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文化研究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又以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通史类著过中的个别专节和考汀,以及对赵国文化中的个别人物或专题的探讨;以后方形成较大研究规模,并推动了赵文化研究的深入,二十年来成绩斐然。而时下研究的主要不足在研究领域相对狭窄、资料与文献收集整理有待进行、研究工作有浮躁风气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邯郸赵文化的研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2005年市委杨书记在落实赵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加强“赵文化”的问题,邯郸市委也提出了文化兴市的口号,“赵文化”也是我们邯郸市文化最精要、最精华、基础雄厚的一个文化,所以赵文化的研究对我们邯郸市,实行文化兴市  相似文献   

3.
回顾赵文化研究的历程并综述赵国起始年代的四种观点,提出赵文化的发生与孕育于晋文化之母体内,赵文化的初步形成期在赵立国到迁都邯郸前;赵文化的正式形成则以赵建都邯郸为标志。并对促进赵文化个性发展的因素和赵文化最终在邯郸正式形成的因素,尤其是从物质与精神、内涵与载体等对赵文化的独特性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4.
回顾赵文化研究的历程并综述赵国起始年代的四种观点,提出赵文化的发生与孕育于晋文化之母体内,赵文化的初步形成期在赵立国到迁都邯郸前;赵文化的正式形成则以赵建都邯郸为标志.并对促进赵文化个性发展的因素和赵文化最终在邯郸正式形成的因素,尤其是从物质与精神、内涵与载体等对赵文化的独特性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5.
赵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我国历史文化中燕赵文化的主干文化.本文通过对赵文化研究几个问题的辨识分析,力图说明赵文化的概念及一些相关问题,以期对研究赵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本报邯郸10月13日电(记者 蔺玉堂)刚刚出版的《赵文化研究》第一集,汇集了《邯郸师专学报》近5年来发表的40篇研究赵文化的论文和研究成果。邯郸师专加强地方文史研究,已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其学报已成为赵文化研究的主要阵地。《赵文化研究》的主编辛彦怀、康香阁告诉记者,以邯郸为中心的赵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7.
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灵魂。我们诚然可以从博大精深的赵文化中提取诸多精神,比如开拓进取、务实兼容等,然而变革精神、法治精神和侠义精神无疑是赵文化很有特色的精华所在。赵文化的变革精神、法治精神之当代价值姑置勿论,即便赵文化侠义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对今天的诚信教育,以之建构和谐社会依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栏目,自开办以来就成为推动赵文化研究发展、展示赵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十年来,栏目取得了大量重要学术成果,以农民学者陈宗贤的《“房子古郡”遗史探讨》刊载为标志,栏目实现了对赵文化研究人员、内容、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走出了一条从阳春白雪到兼容并蓄、“专群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辛彦怀教授、康香阁副编审主编的《赵文化研究》一书于2003年9月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邯郸师专自建校以来编辑出版的第一本赵文化研究专集,也是《邯郸师专学报》对赵文化研究的一项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灵魂。我们诚然可以从博大精深的赵文化中提取诸多精神,比如开拓进取、务实兼容等,然而变革精神、法治精神和侠义精神无疑是赵文化很有特色的精华所在。赵文化的变革精神、法治精神之当代价值姑置勿论,即便赵文化侠义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对今天的诚信教育,以之建构和谐社会依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抓住地方特色深入开展赵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赵文化是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也是邯郸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根基,赵文化研究是邯郸社科研究领域的一个制高点。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开展赵文化研究属于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赵文化研究开展虽有百年,但其实还是一快年轻的领域.对赵文化时、空两个范畴的认定仍需深入明确;具体问题的研究仍题有余义;赵文化的研究应追踪学术热点,对新出简帛等资料引起重视;与其它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3.
赵文化是以战国时代的赵国为基础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均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体系。《赵文化与华夏文明》就是一部研究赵文化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这部著作即有宏观的文化解析,也有微观的历史考证,还有学术研究的综述,更有相关会议的纪要,包含着大量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对赵文化感兴趣者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于2005年4月23-24日在邯郸隆重召丌,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等11个省市的6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这次会议对1987年全国第一届赵文化研讨会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详见《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白中红博士撰写的《赵国故地纵论赵文化—记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一文)。邯郸学院为本次会议提供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辛彦怀教授主编的《赵文化研究》;《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专栏);胡广文副教授等编著的《赵文化资料汇编及注释》;张润泽、董林亭、胡广文、…  相似文献   

15.
《邯郸学院学报》2014,(4):106-106
2014年3月,《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专栏正式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6月,邯郸学院校长、学报主编马计斌教授在北京与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张东纲司长共同签署了名栏共建协议。为了进一步提升"赵文化研究"专栏的学术质量,推动赵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邯郸学院学报》编辑部和赵文化研究中心于10月19—21日策划组织了由邯郸学院、中国秦汉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国际论坛,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日本及韩国的近70位专家学者云集邯郸,共同探讨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  相似文献   

16.
赵文化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研究资料缺乏,有待于对文献与考古资料的深入运用;学界对赵文化概念和特质认识模糊,包括赵文化是否独立成为区域文化和其上下限如何认识;缺乏更好的学术研究平台,有待于建立能够汇集研究专家的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7.
宋人《乐府诗集》是专门记述古代宫中音乐歌辞的总集,录有大量的赵文化内容,涉及文化影响、赵人形象、赵乐器、赵音乐服饰及歌舞,是研究赵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可补先秦文献资料之不足。今就其中的分散所见加以整理成篇,以作参考。本文并对赵文化在秦统一后的发展环境及条件做了初步总结,指出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赵文化的发展下限至多应在唐朝。  相似文献   

18.
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赵文化与华夏文明》一书,共收录文章43篇,全部选自于《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专栏,分为综合研究、荀子研究、公孙龙研究、赵国都城研究等七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邯郸师专学报》2010,(1):38-38
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赵文化与华夏文明》一书,共收录文章43篇,全部选自于《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专栏,分为综合研究、荀子研究、公孙龙研究、赵国都城研究等七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12月 2 4日 ,我院举办了“邯郸赵文化研究所”挂牌仪式 ,这是我院一次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 ,产生了极大影响。活动仪式由副院长刘兰明主持 ,院党委书记岳平首先在会上致词 ,欢迎来自我市各单位的嘉宾莅会。副市长辛宝山就此向我院发来了贺信。院长兼赵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志勇的主题学术报告 ,主要对我市的赵文化研究及全国文化研究情况作了回顾 ,并就研究所的筹建过程和启动后的主要任务进行了介绍。邯郸赵文化研究所是我院投资组建的一家以研究赵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研究机构 ,去年 1 2月开始筹备 ,今年 4月经原市科委 (现科技局 )、市民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