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档案利用中的公民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在公民档案意识增强的同时,其法律意识也日益提高。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探讨。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 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和保…  相似文献   

2.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1]的一项人格权,隐私权在性质上是绝对权,其核心内容是对自己的隐私依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支配.法律确认隐私权是为了自然人在支配私人信息时享有完全的自由并获得充分的法律保护.档案记录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公民的隐私,如果把公民的信息随便暴露于公众,那么,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将受到威胁,社会也会处于恐慌之中.故此,在档案的公布利用中要协调好与公民隐私权的关系,以保障档案利用公布权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薛丽 《山西档案》2006,(2):42-43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或公开,公民享有不公开自己的隐私,以及隐私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档案开放利用中的隐私则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情报资讯并与特定个人的利益或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以及私人信息。  相似文献   

4.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和保护个人权益的合理要求,档案保管机构应予以配合。《美国联邦法规汇编》的第5章第552条第4款、《德国联邦个人资料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和日本《关于保护行政机构与电子计算机处理有关的个人信息法律》的第17条,都对公民的这项权利给予了法律上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  相似文献   

6.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   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   ……  相似文献   

7.
程艳 《湖北档案》2006,(3):21-23
隐私权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公民的个人独立自由、人格尊严日益受到重视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人格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档案开放和利用工作的深入,开放档案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档案开放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这就给档案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隐私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是人格权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法律保护,并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公民享有不公开自己的隐私以及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隐私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公民隐私权有关的档案种类、内容非常繁多。本文拟就与档案开放利用领域有关的隐私权保护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最早明确提出对隐私权保护的档案法规是1991年9月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联合颁发的《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暂行规定》。该规定第7条列举了20款"例外",其中保护个人隐私权的"例外"概括起来有两类:一是与公民  相似文献   

10.
以分析国内外法律意义上的隐私权为出发点,通过明确档案开放中隐私权的内容,分析档案开放中隐私权的侵害行为和保护限制,得出档案开放和维护公民隐私权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引入到档案开放中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黄芳 《兰台世界》2006,(18):30-32
在档案活动利用中,侵害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从两个案例出发,分别探讨了公民应有隐私知悉权、隐私修改权和应制定《个人数据保护法》以保护个人隐私权。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涉及到的公民隐私权以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应注意保护公民隐私权两个方面,对隐私权概念阐释;并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隐私权保护提出部分意见建议,旨在提示档案工作要在保证公民隐私不公开的前提下,提供馆藏档案利用的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相似文献   

13.
档案开放利用中公民隐私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与之相对应的维护隐私权问题便随之而来。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对抗,已作为一个社会矛盾凸显出来。近年来,社会上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的案例屡有发生,在档案开放利用这一过程中同样也不例外,这种状况已引起了全体档案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撰稿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入手来保障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辞海》中解释,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不公开与其私人生活有关的事实和秘密的权利。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所谓隐私权就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自身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信…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隐私权的内涵呈现出膨胀的趋势,各国对隐私权的内涵理解分歧较大,因此对隐私权概念的界定也是林林总总。在我国,一般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其核心内容为自然人的生活安宁、生活秘密和个人信息资料。在档案信息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主要内容为生活秘密和个人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逐步改变着我们身边的社会,给我们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方便.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就越容易被窃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时代成为了侵犯个人隐私权权利的"杀手". 一、信息技术下的个人隐私权法律界定 信息技术下的个人隐私权表现为个人数据的隐私权,信息技术下个人隐私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个人数据是指有关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任何信息,因此也是最容易泄露的一种人格权.我国有关法学专家家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对个人生活、信息依法受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隐私权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归纳出档案管理实践中公民隐私权受到侵害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最后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提出公民档案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价值观念、信息安全建设路径对策,从而有效保障公民档案隐私权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7.
隐私权是指公民个人不愿公开的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的权利。侵犯隐私权是指擅自公开他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的行为。公民的隐私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受保护。以下三类情况可排除新闻作品侵犯隐私权: 一、公开记录。由党和国家机关公开发布的正式文件、通知、判决书、布告或其他材料,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即使涉及个人隐私,本人不同意公开,也不存在侵犯隐私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漏某些与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1].本文由"Google Earth"事件说起,对网络隐私权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网络隐私权的客体范围较传统隐私权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公民隐私权保护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加大了公民隐私权受侵害的风险。为此,应当增强档案管理单位隐私权保护意识,完善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相关立法;强化档案行业的自律管理。  相似文献   

20.
档案开放利用与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最早由美国法学家布兰戴斯和沃伦于1890年在《论隐私权》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2003年3月1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确立了隐私权在中国的法律地位。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1〕法律确认隐私权是为了自然人在支配私人信息时享有完全的自由并获得充分的法律保护。档案作为社会的记忆,记录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也包括公民的隐私。美国的维利部长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