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时比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总学时、学分和所开设学期进行汇总、统计和比较,分析出各高校之间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现状中的优点与不足,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师范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分类构建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实验研究,调查统计分析出该体系能有效达到《(体操类)教学指导纲要》要求的健美操技能、自学能力、教学能力、创编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艺术素质6项目标,这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目标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全国11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目标和社会需要健美操人才规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健身市场对健美操人才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应调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试谈师专体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的教材选择及教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健美操已列入师专体育专业的普修课程。对此,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能胜任中、小学健美操教学和训练的合格体育教师,以及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本文都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各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教学大纲和健美操老师为研究对象,对这5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设置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黑龙江省各高校健美操专项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与学生需求矛盾;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技能教学而忽略理论课程的讲授。给出如下建议:适当降低传统课程的授课时数;增加流行课程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的比重;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丰富理论课的授课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普及和学校体育课程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和学校对健美操教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对健美操教师和教练员教学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提高,培养教学实践能力水平较高的健美操教师和教练员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育人才的培养,是满足社会对健美操教育人才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研究发现,多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不合格,就业困难等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7.
陈英军  曹刚 《体育学刊》2007,14(9):98-100
当前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存在时间少、目标单一的弊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改革实习模式,实行“普修”与“选修”相结合实习模式。体育教育专业“普修”与“选修”相结合实习模式,有助于解决体育专业学生实习时间不足的问题,拓展专业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各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教学大纲和健美操老师为研究对象,对这5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设置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黑龙江省各高校健美操专项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与学生需求矛盾;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技能教学而忽略理论课程的讲授.给出如下建议:适当降低传统课程的授课时数;增加流行课程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的比重;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丰富理论课的授课内容.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高校健美操专项毕业生就业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就业直接关系到人才资源的配置和社会的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形势严峻,健美操专项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虽然好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平均水平,但也呈现下滑倾向。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专学生的就业率高于体育教育专业的总体水平,但有下降倾向。大部分学生比较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虽然就业形式不容乐观,但他们热爱自己的健美操专业,看重将来的发展机会,部分学生表现出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观念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等。如何根据变化的就业形势寻求相应的就业对策,这是各高校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省8所具有代表性的师范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及教师队伍进行调查,通过对18名教师和210名学生调查显示,教师专业结构偏差太大、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时数太少,所培养的人才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以此提出建议:加强对教师专业的培训;增加教学课时量;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为山东省师范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教学中运用中英双语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技评和达标两项考核指标的统计分析,指出在高校武术普修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是可行的。同时,文章对开展武术双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收集,从社会体育健身市场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高校健美操专业教学现状,分析我国高校健美操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体育艺术学院组建于2002年初,目前设有体操、艺术体操和健美操、体育舞蹈、体育艺术学4个教研室,开设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运动训练两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竞技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和舞蹈学2个硕士研究生专业,体操、健美操2个校管代表队和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啦啦队3个院管代表队,初步形成了以表演专业为主体、运动训练专业同步发展的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以健美操专修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分析法,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教学能力、教学模式进行构建研究。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健美操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使健美操运动在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项目作用,培养具有较强生存力和发展能力的健美操人才。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课“多维系统”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健美操课"多维系统"教学评价模式,并结合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和沈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教学改革的经验,在沈阳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6级、2007级健美操普修班进行教改方案的实施,努力探索健美操教学的新思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伟  黄尚军  褚三章 《灌篮》2021,(2):24-25
篮球是高校体育院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结合高校篮球普修课程的发展现状,探讨搭建高等院校篮球普修课程内容教学体系的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改革应立足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都体院体育教育专业自1990年开设健美操课以来,至1999年教学内容基本上没有变化,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与当代科技、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教学方法手段单一,脱离社会实践。基于上述问题,首都体院自2000年开始对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的教学内容及其考核进行了全面大胆的改革。现对三年来新的教学内容及其考核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1、社会对健身健美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人们意识…  相似文献   

18.
健美操一项可以让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运动。它还可以促进其他任务,例如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实现健美操健身、健美、健心、健智的目的。为了提高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美操创编能力,更好地适应当今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本文对吉首大学体育教学专业学生健美操专业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了解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业方向学生能力的现状 ,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体育师资 ,为社会提供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体育人才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 ,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仅供参考。1 研究对象与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个别访问法 ,以体育教育系健美操专业方向学生 97级、98级共 5 5人为样本进行调查。2 健美操专业方向学生的一般能力所谓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种活动中都存在和表现出来的认识能力。健美操与其他运动项目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而作为健美操专业方向的学生应该具有一些与…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在高校的体育教育当中健美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美操的教学内容也相对比较能让学生所接受,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模式比较枯燥,长此以往,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抵触心理,如果可以把排舞元素合理地加入到高校健美操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有效促进了高校健美操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就高校健美操教学融入排舞元素的可行性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