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广播作为以声音形式传播信息的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比其他传媒更直接、更有效的宣传作用。目前,我国已有十几种少数民族语言为载体的民族广播,因它是通过对本民族的特点和本民族现实问题的关注实现的,所以自然不同于其他媒体,并且凭借少数民族广播在少数民族中已有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翻译是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服务的重要部分,而实现民族共同繁荣需要发挥少数民族广播的主流媒体作用,关键在于坚持广播受众研究,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完善广播的舆论引导重在提高少数民族翻译水平。彝语广播作为重要的少数民族广播,提高其广播的翻译水平能有效增进彝语广播的节目影响力和感染力,提高节目的质量,增强信息传播效果,从而完善了彝语广播的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语广播怎样发挥在民族文化名州建设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当努力办出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广播文艺节旧,大力提升少数民族语广播从业者素质,在坚持“新闻立台”思想的同时,耍树立“文艺辅台”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民族新闻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兴起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百余年来,少数民族新闻业走过了艰难曲折而又迂回发展的道路。如今,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像为其信息载体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全面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业队伍日益壮大。少数民族新闻业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我国民族大团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民族新闻的定义及民族新闻工作的特殊规律,做出既符合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规律又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  相似文献   

5.
王江生  梅黎 《新闻世界》2010,(10):36-37
湘西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历时态过程,在这过程中媒介对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发挥语言文化的教育功能,传播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促进了少数民族接纳吸收主流社会文化,有利于塑造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论述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在突发事件、保留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文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维系民族感情和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在保卫边疆、维护国家统一、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过5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广播宣传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既有面向少数民族广播的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五种民族语言广播,又有面向广大汉族听众、介绍少数民族的汉语民族广播节目《民族大家庭》,形成了中央台民族宣传的特色,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文献是我国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献是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民族文字文献和无文字民族用图符记录和用语言世代相传形成的文献以其独特的价值,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克清 《中国广播》2006,(12):48-50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尤其是边境沿线,山高谷深,交通、通讯十分滞后。这些特点决定了传播信息快、收听方便的广播仍然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传媒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特别是“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广播事业,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广播的覆盖率明显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今年6月,我有幸随国家有关部门到西部民族地区,对广播事业的发展做了一次调查,深切感受到了我国民族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影响,同时也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我国广播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党和国家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工具。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民族语言广播在新形势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技术特别是当下“呈爆炸式’增长的微博弥补了传统广播单一的线性播放与收听服务模式的不足,为广播节目提供了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和互动性节目服务的可能。本文认为民族语言广播也应当与时俱进,加快与先进的传播技术如网络、微博和多媒体等的融合步伐,以迎接“微博时代”的到来,更好地为我国的民族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赵丽芳 《编辑之友》2016,(12):87-90
边疆少数民族报刊发端之际,也正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在促使边疆民族想象“中国”,促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或意识在边疆民族地区生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崔洋 《大观周刊》2013,(4):45-45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习惯法实现着重要的价值,与国家法一起维持着地区的稳定,促进着地区的进步。在法制现代化的今天,同时也应该重视民族习惯法的价值,并且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和保护,使习惯法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发挥最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友言在先     
胡莹 《兰台世界》2019,(8):1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1/3。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档案、少数民族古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14.
一、少数民族文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少数民族文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初见成效。 建国前,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字知之甚少,1960年8月,国家档案局在呼和浩特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档案工作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档案工作的五项基本任务,才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字档案工作的迅速发展。五、六十年代大规模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写及后来民族民间十大集成系列丛书的出版,抢救和保存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文字档案。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献的编辑出版活动发挥着传播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功能.相对于大量复制、内容规范、传播广泛的专业编辑出版活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献的编辑出版活动具有数量较少、内容版本多样、内部流传的非专业化特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生存环境及宗教信仰为其编辑出版活动提供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动力.编辑出版活动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构族群性的重要手段,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保障,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有着其他公共图书馆不可具备的特殊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让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的相关对策。图1。  相似文献   

17.
张志 《现代出版》2007,(1):29-31
民族出版是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它在宣传党的理论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护和发展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发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陕甘宁边区地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交界地区,与蒙、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接壤,因此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回民族的关系意义重大.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当时社会实际情况,逐渐制定并不断完善有利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适合于少数民族发展的教育政策.本文就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民族教育政策的紧迫性、具体政策以及少数民族教育体系的确立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歌与 《兰台内外》2020,(12):10-11
不同民族在发展进程中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既推动了我国文化建设,又丰富了世界文化体系内容。从生态多样性视角出发,少数民族档案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民族档案的保护和利用,挖掘少数民族档案精神内核,发挥民族档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整体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更加不言而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需要明确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保证好少数民族新闻的特色,提升少数民族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