关键性的妥协:国会对总统的授权是"临时性"的,而且总统在谈判贸易协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国内企业的贸易保护要求。尽管如此,《互惠贸易协定法》的出台和此后几十年的顺利延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高度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偏好,推动了以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多边关税减让谈判和贸易自由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从世纪之初美国的对华政策可以看出,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处理好中美关系,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值得利用的方面;另一方面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以和平的希望和决心赢得世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我们在考察中美关系时,既需要考量战略意图、人权、贸易和反核扩散等问题的影响,也需要认识到中美关系是个相互促进的关系。美国及其他国家终究也会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和平与负责的大国、务实与合作的大国和民主、进步的大国。  相似文献   

11.
克林顿在首任总统期间,面对冷战后多变的国际局势,其外交出现了诸多失误,招致国会中共和党人及国际社会的频频指责,尤其是左右摇摆的对华政策,导致中美之间关系严重后退,更为世人所批评。分析克林顿的外交得失,比较战后美国外交一般特点,不难发现其产生根源,除了总统个人外交能力远逊内政能力,其外交决策班子的构成也欠佳等原因之外,美国两党政治产生的府会对立与掣肘,美国的权力机制与价值观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更重要。这些因素影响过以往美国政府的外交决策,也必将继续影响克林顿在第二任内的外交决策,在反对党继续控制国会的背景下,克林顿要在外交上,包括对华政策上作较大调整,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外关系政策的制订过程中,美国国会在维护美国利益,干涉中国内政,逃避国际法规的约束方面,能发挥政府部门不能发挥的特殊作用。针对美国政治体制的这种特点,在发展中美关系时,加大国会的工作力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布什连任美国总统,表明布什将继续推行其上一任期确立的全球战略和外交安全政策,但又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适当调整。布什在新的任期内将继续寻求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把中国定位为非敌非友国家,同时仍将中国视作“潜在的挑战对手”。因此,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基本走向,应当是与上一任期既有延续又有调整,总体上延续,局部调整,战略上延续,策略上调整;“接触加防范”,“合作加遏制”以试图把中国纳入美国所期望的国际体系的对华政策不会发生根本转变。尽管中美关系中还存在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不利因素,但美国两党在对华关系上已初步达成共识,中美关系已呈相对稳定与成熟趋势,新世纪之初的中美关系在回归稳定轨道的基础上将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美国国会权力的复兴及其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会的传统作用主要局限在内部事务上,在外交决策上基本处于从属地位。随着1973年《战争权力法》的通过,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国会在外交决策中的地位显著上升。美国国会权力的复兴,是冷战后美国国内背景与国际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国会权力复兴日益明显的时代,其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是双重的。我们应对此进行权衡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在加深中美之间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力求扩大积极因素的影响力,把消极因素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程度,从而对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汉密尔顿与《杰伊条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密尔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初期的特殊背景下,理性地指导并助产了美英《杰伊条约》的签定。条约有美国向英国做出重大让步的条款,遭到美国民众和反对党民主共和党的强烈反对。汉密尔顿认为国家独立后最需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在美英贸易问题上适度妥协是必需的。为此他向上至总统,下至百姓进行广泛的宣传工作。在华盛顿的支持下,国会最终批准了条约,美国人民逐渐理解了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的立场。事实表明,汉密尔顿的主张是英明的,《杰伊条约》使美国的“得”大于“失”美国国会的传统作用主要局限在内部事务上,在外交决策上基本处于从属地位。随着1973年《战争权力法》的通过,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国会在外交决策中的地位显著上升。美国国会权力的复兴,是冷战后美国国内背景与国际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国会权力复兴日益明显的时代,其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是双重的。我们应对此进行权衡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在加深中美之间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力求扩大积极因素的影响力,把消极因素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程度,从而对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小布什坐定了美国总统宝座。政府更迭,美国的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将会有什么变化吗?这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美国在对外政策方面历来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不会单纯因为政府更迭而发生剧烈的变动。因为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结构,总统的行政权分别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立法和司法制衡。在行政系统内,美国建立了一套文官制度,政务官员的职位不受选举的影响。分权和文官制度一方面限制了总统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政策的稳定和连续。外交政策涉及国家利益,通常带有跨党派性质,超越于国内政治斗争之上。在外交政策上…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在尼克松访华之旅前后,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艾伦·惠廷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包括在访华前提议召开对华政策听证会并提供作证人名单;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并发表文章论证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必要性;在访华进行及结束后发表评论影响美国的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18.
风采     
倪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助理、政治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研究中心项目主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资深专家、中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地区合作委员会高级专家。主要从事美国政治、美国对外政策、中美关系和东亚安全事务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国会与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政策》、《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9.
利益集团虽然不是美国国会、政府和最高法院等机构的组成部分,但却一直是美国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美国对华政策上存在着相互竞争的两大利益集团联盟,它们争夺在美国对华政策上的影响力,它们之间力量消长是美国对华政策左右摇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曲折发展历程、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大体上经历了友好交往——日本侵华(甲午、甲辰,甲寅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冷战对立——和平交往几个时期.正确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歪曲历史,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解,甚至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行,在日本国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美国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20世纪50—70年代初美国推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和军事上包围威胁的对华政策;此后中美关系解冻.由对抗转为对话,但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两国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不过,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合作会使双方获利,中美关系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